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今年这些养老新政你get了吗? 第92期

2016-10-09 08:04   作者    编辑 李红英(QN0016)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2013年7月1日实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将每年的农历初九定为全国“老年节”。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的北京,养老正是需要直面的社会难点之一。今年北京颁布了一系列新政,是卯足了劲儿要破养老难题。咱家年迈的爸妈都能享受啥养老优待,你知道吗?

居家养老

养十条”5月重磅发布 养老服务接地气

北京市民政局5月18日公布了《支持居家养老服务发展十条政策》(简称居家养老“养十条”),将精准满足居家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为居家养老服务健康发展提供新动能。

养十条

150家养老驿站 城六区年内建成

北京市《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5月份下发,今年本市将按照“设施政府无偿提供、运营商低偿运营”的方式,拟在城六区试点建设150个养老驿站。

养老驿站建在社区内,旨在服务周边几个社区内的失能失智、独居和高龄虚弱老人,是居家养老最基层的服务提供者,为老年人提供身边服务、床边服务。

养老服务补贴 老人失联6个月停发

根据规定,具有本市户籍的8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可享受北京通——养老助残卡的政策性补贴。《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停发、追回管理办法》9月2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办法》,连续6个月享受北京通——养老助残卡政策性补贴,却与街道失联的,将暂停发放补贴,误领冒领超过百元的将追回。

困难高龄和失能老人补贴 每月不低于300元

今年初,本市出台《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区老年人能力评估办法》,将在西城、朝阳、海淀、顺义、密云五个区试点,由政府组织实施老年人能力评估,确定困难老年人的失能等级。

经评估符合条件的,将给予相应补贴。补贴金额由各区自行确定,但原则上每月不低于300元。补贴按月发放,仅限于在本市各失能照料服务单位消费。

7月份,相关部门介绍,经济困难的京籍失能老人和高龄老人等群体,明年1月起可以领专项补贴,补贴将以电子代金券的形式通过“北京通—养老助残卡”发放。专项补贴只能用于护理服务,当年未用尽的补贴额度可延期到次年年底前使用。

今年8月份,西城区牛街街道率先发放失能老人补贴。补贴以虚拟货币的形式发放,每人400元,可用于购买助浴、助洁、陪同就医、康复、器具租赁等居家上门服务。

居家养老上门医疗 拟4个区试点

“医生是否可以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市卫计委已经得到国家卫计委批复,明确医疗机构以家庭病床、巡诊等方式开展的医疗服务,属于合法职业行为。

北京市将在东城、朝阳、海淀、丰台四个区首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家老人上门服务试点,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居家康复护理等服务。

困难家庭无障碍改造 政府买单

今年起,为本市户籍有需求的经济困难、失能、失独的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包括通行、助浴、如厕的适老性设施安装。目前已筛查出万余名失能家庭老人,今年改造5000户,均由政府买单。

“十三五”期间,家庭适老性改造将覆盖全部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还将为特殊困难老年人配备生活辅助器具给予支持。

60岁以上失智老人可申领免费智能手环

作为居家养老“养十条”的重要举措之一,5月20日,市民政局启动失智老人防走失手环配备工作,60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人即日起可免费申请。目前已经准备了1万个手环,通过100多家养老服务机构发放。60周岁及以上失智老人可申领。

防走失手环类似儿童的电话手表,可随时监测掌握老年人的行动轨迹,通过GPS定位或基站定位等技术实现位置跟踪,在老年人出现走失情况时,子女或亲属可以实时追踪老年人的地点,随时了解老年人的活动轨迹。不仅可以通话,还能主动呼叫和对讲。

每一个手环都需要使用者实名登记一个手机号,政府免费配备的手环中含三年流量和服务费(手环每月通话主叫时长30分钟,接听免费,流量30M),超出部分由使用方自行承担。三年期满后每年流量和服务费由使用方按照市场价格自行承担。

北京通-养老助残卡 十一”后集中发

65岁以上老人的“北京通-养老助残卡”9月开始发放,年底前将有135万老人领卡。明年1月1日起正式开通使用,纸质的老年优待卡则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今年“十一”后,首批16个区135万老人将集中发卡、领卡。北京市各公交车和各公园的刷卡设备正在升级中,此外本市还将出台《北京通-养老助残卡管理办法》,对养老卡的功能设置、申请与审查、制卡与发卡、使用与管理、临时卡的管理、法律责任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

居家养老政策配套

1、政策性长期照护保险 逐步面向所有人群

8月30日,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针对高龄、失能老年人的长期居家照护需求,适时将符合规定的护理类和康复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逐步建立面向所有人群、政府分类补贴的长期照护保险制度。2016年至2017年,本市将开展政策性长期照护商业保险试点。2018年至2020年,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制度。

作为全市首个针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政策性保险,海淀区失能护理互助保险已于今年7月5日启动。政府补贴20%,个人每月缴纳76元,参保的重度失能老人可享每月1900元上门护理服务。不过,海淀区试点的长期照护保险为商业险。

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下一步希望将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险,摸索由商业险向社会险发展,使之成为全社会的强制性社会保险。目前石景山区正在积极申请这方面的试点,可能在该区展开这项试点。

2、老人与子女就近选公租房

3月份,北京公租房开展老年家庭与子女家庭就近选房试点,方便保障房申请家庭就近照料老人。符合条件的父母、子女两户备案家庭,如果参加同一个公租房项目的选房,可提前登记后,安排同时选房。

大兴高米店公租房是首个项目,一周后,北京市再添朝阳区常营三期及双桥京桥一号地两个试点项目。

3、新建小区同步配套建养老设施

7月份,《关于加强本市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建设、移交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明确规划部门在提出居住项目的土地储备供应规划条件时,同步配建养老设施。

养老设施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向区民政部门无偿移交产权,并于60日内完成移交工作。

如果未按照要求到区民政部门提交养老设施移交清单,并签署《配建养老设施工程资料移交清单》和《移交证明书》,国土部门将暂缓办理住宅小区不动产登记手续。

产权移交完成后,新建住宅小区配建养老设施将依据《北京市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办法》的有关工作要求,按照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和运营的积极性,以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具有一定资质的企业、社会组织作为运营方,保证服务质量和效益。

机构养老

低保老人入住养老院月补1200元

从今年起,北京市低保低收入家庭老人、失独家庭老人、残疾人入住公办养老院享受市政府补贴。《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社会福利机构补助实施办法》实施。

办法中明确,北京福利机构收住失能老年人和残疾人50名以上的,最高可获得60万元的补贴。同时,低保家庭入住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的,每人可获得1200元每月的补贴。有需求的市民可向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申请。

该政策只针对具有本市户籍的老人。除去这笔政府补助外,老人入住养老院需自愿负担一定自付费用。这笔来自政府的每月补助并不直接发给老人,而是给提供服务的养老机构。

异地养老

津冀养老机构试点享北京医保

6月份,北京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方便京籍老人异地养老、“候鸟式”养老,北京将按照“政策随老人走”的原则,在津冀地区选定的试点养老机构试行享受北京市养老床位运营补贴、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医保政策互联互通等政策。

在医疗机构的费用异地结算方面,目前国家正在建立省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天津和河北地区也力争在今年9月底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