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老胶印厂变身话剧界“横店”

2017-11-08 06:2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老胶印厂变身话剧界“横店”

美术馆后街77号“77文创园”,门口并排挂着两块牌子:一块铜牌子上写着五个红色大字“北京胶印厂”;一块铁牌上用白色浮雕字写着“北京剧目排练中心”。话剧《澡堂》结束在这里的排练,9月14日至17日在隆福剧院首演。这部入选首都剧院联盟惠民票剧目,也是2017青年戏剧节参演剧目。它是2017年这里接待排练的第138部剧目。

自2015年11月19日开业以来,这个由北京胶印厂老厂房改造的排练中心,专门面向在京注册的国有和民营文艺院团提供剧目排练服务,政府扶持,租金比市场价低一半还多。一年多来,已累计接待剧目350部,其中340部已经公演。北京演出市场每年上演的原创话剧中,有一半出自这里。

低价高质的排练厅推动了戏剧创作,丰富了演出市场,降低了票价,观众直接受益。

排练有场地,剧目丰富了

排练贵、排练难,一直困扰北京的演出院团。

“今儿给这哥们儿打一电话,明天给那哥们儿打一电话,整天都靠刷脸到处找场地。经常是少儿培训机构的舞蹈教室什么的,人家什么时候不用,我们赶紧去。”说起民营院团找排练场地,北京可立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默有说不完的辛酸。

北京有文艺院团600多家,其中90%以上为民营团体,排练场地全靠在市场上租,由于时间不能确定、场地不能保证,创作很受影响。

2015年底,张默听到一个好消息:77文创园把北京胶印厂的老厂房改建成北京剧目排练中心,市文化局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面向首都文艺团体提供低价高质的专业排练服务。中心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有大、中、小排练厅19间,包括一间130平方米的剧目彩排合成厅。50平方米的小排练厅日租金200元,80平方米的中排练厅日租金300元,110平方米的大排练厅日租金500元,租金水平比市场价的一半还要低。

那一年,张默带着《崂山道士》走进北京剧目排练中心。2016年的《铸钟记》、今年的《留取丹心》……张默从此扎根这里。

演出票价低,观众最受益

今年41岁的戏剧爱好者“驯鹿望月”,在东城区一家出版社上班,业余时间喜欢看戏剧,已经有七八年时间了。

“这几年剧目明显多了,票价也便宜了。我平均一个月看十来部戏,票价加起来1000元左右。像我这样的工薪阶层能看这么多戏,这在过去是不敢想的。看戏不再是一件需要花很多钱的事儿。”“驯鹿望月”告诉记者。

“民营院团的剧目不是高高在上,更接地气,针对的都是普通老百姓。”树新风的《人生不适情》,伴路人的《家宴》,可立欧的《留取丹心》……说起民营院团排演的剧目,“驯鹿望月”滔滔不绝。

这其中,北京剧目排练中心的作用至关重要。“一周之内,接了30多个剧组的预约电话,现在,我们的排练厅已经排到10月初了,目前还有五六个剧目在等场地。”北京剧目排练中心运营经理付国辉介绍。

“排练场地租金差不多占一部剧制作成本的四分之一,节约下来的成本直接体现在票价上。在北京,100多块钱就能看一场戏剧,相当便宜。”张默说。

大量剧目扎堆排练,也推动了整体创作水平的提高。“这里可以说是戏剧界的‘横店’,要什么资源有什么资源。”伴路人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岩说,“都是同行,推这门进那门,能够及时了解各种行业资讯,相互帮助,演员还可以串戏。”

更多腾退空间将变排练厅

东城区文委通过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戏剧培训活动,还让百姓戏剧爱好者走进排练中心。今年75岁的李荣林就是其中之一。

李荣林是东四街道的一位普通居民,毫无表演基础。但在结对子培训过程中,被发现很有表演天赋,于是,被选中在话剧《皇城根儿》中饰演一位贯穿全剧的角色。至今,这部剧已经在菊隐剧场演出了11场。

“专业演员很少提前背台词,他们会一边排练一边背。但居民演员不,来排练之前,他们会把剧本背的一字不差。经常排着排着,他会冒出一句:你这儿少了一个‘呀’!”北青网际(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楠说。结对子是相互学习,“我们教给他们的是专业知识,他们教给我们的是专业精神。”

东四街道居民许欣参演了《山丘》;在新闻出版大厦上班的叶蓁参演了《胡同深处》……通过“一帮一”培训,已有10多位居民演员走上专业舞台,圆了戏剧梦。

民营院团还在增加,民间业余团体也越来越多,现有的排练场地远远满足不了排练需求。“目前,我们正在跟市发改委、民防部门协调,计划拿出一些疏解整治后腾退出来的空间,建设戏剧东城孵化基地,为辖区戏剧演出团体提供排练场地。”东城区文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达成初步意向的有两到三处,单个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每个可建排练厅10个左右。

像北京剧目排练中心这样的公益排练场地,还会有更多。

用好工业遗存服务公共文化

京平

作为时代烙印之一,工业遗存记录着当年热火朝天的创业图景,将这些留下的资源有效用好,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是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的题中应有之义。过去轰鸣的工厂,如今成了有独特吸引力的文化磁极。许多文创园在满足企业办公空间的基础上,将大货箱、宽车间、高厂房等工业建筑,改建成了别具一格的小剧场、图书馆、博物馆及24小时书店,这些创意空间成了市民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工业艺术与公共文化相依,工业记忆与城市发展相融。如今,“工业遗存+文创园”的模式,正成为城市文化的新景观。铁皮仓库、红砖烟囱,不再是“不合群”的老建筑,而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既是创意迸发的文化院落,也是延伸在社区、家门口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园区搭台,文化唱戏,老车床上溅起了新火花,走进错落有致的创意园,人们聆听到了颇具特色的文化交响。

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厚重的文化底蕴、先进的文化设施、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均不可少。工业遗存的转型,可望为公共文化服务增添一条新路径。用心挖掘更多的文化富矿,充分激活“放错位置的资源”,就能聚拢起人气、吸引来人才,进而释放更多的社会效益。这是做好首都文化这篇大文章的新机遇,也是新要求。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作者:于丽爽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