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新医改怎样帮百姓省时省钱又省事儿 第168期

2017-10-24 16:38   作者 刘美君    编辑 王立立(QJ0001)

推进新医改,北京在行动

文/千龙网记者 刘美君

2016年12月28日,星期三。

凌晨4:30,户外的气温只有零下十度,北京朝阳医院排队的人们,或带着板凳,或捧着保温杯,在瑟瑟寒风中等待着医院开门挂号,长长的队伍从医院大楼门口一直排到了院门外。

早7点,北京朝阳医院的挂号窗口开放。北京小伙儿张明虽然排在队伍第4名,他抢到的也只是心内科全部32个号中的第19个。来不及多问一句话,张明便被身后排队的人催促着离开。3分钟后,电子屏幕显示,当天心内科的号已全部挂完。

对张明来说,漫漫看病路,克服挂号难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但自2017年4月8日北京实施新医改以来,张明发现去医院复诊方便了很多,手机关注微信公众号“京医通”,动动指尖,就可以完成挂号、查询和就医全程。让他更加高兴的是,这项正在实施的新医疗改革方案可能会进一步改善他的就医之路。

小小“京医通”,解决大问题

“自从2016年心梗安了支架,我去医院复诊就成了家常便饭。”挂号排队时间长、看病等候时间长、取药排队时间长……漫长的等待,让拖着病体的小张更加吃不消。如今,一个小小的“京医通”,帮他解决了大问题。

“京医通”是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在探索信息化便民、打造“指尖上的智慧医院”方面推出的特色项目。从自助挂号机到自助打化验单机,从自助打胶片机到自助打发票机,从自助售病历本机到自助发卡机,从非急诊全面预约、分时段就诊到多渠道支付,“京医通”基于互联网思维,倚托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服务流程的全面优化和再造。

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作为医院服务的统一出口,“京医通”平台带来的种种便利,从点滴入手,全方位改善着患者的就医体验。小张最大的感受是,“京医通”相当于同时开通无数个挂号窗口,患者可以对全部22家市属医院随时预约挂号。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医通”已建卡731万张,完成挂号1600万人次,其中微信占40.16%,自助机占47.15%,其他渠道占12.69%。今年上半年,伴随“京医通”自助缴费功能上线,北京天坛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小汤山医院均实现了手机自助缴费,比窗口排队平均省时46分钟。

权威消息显示,随着服务功能和应用体系的不断完善,统一样式、统一功能、统一服务后的“京医通”将取代先前医院的各类诊疗卡,成为北京市政府面向百姓、服务患者的统一诊疗名片。

“京医通”是北京市以新医改推动医疗资源整合共享,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有力写照,是北京市政府众多民生工程的一个亮点。

排队挂 号1_副本11

2017年10月20日北京肿瘤医院门诊大厅京医通挂号处,全方位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千龙网记者刘美君摄

精准就医,有啥症状看啥病

“京医通”平台实现随时挂号、缴费,让患者看病更省时、更方便的同时,一则关于精准就医的小故事,是北京新医改的另一生动注脚。

48岁的赵晓凤连月遭受失眠和偏头痛折磨,面对越来越细的医院分科,她一度搞不清到底去看哪个科室。“每个科室的大夫都在讲各自的专业知识,但都没治好病。”在北京友谊医院睡眠障碍专病门诊,她通过“京医通”“按病索医”功能预约挂号,由神经科、耳鼻喉科、呼吸科等5个科室的医生共同出诊的专病门诊,让她药到病除。

目前,北京市属医院的专病专症门诊总数已经超过300个。据不完全统计,医改以来,北京市已有12.9万人次患者通过“京医通”预约挂号平台挂到专病专症门诊的号,实现精准就医。

“精准医疗”是北京新医改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特色,有关试点扎实推进:

——挂号更精准:根据患者就医需求,结合科室、医师的专业特长,按疾病诊断或症状名称实行个性化挂号,真正实现患者“有啥症状就看啥病”。

——看病更精准:建立知名专家团队分级诊疗制度,通过团队层级转诊,使真正需要知名专家诊疗的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提高专家资源利用效率。

——用药更精准:所有市属医院建立用药咨询中心,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精准用药指导。

——护理更精准:所有市属医院结合专业特长和患者需求,提供特色专科护理治疗服务和专科护理咨询55项,以从住院至门诊、从医院至家庭的连续服务,既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又确保护理质量。

——住院更精准:北京安贞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地坛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口腔医院、北京老年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佑安医院等16家医院大力提高日间手术能力,缩短患者留院时间,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关系千家万户的新医改过程中,政府的心细到哪里,百姓的就医就会方便到哪里。

微信图片_20171024110133_副本

2017年10月20日北京肿瘤医院门诊大厅京医通挂号处,实现自助缴费,不用排队。  千龙网记者刘美君摄

推进新医改,北京在行动

纵观全国,北京新医改无疑是“健康中国”建设大潮中的一个喜人成果。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新目标,是对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积极回应,而医改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根本手段。

中国绘蓝图,北京在行动。

北京市以让患者看病更方便、更精准、更舒适、更就近,作为新医改的落脚点,2017年3月出台《2017年市属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计划用18项改善医疗服务措施、35个服务项目,织就一张全新医疗民生“幸福网”。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党委书记方来英表示,“促进健康”是医改的终极目标。“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作为基本民生,是未来北京立足于首善之区的发展主题之一。伴着着新医改的不断完善,“惠民利民”作为北京城市建设的重要支点,将为北京市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发挥举足轻重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数据显示,半年来,参加改革的3700多家医疗机构完成门急诊1亿多人次,住院治疗190多万人次,医药费用增长不足2%,为2000年以来增幅最低,累计节约医药费用44亿元。

医改进行时,三甲作先锋。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儿童医院……作为北京新医改的第一梯队,它们是排头兵、领头羊。北京市卫计委、北京医管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价格监测中心、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各职能部列队上阵,为新医改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核心保障。

围绕新医改,打造“健康北京”。这是北京市响应“健康中国”的创造性实践,向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上一个抢眼的“北京答案”。

祖国迈进新时代,北京踏上新征程。新医改吹响的民生号角,将响彻百姓心田,温暖百姓心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