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关怀病房:面对死亡我们怎样告别?

2016-09-05 14:50 北京晚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面对死亡我们可不可以像獾那样告别

面对死亡我们可不可以像獾那样告别   来源: 北京晚报     2016年09月05日        版次: 22     作者: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够善终呢?多少人都是插满管子,在无意义的维持中挨过最后的时光呢?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完整的圈。每个人终将离开,但那一天以及临近那一天的那些天应该如何度过,很多人从来没想过,也不愿意去想,因为中国人忌讳“死”这个字。于是,这个字演化成“过世”、“长眠”、“作古”、“归西”等一系列充满情感的词汇,但死是每个人都逃脱不掉的宿命,到底该怎样面对?

你选择用什么方式告别人间?

上个月,不惑之年的王先生因为癌症离开了人间。此前,他被疾病折磨了数年,在辞世前的那段时间,他住进了临终关怀病房。离开时,他特别平静。在生病之后,王先生已经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出来。他去世后,医生将他的肝脏、肾脏和角膜取出,然后移植到5个患者的体内。他安安静静地离开了,5个素昧平生的人因为他而得到救治,改写了命运。

又有多少人能像王先生一样从容地离开呢?同样是40多岁的男士,周先生的想法和王先生截然不同。几天前,周先生目睹了伯父离世的全过程。因为伯父的孩子经济条件一般,临终前,老人的一双儿女决定不再进行抢救,集体签字放弃治疗。看到这一幕后,周先生觉得心里一片寒凉。回到家里,他凝重地对妻子说,“咱家不穷,有一天我病了,你千万不能舍不得花钱,你一定要千方百计地救我!”

千方百计地抢救,就一定好吗?浑身插满了管子,无时无刻不在承受着痛苦,这样的日子多过一天就是多受一天的折磨。著名作家巴金最后6年时光都是在医院度过的,先是切开气管,后来只能靠喂食管和呼吸机维持生命。巨大的痛苦使巴金多次提到安乐死,还不止一次地说:“长寿是对我的折磨。”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甘心在临终之前放弃这种无效的治疗?这其中有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也有可能有部分医院逐利的因素,在紧张医患关系下,医生要考虑到各种决策对自己的影响,还有子女们希望在这一刻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尽最后的“孝心”,而根本没有考虑到父母是否需要这种“孝心”。

怎样度过最后的日子?

已经去世的冯女士,在生前最后一段日子里的身份是癌症患者。随着她的生命开始倒计时,癌症越来越严重地消耗她的身体,年轻时落下的关节疾病导致关节疼痛也在折磨她,她开始焦虑,舍不得离开两个孩子,其实,她的两个孩子早已成年并且在国外定居多年。

冯女士的老伴不忍心看到她这样痛苦,于是,他找到了临终关怀机构。志愿者来为冯女士做了评估。他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冯女士的称呼改成了“冯老师”——因为冯女士退休前是一名体育老师。看似是个微小的改变,实际上恢复了冯女士的社会身份,将她的社会属性还给她,让她感觉自己没有被社会遗弃。

对于一个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治疗的重点不是战胜癌症,而是提高她的生活质量。更让冯老师痛苦的不是癌症,而是关节疼痛。于是,医生给她用了关节电疗等治疗手段,来减轻关节疼痛。临终关怀的理念认为,在这个阶段,生命的长度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生命的质量。志愿者还请来了专业人士为冯老师进行了心理疏导,她的焦虑缓解了,她的情绪平稳了。一个月后,冯老师离开了,她的老伴说,“她很平静。”

几年前,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曾经从医多年的罗点点成立了“临终不插管”俱乐部,就是希望将来不是“插满管子”、每天在ICU里吞下几千元,最后“工业化”地死去。而临终关怀的理念认为一个人应该可以选择自己的离开方式。

怎么传递坏消息?

在一个患者善终离开的过程中,患者家属发挥的作用非常大。那么,应该如何告诉一名患者的家属“他生了重病”“她可能很快就要离开了”这样的坏消息呢?是直截了当地告诉患者家属吗?当然可以,但这样的方式太过于残忍。在心理专家看来,传递坏消息,同样有学问。上周,“善终关怀中国行”培训活动来到北京,心理专家和肿瘤专家为150多名北京护士做了临终关怀技能培训。这些护士主要来自ICU(重症监护科)、肿瘤科、老年病科和基层医疗机构。护士们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久,他们是病人服务的全程参与者,也是患者人生的最后一个送别者。但目前大部分护士并没有接受专门的心理疏导训练,对善终关怀心理支持知识知之甚少,因此提升护士的心理护理技能,显得极为重要。

北京回龙观医院康复科护士长潘桂平说,传递坏消息,最重要的就是同理心,也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体会。“人们听到坏消息,肯定会本能地不接受。”护士或者家人或是朋友,如果想告诉他这个坏消息,一定要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言语上的真诚自不必说,还要考虑到躯体语言。“与对方保持55厘米的距离,是最佳距离。”身体不应该是笔直的,上身微微前倾是最好的姿势;手臂千万不要在胸前交叉……如果有坏消息要告诉患者的家属,是一对一传达,还是面对一群家属集体传达?潘桂平的意见是“一对一。”坏情绪是会传染的,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一两个人情绪比较激动,这种情绪就会传给别人。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治疗病区主任孙春云说,临终患者家属的情绪首先会进入震惊和否认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就是家属会说:怎么可能!是不是医院检查错了?是不是你们延误治疗了?”这些都是常见的否认。之后,患者家属情绪会进入第二阶段,愤怒。对外表现为指责,对医生和护士挑三拣四;对内则表现为内疚,“都怪我没早点带他来检查……”第三阶段就是后悔。很多患者家属就在这三个阶段中“出不来”,有些患者家属会发展到第四阶段,表现为抑郁、情绪低落等。能够走到第五阶段是最理想的阶段,“就是接受。”比如有的患者家属会表示:“既然这样了,看能不能做些什么。”

“每个临终患者家属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这与大脑的结构也有关系。”孙春云说,在大脑皮层下面还有“情绪脑”,与大脑皮层的高级活动相比,情绪脑更原始、更本能。人们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情绪脑有波动,就会进入前三个状态,所有的人都需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了解临终家属必然经历的过程,也能更好地理解和关怀临终患者家属。

面对死亡,无论是患者本人,还是家属,能够走到第五阶段,也就是“接受”阶段,是最理想的状态。特别是患者,到达这个阶段后,他们认为自己完成了人生的一切,重要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他们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和悲伤,而是平静、安详地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有个温暖的故事,讲述了如何面对死亡,但遗憾的是很多临终患者都没有机会听到。这个故事名叫:《獾的礼物》。说的是一只獾,很老很老了,老到知道自己快要死了。但獾并不怕死,有一天它吃完晚饭,坐在安乐椅上摇啊摇,一个美丽的梦把他引入一条长长的隧道。他跑呀跑,丢掉拐杖,到了一个金灿灿的世界。第二天,狐狸宣布“獾死了”。冬去春来,村子里的动物们谈论得最多的是离开的那只老獾。土拨鼠说,獾教会我剪纸;青蛙说,獾教会我滑冰;狐狸说,獾教会我打领带;兔妈妈说,獾把烤姜饼的秘密告诉了我……原来,獾留了这么多礼物给大家。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贾晓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