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听民意》疏解整治促提升 各区应因地制宜 量体裁衣

2018-03-29 09:19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3.

千龙网北京3月29日讯(记者 魏芯蕊)2017年,北京市制定并发布《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组织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2017-2020年)的实施意见》,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了指导性方案。

一年过去了,“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进展如何?今年,北京市各城区这项工作又该如何继续推进?日前,北京市政协委员崔铁宁、李莉走进千龙网直播间,做客《委员听民意》节目,就“中心城区应如何疏解整治促提升”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互动交流。

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成效显著

2.

过去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将“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举措、推动首都发展的新契机全力推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城市综合治理收获了亮眼的成绩单。

据崔铁宁委员介绍,2017年,“疏整促”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是疏解城市非首都功能成效显著,疏解市场和物流中心290多个,退出一般制造业企业600多家,整治散乱污企业6000多家;二是城市整治工作有序开展,拆除违章建筑近60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9000多公顷,整治开墙打洞2.9万处;第三,建筑环境和便民服务大幅改善,蔬菜零售便利店增加1200多个,腾退的土地有5000多公顷用于留白增绿,城中心区减少人口3.1%。

此外,在区域品质提升方面,包括城中心区三里河、什刹海、南锣古巷等地都进行了业态调整,整个街区的形象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改观。

各区应因地制宜 量体裁衣

1.

目前,“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已在北京市各城区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在实地走访和调研的过程中,李莉委员发现仍有问题存在:一是针对“疏解整治促提升”中的开墙打洞的治理、违规建设的拆迁、地下空间的清理等具体工作还缺乏统一标准和相关政策法规,建议相关部门尽快研究出台,以保证专项行动的顺利开展;二是部分城区还存在文物腾退工作,有一些央企、市属单位以及部队管理的文物处于不合理使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三是在疏解整治的过程中,有些城区房源储备不足。

李莉委员表示,北京市各区情况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各区“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开展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量体裁衣。

疏解整治 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

在今年开年之初,北京市政协便组织委员就“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考察以及座谈活动,在实地调研中,两位委员也有一些思考和看法。

李莉表示,自己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发现专项行动经过一年的艰苦实践,整体大势已经形成,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是随着疏解整治任务向纵深发展,触及的利益更广,需要解决的矛盾更大;二是落实减量发展,部分政策仍处于调整磨合期,对新政策的需求会更加迫切;三是城市治理机制的完善需要过程,多方参与共同维护规则和秩序的局面需要逐步地建立。

对于2018年,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如何开展,李莉委员建议,一是抓住疏解整治这个基础和前提,强化系统谋划立体推进,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功能品质;二是注重政策创新,紧盯关键环节和基层需要,强化政策集成,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关切出台措施;三是更加注重社会的共治,走好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凝聚共识,强化群众监督,使专项行动更深入人心。

直播过程中,崔铁宁委员还就拆除违章建设、整治开墙打洞、清除小商小贩工作中带来的便民设施减少等问题与广大网友进行了在线互动。崔铁宁委员表示,市政府有详尽的计划,对便民设施、商业网点制定了严格的设施配制的标准。今年,全市将增加便民网点1400个左右,使广大市民享有更多的便利和获得感。

在本次直播期间,共收到网友留言691条,直播页面点击181万余次,同时在线人数最高为53625人。

责任编辑:向浩(QU0015)  作者:魏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