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奥运场馆探访:水立方变冰立方 耗时仅1个月

2018-06-12 13:56 千龙网

原标题:奥运场馆探访 速滑馆全冰面设计可兼具多功能 国家游泳中心克服水转冰难题——

水立方变冰立方 耗时仅1个月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徐邦印 )今天(12日)上午,记者先后来到国家速滑馆工地、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首钢单板滑雪大跳台场地,探访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进展和场馆可持续利用情况,等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以上三个场馆将分别举办速度滑冰、冰壶、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

无论是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全冰面设计,还是水立方克服“水转冰”技术难题成为冰立方,以及利用老首钢园区建设单板滑雪大跳台场地,都体现出可持续办奥的理念。

冰丝带9月“拔地而起”   全冰面目标可持续利用

国家速滑馆又称“冰丝带”,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冰丝带”也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的又一国际奥运赛事主场馆之一,建成后将与“鸟巢”、“水立方”分别象征“冰”、“火”、“水”在奥体公园交相辉映。

据国家速滑馆有限公司董事长武晓南介绍,国家速滑馆今年6月底将完成地下结构,今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真正“拔地而起”。今年12月开始“编织天幕”,完成屋顶索网结构工程。2019年6月完成幕墙建设,22条“冰丝带”将开始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飞舞。明年10月将完成制冰工程,实现“最快的冰”。

按照规划,2022年冬奥会后,国家速滑馆将成为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五位一体的多功能冰雪中心。为了在赛后实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等所有冰上运动的全覆盖,更多地为民众提供更大的冰上活动空间,国家速滑馆特别采用了全冰面设计,1.2万平方米的冰面也创下了亚洲之最。

武晓南表示,“国家速滑馆在设计之初,就把可持续利用作为我们最重要的目标。除了标准的400米速度滑冰赛道,供比赛和训练使用,场地中央还有两块30米乘60米的标准冰场,以上是赛后利用的基础。”

据介绍,速滑赛道可以开展速滑的比赛、训练和培训,两块冰场则可以开展滑冰、短道速滑、冰球甚至冰壶的比赛,这样赛后就可以开展国际冰联所属的所有冰上运动开展,而B2层至B1层的边缘区域,作为单独控制单元,可以用临时冰面封闭,最终形成12000平米的冰面场地。

水立方一个月内可变冰立方  11月启动场馆改造

水立方是2008年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游项目的比赛场地。北京冬奥会期间,将转换成冰立方作为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根据比赛需要,游泳池区域将转换成冰壶场地,两侧新建临时看台约4500个座位,同时对空调系统改造,新建除湿系统等。改造项目正在梳理中,预计今年11月正式启动场馆改造。

如何将水立方变成冰立方,“水转冰”是最关键的一环。据北京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奇勇介绍,冰水转换的难点在于冰,尤其冰壶项目对冰面的品质要求更高。“这个理念一开始受到很多质疑,质疑我们能不能做出完美的冰。以支撑体系为例,我们进行了多种转换试验,三种结构材料加上两种支撑材料,对比六种组合方式,最终确定了钢和混凝土的组合。将泳池抽水,搭上钢架和支撑板,铺上保温层和防水层,共计20余道工序,我们基本上可以在一个月左右完成冰水转换。”

由于冰壶对场馆的湿度和温度要求非常高,首先是置换送风方案,可满足冬奥会冰壶比赛对空气环境的各项要求,高效节能,最大限度减少处理多余空气而产生的碳排放,实现节约和可持续办奥的要求。另一个是自然通风方案,在冬奥期间,自然通风口打开,保证空腔内空气流通,降低膜结构表面温度,减少其对冰面的热辐射。文/记者 徐邦印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作者:徐邦印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