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将建联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 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2015-10-16 15:46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将有助于三地实现企业的信用评级一体化,既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整个区域经济,同时有利于打击非法集资。未来,京津冀将建区域联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推动排查联动机制和金融风险高效协同配合处置机制,推动京津冀区域内信用体系建设。

今天上午,2015金融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峰会召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王红表示,眼下非法集资非常猖獗,一些公司注册地、经营地和资产藏匿地分设在三个地方,使得跨境打击难度加大。未来将加大京津冀三地区域重大合作的融资支持,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至于具体措施,王红表示,未来将探索建立区域协调联动的风险防控机制,推动排查联动机制和金融风险高效协同配合处置机制,推动区域内信用体系建设。

王红表示,京津冀规划纲要对于三地各有特色、各有侧重,三地在金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当中既各有特色又分工合作。

目前,北京市贯彻落实发展规划纲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建立了三地的联系机制,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探讨三地金融业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推动发展,建立发展联盟,建立交易试点。三是积极合作、开拓创新,探索新模式,推动设备京津冀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组织了多场次的项目融资活动。

未来,三地金融发展应在国家布局指导下,加大对京津冀地区实现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和产业升级一体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金融产品创新,拓展融资渠道。

另据王红介绍,今年上半年本市金融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同比增长59.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5%,未来,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协同推动北京上市公司将部分资金有序转移到周边地区,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合作模式。

专家观点 京津冀三地 可试行征信一体化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应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对各区域的行政区划和利益分享机制进行一定的调整。通过财政机制,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实现利益相容,使各种资源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

邵宇举例称,比如有人在北京、天津交界处买了一套房子,但受地域划分和两地户籍政策差异限制,该购房者相当于进行跨区域贷款,面临一系列复杂的审批和征信问题。而打破限制后,上述问题将迎刃而解。

华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俞平康认为,相比修路架桥等硬件设施建设,影响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建设进程更多的是户籍、财税、行政区划管理等软件层面。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建设主要是传统银行业的一体化,包括征信体系、信用评估体系等领域的一体化,“如此一来,一旦有人违约或逃逸,三地金融业可以进行联动,加大风险处置力度。”

俞平康表示,金融一体化不仅是京津冀范围内的,更是全国性的。“尤其在征信体系建设上,除了银行征信数据,还应包括全国范围的公安系统、法院系统、工商税务系统等多方数据的整合。若在全国推行起来比较困难,可在京津冀三地率先试行征信体系一体化。”俞平康说。(记者 蒲长廷)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