新技术治霾 副市长张工:好技术要过工程关

2015-01-24 13:58 人民网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新技术治霾 副市长张工:好技术要过工程关

人民网北京1月24日电(陈一诺)北京市政协今天下午进行的首都生态环境建设与环境保护联组会讨论会上,专家学者介绍了治霾科学研究的新技术。

回收工厂余热

清华大学教授江亿指出:北京天然气供暖占用了我们国家民用天然气总量的5%。这几年每年到冬天,北京及周边都出现气荒。天然气大量排放氮氧化物,排放水蒸气,这些又形成了PM2.5。

针对这些问题江亿委员认为应该换个思路解决北京市供暖问题及治霾:通过深度回收现在在建的四大能源中心、北京周边工厂的余热对北京进行供暖。五年来利用余热的关键技术有了重大的技术突破,所以现在可以将这项提案实施。

将所有可利用的余热全算起来,就够8亿平方米的建筑供热,从而彻底取消传统燃煤锅炉,从而节省十几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解决气荒问题,改善京津冀整体的大气环境。

垃圾不去尘焚烧

北京市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吴道洪指出:现在的垃圾焚烧方法有三个弊端:

第一,二次污染问题难以解决;第二,垃圾焚烧需要1400吨以上才能产生效益,1400吨意味着40万人的区域建一个垃圾焚烧场才有可能有经济效益,这样会形成第一二恶英等高致癌的物质,垃圾的转运成本也会提高;第三,垃圾焚烧的转换效率太低,全球垃圾焚烧发电的效率不会超过20%。

垃圾不去尘焚烧技术解决了传统垃圾焚烧方法的三个弊端,并且垃圾转换能量的效率是80%。

吴道洪同时指出,污水处理厂在加大力量建设的同时污泥处理量也提高了,这项技术也可以用于解决污泥处理问题。

副市长:好技术要过工程关

张工副市长在听取新技术之后表示:有好技术政府一定会考虑采用,但是关键技术得过硬,工程化得过得了关。另外还要考虑到如何能让社会资本能够有一些盈利,工程才能发展下去。另外张工副市长也指出,社会矛盾的焦点——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次离子反应转化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这样的形成过程到底是什么机理,我们还没有搞清楚。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