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安置|首钢炼铁工人变身冬奥组委安保员

2017-02-21 05:54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从炼铁工人到冬奥组委安保员

“这里原来是炼铁厂用来存储原料的料仓,如今改造成了现代化的办公室,冬奥组委就在这里面办公。”在石景山区首钢老厂区门口,李红继一边指着不远处几个直筒状建筑物一边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李红继已经在首钢工作了19年,随着首钢的不断转型,他也从一名一线炼铁工人变为如今冬奥组委入驻的首钢西十筒仓区域的安保人员。作为“留守”北京的老首钢人,李红继已经成为首钢不断推进供给侧改革转型之路上的见证者和体验者。

1998年,20岁的李红继从北京钢铁学校毕业后进入首钢工作,成为首钢炼铁厂第三号高炉的一名炉前工。“我的工作就是守在高炉旁,除了基本冶炼操作,有时还需要检修设备。”李红继回忆道,“那时候车间里的温度高达三四十摄氏度,周围满是粉尘,几乎每天都是汗流浃背、灰头土脸的,这的确是份辛苦的工作。”李红继和工友们的这份辛苦,化作了每天6000吨炼钢的铁水,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炼钢厂。

2008年,为了首都的碧水蓝天,为了北京奥运,首钢率先搬迁调整。考虑到家中年迈的父亲,作为独子的李红继放弃了随着厂区迁往曹妃甸的机会,选择留守北京。李红继永远记得2010年12月18日,作为首钢石景山厂区最后一批停产的几座高炉之一,他所在的第三高炉也彻底停止了运转。他在炉前拍下照片留念,跟自己干了十多年的工作正式告别。钢花不再四溅,风机不再轰鸣,巨大的吊钩如同钟摆停在半空,以往热火朝天的情景不复出现……不舍,难过,同时还有一份对未来深深的迷茫一齐向李红继袭来,不能再靠技术吃饭,该干些什么呢?他在心底问自己。

然而,这种迷茫并没有持续多久,随着首钢转型大幕徐徐拉开,李红继在首钢开始了全新的职业生涯。钢铁业搬迁调整后,首钢老厂区的工业遗存成为优质资产,为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石景山首钢老厂区摇身一变成为“首钢工业旅游区”,李红继所在的第三高炉也成为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实践基地。

于是,从2011年开始,李红继成为了一名专业讲解员,接待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参观者,讲解第三高炉炼铁的过程,述说首钢的发展历史及生产文化。面对自己打了十多年交道的高炉,这项工作对李红继来说可谓轻车熟路。李红继又恢复了当年炼铁时的精气神儿,最忙的时候甚至一天讲解五六场,讲到口干舌燥也不想停。“虽然工厂停产了,但没想到停产后还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更没想到除了炼铁,自己还能在新的方向上获得发展,内心是真高兴。”

然而,让李红继更加高兴的事情还在后面。随着北京申办冬奥成功,具备较好改造利用条件的首钢老厂区西十筒仓区域被冬奥组委选为办公区。2016年4月,第一批工作人员正式入驻五号、六号筒仓。由于突出的工作表现,李红继也被抽调到这里,负责整个西十筒仓区域的安保工作。每天,他都要在园区内往来巡查,对访客和车辆进行登记;上午和下午还要分两次在冬奥组委办公区域巡视,排查安全隐患,为冬奥组委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走进如今已成为冬奥组委办公区的五、六号筒仓,李红继总是会眼前一亮:原本是炼铁厂用来存放铁矿石的两个并排而立,高30多米、直径20多米的钢筋混凝土圆筒,现在上下贯通的内部空间被分割成六层,落错有致;筒仓壁上镂空雕刻出的直径一至三米的圆孔,采光通风的同时也为整体建筑增添了一丝灵动;再加上科学的空间划分与成排的、整齐的办公设施——这已经不是那个昔日熟悉的原料筒仓,而早已成为一个紧凑实用、功能齐全兼具美感与人文气息的现代化办公室了。

“如果说做讲解员算是半转型,那么现在能够为冬奥组委服务,算是全转型了吧。”行走在熟悉的厂区,看着昔日的厂房旧貌换新颜,感受着首钢转型迸发出的新气息,李红继十分感慨:“我相信首钢的转型之路会越走越好,越走越宽。作为一名老首钢人我会继续与首钢一起转型,不断给自己一个新的挑战。”

文/本报记者 王晓芸

权威对话

2020年北京煤矿将全部退出

对话人: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电力煤炭处相关负责人

北青报:长沟峪煤矿的关停,从全市层面来说有什么意义?

市城管委:化解煤炭行业产能,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深入谋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重要举措。长沟峪煤矿退出,化解了100万吨产能,加上此前已关停退出的王平村煤矿化解的80万吨产能,2016年本市去产能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北青报:北京还有多少煤炭产能需要化解?

市城管委:北京已明确提出“十三五”时期将主动引导煤炭产能全部退出北京的目标。具体目标的落实,将按照“产量逐年递减,矿井逐步停产,分步疏解退出”的原则,到2020年,本市将主动引导退出煤炭产能600万吨,分流安置职工11615人,实现煤矿全部退出目标。2016年,共化解产能180万吨,分流安置职工3495人。目前,拟退出产能还有420万吨、待分流安置人员8120人,将按照年度计划逐步化解落实。

北青报:去产能过程中,最难的就是大量人员的安置问题。作为本市化解煤炭产能总体牵头部门,对于人员的安置,是否有相应的支持政策?

市城管委:目前我们已经制定了《北京市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职工安置资金来源、企业办社会功能移交等关键问题。市财政局积极落实化解产能资金政策,及时拨付中央、地方财政资金,并出台了市级补助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市人力社保局也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牵头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政企联动”分流安置保障机制。在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2016年计划人员安置任务超额完成。

北青报:矿井的转型问题,是否有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市城管委:对于煤炭产能的化解,不是“一关了之”。大力支持关停地区替代产业的发展,市固定资产投资对煤炭产能退出涉及地区的替代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90%的资金支持。下一步,还将结合北京市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相关规划和政策,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保障,确保本市后续化解煤炭产能工作的顺利开展。文/本报记者 林艳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林艳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