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延庆寺居住45年老居民:没想到家门口成了景点

2017-11-17 15:53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从前脏臭沟沿 如今碧水长河

北京西三环内,运河万寿寺码头的北侧有两座寺庙,一座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万寿寺,另一座就是延庆寺。沿着万寿寺路骑行,若是不留神,就可能与延庆寺失之交臂。谁能想到,这座看上去很不起眼的寺庙,曾是运河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延庆寺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虽没有万寿寺那么气派,但青砖灰瓦之间,也留存着浓厚的历史气息。

延庆寺的山门显得有些老旧,门顶的灰瓦之间已经长出野草,部分灰瓦由于年代久远已被腐蚀。

山门上方,从右至左只能依稀辨认出“延庆禅寺”四个字。山门前有一棵被栏杆围起的老槐树,在附近居民眼中,这棵老槐树和它身后的延庆寺一样历史悠久。

如今,山门正门和西侧旁门已用砖头封住,只剩下东侧旁门还能供行人出入。东侧旁门后是一片较大的大杂院居民区,这片居民区就是在延庆寺的基础上建造起来的,院内仍留有部分用青砖灰瓦盖起的老房子。

山门往北50米远,就是旧时延庆寺中的一座大殿,如今里面已有居民居住,原本的灰瓦房顶盖上了厚厚的油毡。

一个故事

八旬老住户 十年志愿者

今年81岁高龄的高光义老人,已经在延庆寺的大杂院里生活了45年。大杂院现在的地址是万寿寺路22号,但是高老却经常对外人说,自己住在延庆寺内。在这个大杂院里,像高光义这个年纪的老人有很多,几乎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搬进来的。

1972年,高光义搬进了这个大杂院。“当时并不知道这里是个历史遗迹,被安排到这里就住着呗。”住进来之后,高光义才渐渐了解到延庆寺的历史。据他回忆,当时延庆寺里就已是现在的模样,除了留有一些建筑之外,完全没有其他古迹留存。

一晃45年,高光义老人眼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家门口这条运河。他说,刚搬来的时候,自己根本没有运河的概念,“这与其说是一条河,倒不如说是条河沟更贴切。没现在宽敞,也没有现在水位这么高,当然也没有现在的码头。那会儿我们去颐和园都骑自行车。”

高光义老人清楚地记得,那时的河水比现在浅很多,有些地方才刚刚没过成年人的脚踝,河水清澈见底,可以看见铺在河底的大青砖。他回忆道,当年河水里成片的蝌蚪、小鱼随处可见,蝌蚪黑压压的很壮观。“河里面虽然有鱼,但是大家根本不敢摸,因为河里面、河岸上到处都是蚂蟥。那小东西专往人的肉里钻。”高光义说,尤其是下完雨之后,大家更会离河岸远远的。

高光义老人道出了家门口那段“脏乱差”的过往。当年,住在运河边的居民们会将生活废水倒在运河里,河两岸堆放着很多生活垃圾。而且,因为河两岸的道路都是土路,一下雨,就全成了泥浆路,别提多脏了。

45年过去,高光义老人亲眼见证了家门口这条河越来越宽,水位越来越高,对于自己家生活的变化也是感触颇深。当年,屋子里没有自来水,大家只能院内打井;没有下水道,生活废水不得不倒进河里;没有天然气,家里面就只能生煤炉子。而现在,大杂院里家家都有自来水、天然气,生活改善了,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也提高了,早就没人往河里倒废水了。这样的生活,高光义老人觉得很满足。

现在,正对着延庆寺大门的就是运河码头,码头用了“一条慈禧水道,半部清朝历史”的宣传语,每天都有一批批游客从这里登船前往颐和园昆明湖游览。共有四五十艘电动游船在运河上行驶,一艘游船刚开出码头,下一批游客就赶到了。在游览高峰期,码头前会排起很长的队伍。

随着家门口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好,闲暇的时候,高光义老人会坐在延庆寺前的运河边上乘凉休息,这已经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面对着每天来来往往的游客,高光义又给自己找到了新任务:他每天都会戴上“首都志愿者”的红色帽子,坐在运河边的长凳上,不厌其烦地为过往的游客们指路答疑。

高光义老人不仅是延庆寺的老居民,也是老资格的“首都志愿者”了。2008年,他曾在国图北侧的路口担任志愿者;如今,他是社区志愿者。在他看来,服务社会,也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回报。

一段历史

运河驿站 也曾风光

当年皇帝从紫禁城到颐和园,在码头下舟上香或中途休息时,延庆寺被用于一般官员和服侍人员用膳和小憩之地。此外,延庆寺也是长河两岸民间庙会的热闹场所。

相传延庆寺曾被划为万寿寺的一部分,但初建时是否属于另行建造,在哪个年代分而治之,都已无从考证。可以成为佐证的是,如今延庆寺西墙外与万寿寺接合部的大杂院,曾经就是万寿寺方丈及僧人们的住所。

据《北京寺庙历史资料》记载:“延庆寺,坐落西郊三分署万寿寺街19号,建于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属私庙。本庙面积二十二亩零八分,房屋六十一间,附属茔地二十六亩,田地三十五亩,土房五间,管理及使用状况为住持管理。除佛殿外,分禅舍及租户居住。庙内法物有释迦佛一尊,阿难迦叶二尊,罗汉十八尊,均泥塑。大铜磬一口,铁五供两堂,三经一部,石碑三座。另有白果、槐、楸、柏等树木十七株。茔地柏树六十二株,槐树四株,马尾松九株,榆树四株,杨树两株。”寺东南角原还有古井一眼,俗称大寺井,今已不存。

1999年1月,延庆寺成为海淀区文物保护单位。

一种传承

南北文化 交汇于此

民俗专家 高巍

延庆寺门前的游船码头上现在汇集着南来北往的游客,和当年的情形有些相似。运河的出现,表面上是将南方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了北方,实际上也将南方的文化、民俗通过这条水路,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了这里。

当各地的文化在北京聚集以后,都会在这里出现一个升华的过程,有的甚至是受到了皇家的注意,进而形成了一套十分规范的制度,随后再传播到全国各地。

比如,元杂剧就是由秦淮河附近的小调衍生而来,还有京剧的诞生与传播,也与运河有着密切的关系。

顺着运河来到北方的不只有文化,还有就是工匠和商人,这些人的出现就直接影响到原本运河周边居民的习惯,使前后两者的生活习惯与民俗交汇在了一起。

可以说,运河的出现,除了打通南北方当时的物流通道,更重要的是,运河也是一条文化交流的传送带。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作者:实习记者 张群琛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