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视察北京讲话两周年 京四部门通报新成果

2016-02-20 06:29 北京青年报

分享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本市构建5条一级通风廊道

2月19日,在“习总书记视察北京讲话两周年来北京市新举措新变化新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市规划委、市发改委、市交通委和市环保局四个部门,介绍了习总书记视察北京讲话两周年来,本市在四个领域取得的成果以及将开展的新举措。市规划委副主任王飞介绍,市规划委开展了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绿道、“蓝网”系统研究,本市要利用通风潜力较大地带,形成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本市构建5条一级通风廊道

王飞介绍,为落实习总书记“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指示要求,将会利用通风潜力较大地带,完善中心城区通风廊道系统,以提升建成区整体空气流通性,形成5条宽度500米以上的一级通风廊道、多条宽度80米以上的二级通风廊道,未来还要形成通风廊道网络系统。

“划入通风廊道的区域要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并在有条件情况下打通阻碍廊道连通的关键节点。”王飞介绍,通风廊道主要用来减少城市对风的阻挡,促进城区内外热交换和污染物扩散,以缓解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

2020年建成350公里绿道

王飞表示,至2020年,全面建设完成中心城区市级绿道系统,形成中心城区绿道网的骨架,绿道主线长度达到350公里。

其中4类市级绿道包括:历史文化精华绿道,主要沿着北京旧城历史水系布局,串联旧城精华的历史文化资源,规划长度约48公里;城市公园环绿道,规划长度约115公里;滨水绿道,规划长度约148公里;郊野公园环绿道,规划长度约40公里。

此外,本市还要在中心城区规划300公里“蓝网”水系。“蓝网”系统是由水体、滨水绿化廊道、滨水城市空间共同构建的中心城区滨水公共开放空间廊道系统。具体包括恢复前三门护城河、鱼藻池、金水河(南海-金水桥段)、玉河中下段等历史水系,以水串联颐和园、什刹海、前门、明城墙遗址公园和莲花池公园等主要古迹和旅游景点;串联奥体森林公园、温榆河生态绿地、大望京公园和紫竹院公园等。同时包括永定河引水渠、京密引水渠、清河、温榆河、北甸排水沟、北小河、望京沟等河流,以及串联北京商务中心区、丽泽商务区、奥林匹克中心区等功能区。此外还包括北土城沟、转河、北护城河、坝河、亮马河、二湖连通渠、二道沟、通惠河、前三门护城河等河流。

70%市域面积划入生态红线区

虽然现实生活中看不到,但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增长边界成为北京规划格局中最重要的两条线。王飞昨天表示,市规划委开展了生态红线和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工作,将市域空间划分为生态红线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

生态红线区约占市域面积的70%以上,涵盖维系本市生态安全底线、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区、森林、河流湖泊、基本农田等现状生态资源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重点公益林等法定保护空间,该区域内严格禁建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

核心

5条一级通风廊道都在哪儿

5条一级通风廊道包括植物园-昆明湖-昆玉河-(紫竹院公园、动物园)-玉渊潭,改善西北部通风环境;植物园-西五环及两侧绿化带,改善西部通风环境;太平郊野公园-东小口森林公园-奥林匹克公园-北中轴线-后海-北海-中南海-天坛公园-龙潭公园-京沪高速及两侧绿化带,改善中心城区沿中轴线地区通风环境;清河郊野公园-朝来森林公园-太阳宫公园-朝阳公园-东北五环的绿地-东南五环分钟寺-京沪高速及两侧绿化带,改善中心城区东部酒仙桥-CBD沿线地区通风环境;京密高速-东五环及两侧绿化带,改善中心城区东部地区通风环境。

其他亮点

京津冀一卡通互通城市今年将增加

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容军19日介绍,今年将继续扩大京津冀一卡通互联互通的城市名单。在2020年前,基本建成包含区域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在内的十大交通系统。

去年年底,京津冀一卡通互通工程试点启动,首批139条公交线路作为首批试点实现京津冀一卡通互联互通。市民办理一张互通卡后,可以在北京、天津及河北石家庄、保定、张家口、廊坊等京津冀6座城市通行。

容军表示,北京市将扩大京津冀一卡通互联互通城市数量。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公交集团了解到,今年公交也将增加支持互通卡的线路。

此外,京津冀一卡通互通工程还将实现公交、地铁等主要交通方式的互通。2017年,北京地铁也将加入一卡互通范围。

到2020年,北京将建设包含区域交通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步行自行车系统等在内的十大交通系统,分阶段分步骤完成各项计划。届时,北京市民将享受到更加完善的公共交通,包含1000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1000公里的中心城公交专用道,461公里的城市快速路,1112公里的城市主干道,不到500米将有一个公共交通站点。

300公里范围中心城市出行不超一小时

京津冀中心城市出行时间将压缩。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北京将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航空枢纽,强化铁路辐射能力,完善互联互通的公路系统。2020年,公路总里程达22200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1200公里。特别是在京津冀一体化方面,300公里范围京津冀中心城市出行时间将不超过一小时。

目前,北京已经相继建成了京密高速、八达岭过境线、广渠路二期(四环至五环段)、京良路等重点项目,并将加快推进昌赤路、磁大路、109国道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今年还将建设京台高速、G110二期,开工建设京秦高速。

PM2.5年均浓度两年降一成

市环保局总工程师于建华19日表示,过去两年,本市在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2015年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9.9%,其他三项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两年来平均下降49.1%、10.7%和6.1%,实现了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善。

从数据上看,这两年北京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市民却感觉空气质量在恶化呢?于建华表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突出影响了市民对空气质量的感受。一个是对空气质量的近期印象。“2015年上半年,很多人自发在微信中‘晒蓝天’,但去年12月持续的空气重污染天气,让大伙儿感觉空气在恶化。”另一个因素,则是叠加持续的情况会放大市民对于空气质量的感受。“去年11月底到12月,共发生了8次、22天的空气重污染,一个月占据了半年的重污染天气天数。”

京津冀将制定产业转移对接规划意见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王海臣介绍,今年为解决疏解和协同工作“天女散花”的现象,将会同天津、河北研究制定产业转移对接合作平台规划建设意见,围绕集中构建“4+N”产业合作格局,引导企业向具有专业优势的平台集聚,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实现精准对接、精准疏解。

“2014年以来京津冀三地建立了很多沟通协作机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所谓的‘地方保护主义’将越来越淡,彼此协作会越来越强。”王海臣表示。

交通、生态环境、产业三大领域,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突破的领域,两年来有不少重大项目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以产业领域为例,组建了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投资建设公司,首钢京唐公司二期等重大项目已开工建设,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也正在报批。张承生态功能区建设实施方案等初步制定完成。据统计,2014以来,在京企业在津、冀投资项目累计分别达到865个、6431个。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  作者:董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