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掏粪工

2016-05-04 04:20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最后的掏粪工

一根大舀勺、两个铁桶,还有一辆存粪用的脚踏三轮车……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这些老物件儿就是掏粪工人的“标配”。时隔了大半个世纪之后,这种老北京胡同特有的一景——人工掏粪方式,正随着城市发展,特别是棚户区改造,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范端勇和李军是西城区环卫四队的两名普通工人,不扫大街,也不收垃圾,陪伴这哥俩的,是人们最不愿提及的“粪便”。

一大早,勤快的李军收拾着工具,一旁的范端勇擦着“爱车”,顺便按按轮胎、打打气。锈迹斑斑的车身上承载着岁月的印记,足见这辆“爱车”已经有年头了。

一人骑着自行车,另一人蹬着三轮儿,说话间,两人到了位于白纸坊东街上的光源里三巷胡同口。狭长的巷子一人多宽,曲曲折折的深不见头。刚推了不到100米,李军就找了个不碍事的地方,把三轮车停下了。“我俩负责的这片就是这样,三轮车进不去,管子又不够长,只能挑着工具,一点点手工清。”

撬开一处户厕前的粪井,顿时,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袭来,而两人却不为所动。“干了这么多年,早就习惯了,戴着口罩不得劲,再说咱也没那么多讲究。”

哥俩一人端着舀勺一勺勺往铁桶里送,另一人维持着粪井周围的秩序。不一会儿,两桶粪便满了,李军挑着来到三轮车旁,快速倒进了存放的容器里。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几趟,没多久,容器里很快“收集”了十几桶粪便。

范端勇说:“类似需要人工清掏的户厕光源里一巷至五巷就有5个,其他大大小小的各种户厕,整个光源里棚改区有18个。”第一个粪井清掏完了,哥俩抹了抹汗,随即奔向了下一个。

沿途,棚改区的居民们已搬得不剩几户,随处可见一片废墟般的景象。拎着工具爬上爬下,范端勇和李军来到一处弃用了的旱厕跟前,这里甚至连水都不通。李军说:“附近的居民都搬走了,这里有日子没人用了,但为了确保粪井不堵不冒,我俩每天都得过来看看。”

舀出来,再拉到一处可机械化清掏的粪井,倒进去等着同事统一清掏……一上午,范端勇和李军都在重复做着同一件事。责任区里的粪井清掏完了,两人蹬车的频率也明显慢了不少。

回到队里,正赶上发新一季度的劳保用品。哥俩捧着洗发水和沐浴露,正准备痛痛快快地干净一下,一个电话打来了。

“我们胡同有一处粪井堵了,您快派人来看看吧……”顾不上吃饭,拿上仓库里的工具和材料,范端勇和李军又忙活上了。

这阵子每次收工回来,范端勇和李军总是要在拆迁工地上歇一会儿,往日熟悉的平房正在拆迁工人和机械联合作业下迅速化作废墟。白纸坊地区棚改,老街巷迎来重生,人工清掏不久将被先进、清洁的机械化清理取代。

范端勇和李军已经开始适应这种改变。未来哥俩不管工作内容如何调整,只希望能继续用自己的双手,保障这座城市的通畅运行。

责任编辑:李楠楠(QN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