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守墓后人搬家 为两个石构件另寻归宿

2017-12-29 14:22 千龙网

原标题:守墓后人搬家 捐出石构件 

市民家存古旧石构件 希望为其寻找好的归宿 石刻馆迅速完成征集工作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崔毅飞) 正忙着搬家的王青,发现有人走街串巷吆喝:“收老石头。”这让他想起自家院内存放多年的两个老物件。王青希望搬家前,能为两个石构件另寻一处好的归宿,而不是拿去换钱花。在和记者交谈中,王青透露自己是看坟人后代,这为石构件的来历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线索

看坟户家中  两个石构件出处不详

陶庄村,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王四营乡。村子里正在进行搬迁,到处是搬家公司的车辆以及被拆掉的房屋。王青已经交了钥匙,正在为搬家做准备。在他家的小院内,摆放着一个石鼓凳和一个青石小桌,斑驳的表面写满岁月沧桑。石鼓凳为汉白玉材质,上下各雕有一圈鼓钉;小石桌为青石材质,占地面积相当于学校里的普通课桌,高度不及炕桌。

1971年,王青从两里地远的刘家坟、搬家到陶庄村,王青的父亲将这两个石构件搬到了新家,而实用功能不大,一摆就是46年。

王青的父亲曾告诉他,祖上是看坟户,也就是守墓人,但坟主人是谁?老父亲生前也未能说明白,到了王青这一代,就更难搞清楚。但王青觉得,家里两个石构件,很可能跟古墓有关。即将搬进楼房居住,王青希望能为石构件另寻归宿。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刘卫东介绍说,两件石刻一个石鼓凳,一个像是打衣板,后者不像产自北京。

探访

院子旁是“大红坟”  传说吓死过盗墓贼

为了解更多历史信息,王青将记者带到邻居、75岁的张宝生老人家。老人记得,过去刘家坟村的看坟户不止王青一家。他亲眼见过,王青家院子旁边有一座体量硕大的馒头坟,直径约6米,高约7米,但坟主人尊姓大名?在他小时候就已失传,当地人俗称其为“大红坟”。

张宝生听老辈人讲,早在民国年间,大红坟就已多次被盗,还“传说有盗墓贼被吓死在了地宫内”。直到1949年,由于屡遭盗挖,原本窝头状端坐于地面的坟包出现倾斜。1958年,大红坟被当地生产队彻底平毁。宝顶消失五年之后的1963年,王青才出生。

古墓所在的刘家坟村后并入陶庄村。记者查阅《北京文物地图集》《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朝阳文物志》,均未找到陶庄存在古墓的记载。但在陶庄所在的王四营乡,的确遗存有诸多古墓遗迹。

《京郊清代墓碑》作者杨海山介绍说,他从未听说陶庄存在古墓。村民描述的大红坟,应该是一座三合土宝顶,红色很可能是“挂灰抹红”。虽无法锁定坟主人,但可以肯定,王家看守的古墓主人,绝非寻常百姓,普通老百姓也请不起看坟户。两个石构件是否与古墓有关,就不得而知了。

暖心

搬家前为石构件发愁  石刻馆为其找到新家

在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做志愿者的范纪萍,得知王青正为家里的石构件发愁,于是建议他捐赠给石刻馆。

相比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众多馆藏,王青的藏品显得极为寻常,但博物馆却很重视。通过志愿者反馈的信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郭豹馆长得知王青家搬迁时间紧迫,当日与副馆长石奕及保管部研究安排情况核实、起草协议、联系搬运等征集准备工作。郭豹馆长介绍说:“百姓捐赠文物的热情和对石刻馆的信任,让我们很感动。希望媒体多做宣传,让更多的百姓关注文物保护工作。”

近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负责文物征集的保管部主任贾瑞宏等工作人员,亲自来到王青家中。双方签订了《接收捐赠文物协议书》。贾瑞宏向王青发放了《荣誉证书》,表达了馆方对其捐赠文物的感谢,赠送了石刻馆开发的文创产品,并且欢迎王青来石刻馆参观。随后,石构件被工人装车运走。

两个老物件在王青家摆放了近半个世纪,临别之际王青有些不舍,他用摄像机记录下搬运过程留作纪念。王青说,他不缺钱,不想拿去换钱花。能捐赠给国家,为古物寻找到理想的归宿,感到很荣幸。记者 崔毅飞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崔毅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