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月宫一号"实验志愿者"换班" 4名志愿者将进入"月宫"

2017-07-09 14:51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月宫一号”实验志愿者“换班”

在高度密闭的实验舱里开展科研和生活,食物、水甚至氧气都完全依靠循环式自给自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365”实验备受关注。7月9日,第二批实验志愿者将进入“月宫一号”实验舱,接替首批志愿者的工作,他们将在密闭舱内独立生活长达200天。如果成功,就将创造人类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密闭生存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

今年5月10日,“月宫365”实验启动。首批4名实验志愿者进入高度密闭的“月宫一号”实验舱,开始实验、生活。在此后的60天,这些志愿者完全依靠舱内种植作物产生的氧气呼吸,食用自己种植的作物、蔬菜,水也是循环使用。首批志愿者中的舰长刘慧告诉记者,他们在舱内60天的生活非常愉快,留下难忘的记忆,“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做饭,还能喝下午茶。舱内的农作物生长也非常顺利,已经开始采摘,我们吃上了自己种的茄子、辣椒等。”

今天上午9点半,第二批志愿者和第一批志愿者开始交班。第二批志愿者的人数与第一批相同,也是两男两女。他们首先入舱,与第一批志愿者进行长达10个小时的交接,“交接流程非常详细,这个时间段‘月宫一号’将承受8人入驻的超强负荷,氧气消耗等挑战非常大,我们会密切关注。”该实验负责人、北航教授刘红对记者说。下午首批志愿者出舱以后将立即前往医院,进行为期三天的医学观察。

面对即将开始的200天超长密闭生活,第二批志愿者中的舰长刘光辉告诉记者,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据悉,第二批志愿者将研究在不同代谢水平的乘组变换时系统的稳定性,验证和发展系统长期运行调控技术。此外,实验还将研究人长期在幽闭环境中的心理变化。负责进行健康观察的志愿者王伟告诉记者,在这200天之中将开展“关窗”实验,届时舱内人员将无法看到舱外的世界,包括白天黑夜,“这个实验预计将长达1个月,我们会密切关注、测试志愿者的生理、心理状态。”有医学学习背景的王伟说。

据悉,“月宫一号”即“空间基地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装置”,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俄罗斯掌握该技术,这项研究对保障中国载人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技术”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闭环回路生命保障技术,是未来月球、火星基地等载人深空探测所需的十大关键技术之一,且由于其难度和复杂性高而优先级最高。“月宫一号”实验团队利用此次“月宫365”大科学实验,将要验证和探索多项深空探测生命保障技术,推动中国航天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是完成世界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中国领航的重要契机。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作者:张航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