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小胡同不光出书还有"史家礼物"

2018-01-02 15:00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小胡同不光出书还有“史家礼物”

一条不过700多米长的胡同,不光拥有自己的博物馆,拍摄了自己的专题影片,还出版了载有史料与居民口述故事的原创书籍,并由居民亲手设计制作出40多款独一无二的文创手工制品“史家礼物”。这条有着几百年历史,凝萃着浓浓老北京生活味道,却又焕发生机的老胡同就是“史家胡同”。1月2日上午,史家胡同亮出了自己的新书和全系列的“史家礼物”。

32号院曾是“百战将军”傅作义的旧居;47号院曾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故居;53号曾是大太监李莲英的外宅,新中国成立后被全国妇联接收,邓颖超曾在此办公。史家胡同,素有“一条胡同,半个中国”之称。东城区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哲表示,随着时光流逝,很多存在于老人记忆中的历史可能很快就会不见了。考虑到这些因素,街道开始对多条胡同的历史进行抢救性记录,而史家胡同就是最早的试点。

李哲说,想要给史家胡同出一本书源于两年前。这件事的实施者是北京市档案馆展览陈列处副处长王兰顺。王兰顺是北京人,一直从事档案研究工作。在两年的时间里,他通过和住在史家胡同中的百姓沟通,记载居民的口述实录,比如杨朔曾经在原史家胡同1号院住过,他就去找杨朔的女儿,了解原史家胡同1号院的故事,再结合史料,写出了原史家胡同1号院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整个东四南片区,像是史家、演乐、礼士几条大胡同,都打算陆陆续续把文史资料、口述史资料整理出来。不仅仅是为胡同出书,还可能是音频、视频,甚至拍成话剧、微电影等多种形式。”李哲说。

今天上午同时亮相的,还有40多款出自居民之手的“史家礼物”,精美的明信片、瓦片上的胡同风情画,印有“史家胡同”字样的T恤衫、冰箱贴、杯垫、桌垫、笔袋、垂花门雕塑……史家胡同文创社社长马牧思说,“史家礼物”就是用居民的书法、书画、摄影等多种作品制作成的文创作品,既展示,又销售。“这套明信片,就是用胡同居民陈伟拍摄的史家胡同照片做成的,公开出售,3块钱一张。”爱画画的胡同老人张迎星平时喜欢在胡同中捡拾废弃的瓦片,在瓦片上画出胡同风情画,一片瓦片配上一个木头支架,就是一件精美的摆件。

李哲说,“史家礼物 ”能够让中外来宾更为深入地了解史家胡同的风土人情。图书和“史家礼物”等文创品,将在胡同中进行义卖,筹集到的资金会继续投入到文创产品的开发制作中,以此形成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作者:张楠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