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直门外百年笑祖塔院将迎“新生”

2016-10-26 03:51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西直门外百年笑祖塔院将迎“新生”

上午9时,看着阳光漫上村里惟一的平整地,86岁满头华发的老奶奶从笑祖塔院出来,被人搀着缓步挪到洋灰地上,就手坐进一把沙发椅中。

“你说,我这么大岁数了,还等得了住进新房吗?”洋灰地紧挨着公共卫生间,异味儿时不时传来,每隔3分钟一趟的列车也让这片洋灰地随着震动。但早就习惯的老奶奶不以为意,她抬了抬手往东一指。

笑祖塔院,至少有350年的历史。50多年以前,这里逐渐形成了一个“西外小村”。城中村的聚集,成为13号线、S2线出西直门后第一道不美的景观。一周前,一座棚改指挥部在村东立起,昭示着这个离北二环最近的棚户区终于要启动棚改、迎来新生。

叹:全国罕见正殿快倾颓

从文慧桥沿河逆流而上,大概两三百米远,就是周围老百姓口中的西外小村。小村南面临河,西侧就是S2和13号线的轨道。从早上5时,到夜里12时,隔三五分钟过一趟列车,整个村的地都跟着震。

小村是围着笑祖塔院形成的。史料记载,笑祖塔院曾有6亩多大,房屋17间。明万历年间曾有位在佛教界地位极高的笑祖在此,随后逐渐形成了石座砖塔,又在明、清两代先后立碑。1660年围着塔形成了院,“笑祖塔院”也成了地名。

但是当记者到达时,并没有看到古柏、砖塔等物,仅存的3座殿掩映在一层层的窝棚中,只有站到最高的洋灰地上,才能从青瓦山墙看出大殿曾有的恢弘。

“它特有名,原来有人来看过,说是全世界都少见的、正殿坐东朝西的寺院。”60多岁的张大妈已经在这儿住了40年。看到前来探访的工作人员,她顿顿说,“在一张世界地图上我都见过它,特意标注出来的。”

至少在全国,正殿像笑祖塔这样坐东朝西的朝向确实罕见。偏殿山墙上的登记牌显示其是海淀区文物普查登记项目。现在,殿中住着好几户人家,一些椽子已经烂掉。“我们都不知道自己住的是不是危房,这么多年了也就自己修修,没别人管。”张大妈忧心忡忡地说。

忍:家家户户门槛小腿高

在胡同里抬头看,如破蛛网般的电线裹着一两寸长油污搭在外檐上。弯弯曲曲的胡同只有四块方砖宽。“不是我乌鸦嘴,这儿一着火,消防车从哪儿都进不来!”一位50多岁的老大哥刚和一辆摩的错过身儿,愤愤不平地说。

笑祖塔院里,有两个怪现象。第一,家家户户几乎都养狗;第二,每家门槛,都有成年人小腿肚子那么高。

“养狗看家啊。这里太乱。”这大哥话音刚落,张大妈又接过话茬:“原来这块儿最高,现在这块儿最低,年年下雨积水,不砌高了门槛,拦不住水。”

北京北站和轨道交通的重新修建,让这里变成了洼地。笑祖塔院胡同口仅有的两个排水口,吞不下从周边汇来的雨水。即使已经把门槛修得几十厘米高,今年“7·20”暴雨时,积水也几乎冲进了每一户人家。

“我住惯了忍忍没事儿,可下月我小孙子要出生,想着让孩子吃这种苦,唉。”始终在笑的张大妈,突然笑不出来了。

盼:不敢相信新房这么好

正午12时,住在偏殿的刘大叔进家门时,顺手开了灯。

1959年,他的母亲搬到了笑祖塔院。如今老人故去,将房子留给了刘大叔。即使大中午外头阳光灿烂,屋里也黑黢黢,窝棚挡住了刘大叔家的光。

口不能言的刘大叔举起了一支长柄晾衣叉,指了指屋顶,又在玻璃上写下了两个字:“漏水”。

“他就是不能说,心里都明白。”老邻居进了院儿,刘大叔转身拿起电视柜上端端正正摆放着的一封信。这是一封来自棚改项目的信,棚改项目启动后,对于笑祖塔院及周边,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了调研。

“他们,好人!”刘大叔写道。

今年,全市计划完成至少3.5万户的棚户区改造任务,涉及139个项目。其中海淀区计划实施26个项目中,就包括笑祖塔院“城中村”环境整治。北起学院南路、南至转河、西至京包铁路、东临明光村小区社区和天兆家园社区的6.98公顷土地上,几百户家庭的居住条件,有望今年就能得到改善。

在指挥部旁边的空场上,已经贴出了定向安置房的地址和设计图。未来这里的市民将住进紧邻百望山森林公园、挨着地铁16号线西北旺站的新小区里。小区距离农大西校区、中关村软件园都不远,周围已经有了西山壹号院、万科如园等高端社区。站在设计图前,两位大妈对着虚拟人物窃窃私语:“真这么好?我看这照片里都是外国人啊!”

“您对这小区满不满意?要满意,这‘照片’里的人就换成您。”工作人员笑着说。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