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人脸识别"没有想象中安全 技术"变脸"轻松破认证

2017-03-16 14:12 千龙网

来源标题:“换脸”破认证 支付安全存忧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董振杰)今年央视3·15晚会上,一段测试人脸识别安全性的互动演示让人细思极恐。主持人在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专家的帮助下,不仅能让观众的一张自拍照会眨眼,还能让其变成可受任何人控制的脸部模型,并以此攻破了人脸认证。这意味着,金融、互联网等各领域十分青睐的人脸识别,同样存在安全风险。

如今,人们需要使用密码的地方越来越多,继数字字母组合、手势、指纹之后,人脸识别作为一种新的密码形式备受推崇,尤其是一些包含个人隐私信息的软件、各种支付系统、银行类软件等正在逐步普及,刷脸登录、刷脸开户、刷脸取款等都已成为现实。

设想一下,以刷脸取款为例,如果厂商对风险考虑不周,一旦有诈骗分子发现了破解方式,在提前获取到诈骗对象的网银四大件(身份证、银行卡、密码、手机号)等真实信息情况下,直接通过刷脸无卡取款骗走钱财并非不可能。

对于企业级用户而言,人脸识别被攻破不仅可能造成管理风险和利益损失,还可能间接对企业服务的用户造成影响。不久前,就有媒体曾报道某打车软件的人像认证被攻破。原本用来进一步保障用户乘车安全的人像认证,最终形同虚设。

360首席科学家、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颜水成表示,目前人脸认证技术尚不能在所有场景下做到非常成熟,尤其对活体检测的努力还不够。

颜水成建议,相关技术厂商不仅要关注人脸比对的准确率,还应重视活体检测及人脸识别系统的使用场景,提高研发能力,在涉及隐私、支付等高级别安全场景使用时,注意将人脸与声纹、指纹、虹膜及其他生物认证信号相融合,多个方面同时发力,从而提高安全门槛,保障用户安全。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作者:董振杰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