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宋保存:从农村小伙到提琴名匠

2017-10-19 15:09 千龙网

来源标题:老宋造琴

23年前,宋保存是一个刚来北京打工的木工学徒。离开老家河北易县,他只想凭自己的力气多挣点钱,让父母不必那么辛苦地种地。23年后,宋保存已经是一家提琴厂的老板,自己手工制作的小提琴也在世界级的比赛中获得名次。在北京的23年奋斗,让这个初中毕业的农村小伙,变成了一位小有名气的提琴匠人。

把提琴当孩子“委屈了就回家”

只要谈起制作提琴的话题,无论是制琴大师,还是工艺、选材,44岁的老宋就会滔滔不绝。旁人从他的眼睛里,能看到他对提琴是真的热爱。

他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别的事情上,哪怕是卖琴。他开过两年的琴行,自己制作也自己出售,但后来干不下去了。他不会讨价还价,总是报出一个价格,然后一分不让,不少客户都被得罪了。他觉得自己不是生意人,只能是个匠人,于是关了店,回了工厂。

他把提琴当成作品,每一把都有编号,提琴里面也会刻上自己名字的缩写“SBC”。他更把提琴当成孩子。曾有人买走了一把提琴,过了些年觉得不喜欢了、不好用了,老宋就回购回来。重新修好,把这把琴摆在家里,不再出售。

如果迎合市场,老宋本可以赚得更多,只要降低成本,增强营销。但他不想那样,他觉得,每一位来买琴的人,也都是和他一样爱琴的人,他应该对得起他们。一把琴要制作好几个月,老宋从选材买料开始,每一步都靠自己的手工。做好之后,甚至不舍得卖掉,家里攒下的琴也越来越多。

老宋爱制作琴,也爱拉琴,虽然水平不算太高。他喜欢去听知名演奏家的音乐会,甚至买高价票,只为感受各种提琴的音色。穿上西装,在音乐厅里聆听大师的演绎,这是他觉得最幸福的事。

感恩妻子支持“喜欢就去做吧”

老宋初中毕业后就没再上学,那时候他喜欢木工,就自己学着打家具。21岁时,他在二姐的介绍下,来京做了木工学徒。和泥瓦匠相比,他更喜欢木工活儿,尤其是在一家提琴工厂做学徒工。在工厂7年,宋保存熟悉了制作提琴的每个步骤。

2001年,他28岁,女儿2岁。他觉得,应该自己出来干点事业了。征求妻子的意见,妻子只说:“你要是喜欢,就去做吧。”一家三口搬进了租下的小院,又当工厂又当成家。现在,妻子是老宋最好的搭档。锯木料,妻子帮他扶着木头;修面板,妻子帮他量尺寸。

从工厂辞职出来单干,宋保存的前4个月没有收入。最穷的时候,家里只剩3000元钱。直到卖出第一把小提琴,卖了7500元,宋保存高兴得不得了。后来,工厂渐渐有了起色。他也会去参加提琴的展览会,联系买家,扩大知名度。

坚持手工制作“每把琴都有灵魂”

面板是云杉木,侧板和背板是枫木。无论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无论是标准尺寸的还是学习型的小尺寸提琴,老宋都亲自选料。除了琴弦和琴轴是金属件儿需要采购外,老宋亲手制作提琴的其他所有部分。

虽然是手工制作,但他也不排斥机械辅助。比如在刨平提琴面板、底板的时候,纯手工往往不如借助机器。因为机器的精准度高,就能刨得更平。老宋说,从选料开始的每一步,他都坚持手工制作,机器只是辅助。

衡量一把提琴的好坏,可以从音色和制作工艺两方面来看。为了更好的音色,老宋选择好木料,按照最精准的标准来制作。在工艺方面,他为了雕刻一个琴头,为了雕刻侧板上的花纹,耗费几十天甚至数月的时间。

如果按照流水线作业,由不同的工人操纵机器,提琴产量可以大大提高。但老宋觉得,每一把琴都应该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不应该大规模机械化制造。

老宋做的每一把琴,都放在小院里。这个昌平百善镇的小院,属于前店后厂的模式。当然,一家三口也住在这里。每个买琴的人,都会被老宋请到小院里,先喝喝茶、聊聊天,再看琴。老宋只想把琴卖给有缘分的人,那感觉,就像是送女儿出嫁一样五味杂陈。

责任编辑:巢晶(QN0034)作者:李嘉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