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社会合力开启“加装电梯元年”

2017-12-30 16:20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社会合力开启“加装电梯元年”

即将过去的2017年,是个民生大年。在这一年中,备受瞩目的老楼加装电梯“捷报”频传,从1月底首部“租赁式”电梯完成建设,到年底城区200部电梯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很多老人上、下楼的难题都得到了切实解决。

老楼加装电梯之难由来已久。本报从2009年开始,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件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北京不断针对加装电梯出台利好政策以及社会力量的加入、智慧创新带来的收费模式变革……老楼加装电梯,不再像过去那样遥不可及了。从民间到媒体再到政府,已然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问题的逐步解决,也由此开启了加装电梯的“元年”。

九年报道追出两项政策

北京老楼加装电梯的进程,时间跨度长达9年。从2009年12月7日至2017年12月,北京晚报针对老楼加装电梯共进行了50多篇专题报道,累计报道字数近6万字。报道见证了老人们困守家中的无奈以及电梯加装之难,也见证了这9年中,政府部门为此做出的持续不断的努力。

2009年12月7日,北京晚报以《社区电梯“生存”状况调查》为题,展开系列报道。当时,包括市人大代表张风在内的本报多位记者深入20多个社区,通过准确详实的事例,剖析了一些社区在电梯上面临和存在的问题。2010年10月,市住建委、规划委等四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北京市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

有了政策指导,运作电梯加装的过程依然举步维艰。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就是朝阳区慧忠北里小区的两个单元。北京晚报记者到这个小区采访时,那里的加装工程已经停滞了数月,原因就是有两名住在低层的业主反对,协商难以进行。直到2015年2月,本报独家报道了座椅式电梯落户东花市的消息,这匹“黑马”的出现,让沉寂多时的老楼加装电梯市场终于有了新变化。比起轿厢式电梯,座椅式电梯造价低,又是安装在楼道内,不涉及规划、建委审批等一系列的繁复程序。尽管争议不断,但作为一种新的乘梯模式,它解决了老人上、下楼的问题。

2016年,北京市出台《北京市2016年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简化了审批手续,为增设电梯“亮起了绿灯”。暖心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加快了电梯增设的进度。今年1月,本市第一部建设完工的海淀区大柳树5号院租赁式电梯,以及今年6月第一部完成验收的东城区和平里一区4号楼租赁式电梯,都是得益于这项政策。

今年加装工作明显提速

老楼加装电梯不仅仅是养老问题,也是关乎社会民生的大问题。北京晚报的持续报道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2015年2月,本报报道了座椅式电梯现身京城后,当年3月,涉及住建、规划、财政、民政、消防等多部门的负责人,来到电梯的牵头人金老爷子家进行现场调研,这也是政府部门第一次将调研会开到了居民家里。

今年,住建部门针对“租赁式”电梯,展开了多次调研工作;此后,市质监局也针对老楼加装电梯开通了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包括缩短开工告知、检验检测和使用登记时间,走完“全套程序”的时间减半;打通“技术通道”,根据老楼楼体、结构等不同要求,组织专家制订不同的加装方案供居民选择;畅通“救援通道”,利用电梯“e救援”应急服务平台提高电梯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缩短救援时间。另外,还免除约1000元的加装电梯检测费用。

老楼加装电梯工作最难的三个地方:一是技术,二是资金,三是民意。这三点中,最后一点最难。北京晚报在长期报道老楼加装电梯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工程难以推进的原因就是如何协调邻里关系。为此,本报在多篇报道中都对此进行了剖析和讨论,并总结出电梯能够加装成功,社区基层组织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大柳树5号院的个案成功后,很多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还专门前去“取经”。可以说,民间、媒体、政府,正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问题的逐步解决。

新技术催生新模式

今年老楼加装电梯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租赁式电梯即“代建租用”模式“功不可没”。它改变了传统的由产权单位或集体出资,或业主自筹自建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居民的前期投入。

第一个敢于尝“螃蟹”的,是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大柳树5号院。市住建委在接受本报专访时曾表示,这种“租赁”模式由社会资本投资,持有电梯产权,依靠向居民收取运行费的方式运营,逐步收回成本赚取利润的方式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电梯加装的技术,今年也有了新变化。通常为老楼加装的电梯,形式可分为两大类:轿厢式电梯和爬楼机。其中,轿厢式又分为深基坑标准电梯和浅基坑异形电梯,后者对技术的要求更高。这两种的代表项目,分别是和平里一区4号楼4单元及大柳树5号院6单元。

也正是因为面临新的技术标准,所以,最先建设完工的大柳树5号院电梯,直到半年后,才拿到了国家质检总局的技术通过资格,成功完成验收,成为北京首部采用新技术的外挂电梯。

责任编辑:李娜作者:刘琳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