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德国《世界报》首席记者埃林:我用四十年时间见证北京发展

2017-10-25 06:47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我用四十年时间见证北京发展”

一个在北京度过近四十年时光的德国人,究竟是什么把他和北京联结在一起?日前,来自德国《世界报》和奥地利《标准报》的首席记者埃林(Johnny Erling)做客“我看北京这五年——老社长的故事”大型访谈节目,分享了自己这些年见证北京发展的所思所感。

埃林毕业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主修汉语和经济。1976年,他申请了中德大学生交换项目,来到北京大学继续进修汉语。埃林笑着说:“我在德国的汉语老师专门研究甲骨文和庄子之类的汉学,教我们的也是文言文。所以来北京之后,我发现所学的古汉语好像行不通,操着一口文言文去百货大楼买卫生纸,店员都不知道我要表达什么。”

现在,埃林在北京已经工作了将近40年。“北京是一个很适合工作的地方,我喜欢体验这里的变化与发展。”1998年至今,埃林在北京担任德国《世界报》和奥地利《标准报》的出镜记者,他对于北京的报道涉及政治、经济、外交、文化、体育等方方面面。

谈起“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埃林说,2013年它还只是一个概念,现在它实现了,并且发展很快。“其实,‘一带一路’和德国也是有渊源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当谈到中德之间的合作时,他表示“德国一直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特别是在防治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方面,中德两国之间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几十年间,埃林见证了北京的发展。“北京发展很快,这也是北京最吸引人之处。初来北京的时候没有环路,现在都到七环了。相信京津冀协同发展、设立雄安新区等重大举措将进一步推动北京的发展。”

埃林关注北京城市发展,同样也关注在北京生活的普通人,他还写过一本关于北漂的书。“他们曾是在北京生活的小人物,遇到很多困难,但还是坚持走下去,最终实现了梦想。除了感受北京的发展和变迁,埃林也喜欢体味这座城市的传统,“我最喜欢北京的天坛,它把完美建筑和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我喜欢来天坛还有一个原因,特别是周末,当看到老百姓在公园里面唱歌、游玩的时候,我也有种‘觅得浮生半日闲’的感觉。”

在北京呆了近40年,埃林对它的情感却总是不老。他坦言,即使有一天退休回国,对北京仍会保留一份归属感,因为他很想知道中国经历了现在这些重要的改革发展之后,未来会是什么样子。他说:“当我重回法兰克福的一些老地方,看到那街角的商店,或许店主不一样了,但店还是原来的店——人的身份归属感与他成长的地方等有关。快速发展是很好,但有时它也会带来很多问题,每个人都在朝着前方跑,而丢掉了身份归属感。什么地方使你真的和北京联系在一起?是天安门或故宫?或是小时候玩耍的地方?这都是属于身份认同感。所以,观察中国如何在长远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民族特征,是件很有意思的工作。”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彭小菲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