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高温下的坚守:农艺师帮种艾蒿晒爆皮

2018-06-05 06:22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农艺师帮种艾蒿晒爆皮

夏季每周高温工作20多小时 大棚内最高温逼近50℃ 

在玉米地中记录螟虫、在低收入村种植艾蒿、在高温大棚为植物喷药……6月4日一早,农艺师岳瑾从家中出发,赶往郊区的实验基地开始一天的工作。当天最高气温37摄氏度,岳瑾在高温环境中工作数小时,这是农艺师普通的一天。

进棚两分钟 身上全湿了

6月4日,北京最高气温达37摄氏度。在顺义区的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科技展示基地的三号大棚,农艺师岳瑾蹲下身仔细查看地里的艾蒿,这些4月种下的绿色植物,有可能患上白锈病,岳瑾需要记录它们的情况。

作为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的高级农艺师,岳瑾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进行实验,排查作物的病虫害,为农民提前测报,保障作物生长。6月4日,棚内气温已有40摄氏度,北京晨报记者一走进大棚,仿佛置身蒸笼,空气中还有温热的植物气息,跟岳瑾一起看了几分钟艾蒿,汗水就浸湿了后背,穿着白大褂工作服的岳瑾称,自己在棚里两分钟,身上就全湿了。“三伏天的中午是天气最热的时候,不透风的大棚中,气温逼近50摄氏度。”岳瑾说。

岳瑾称,玉米、甘薯、小麦、艾蒿等农作物,一般生长周期为每年的4月到11月,这几个月是北京市植物保护站粮经科农艺师工作最忙的时间。在盛夏季节,岳瑾和同事们每周至少有三天要到郊区的基地和农田里现场查看作物的情况,每周与实验作物一起度过20多小时。

“玉米容易生玉米螟,艾蒿容易受到蚜虫侵害,我们一般运用抽样的方法,查看作物的叶子。”玉米螟一般埋伏在玉米的茎秆里咬食叶片,想要发现它们需要拉开叶子查看,基地中的四亩地里种植了几百颗玉米,没有遮挡物,太阳光直晒在农艺师身上。对此,做了十几年农艺师的岳瑾表示很寻常,“我有同事的工作是对草进行实验,经常带着馒头就去深山里了,一待就是好几天,还有的同事做鼠害的,经常要解剖不同老鼠,都是我们的工作。”

帮农民增收 种艾蒿晒爆皮

除了顺义的科技展示基地,大兴、密云、延庆、平谷等区也是岳瑾和同事们经常前往的场所。

延庆区的辛庄堡村是一个低收入村,为帮扶低收入农户,植保站的工作人员们想了一招——发展艾蒿产业。从4月开始,岳瑾和同事们开始在村中发展一个200亩的“艾蒿主题公园”,其中种植15亩的“艾蒿迷宫”,“把艾蒿种成迷宫的造型,吸引更多人到村中休闲采摘,给村民增加收入。”岳瑾说。

两周前,岳瑾从早上开始种艾蒿,到天黑了才回家,回家后发现脖子上晒爆皮了,岳瑾边说边指着脖子。两周过去了,脖子上依然有疤痕在,“能帮助村民增收我挺高兴的,比起农民来,我们的工作不算特别辛苦了。”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杨亦静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