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潜龙入地

2018-06-14 07:40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潜龙入地

“看这儿,我拍了!”40多年前,小伙儿张晓雨成为一名地铁司机,同事拿5元钱买来的玩具相机,给他与地铁车厢留影——黑白照片上,张晓雨穿着工作服,站在驾驶室门口,对着镜头龇牙笑。

张晓雨对地铁最早的记忆,是“哐哐”的打桩声。“当年我家住在南礼士路附近,地铁是明挖,我经常跑去看又深又长的大沟。”

1971年1月15日,北京地铁一期工程试运营。从此,它与古都相伴而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张晓雨高中毕业被分配到地铁上班,开的是DK2型车,两节编组。

这款车,外观上白下绿,内部坐席像现在的公交车一样横向布局。坐过的人形容“迈不开腿儿”。张晓雨说:“更早的车型是DK1型,但上线时间短,只当做试验车用。真正载客运营的,是DK2型车。”

40多年后,张晓雨退休3年。昨日一早,他怀揣老照片出了家门。他要与徒弟王凯华赶到国际展览中心,去看一看中国最早的一列地铁列车DK1半个世纪后再亮相。

此时,1号线列车司机王凯华刚下夜班,坐在1号线列车上。“列车运行前方是复兴门站……”广播声响起,早高峰的人群步履匆匆。很少有人留意,这一站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块黑色大理石铭牌。

这是1987年,地铁2号线通车。当时的北京路面上车水马龙,修地铁不可能再靠挖沟,会阻断交通。地铁人自己摸索出一条新路——使用浅埋暗挖法。这块铭牌就是当年特意留下的见证。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早晚高峰的人可一点儿不比现在少。”张晓雨的家在鼓楼附近,他挤上一趟8号线列车,“就是1号线和2号线,54.6公里,地铁不堵车,越来越多北京人愿意坐地铁。那会儿,想淘换一张地铁月票,得靠关系。”

坐在地铁上,张晓雨讲起车的事儿:“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北京地铁引进了一批日本制造的车辆,吸引国际地铁新技术落户北京。当时车上的座位是弹簧座,还有行李架。后来又有了DK6型,那会儿座椅才改成纵向。1990年,北京地铁车辆厂研制成功了第一辆地铁电动客车,填补了北京不能造地铁列车的空白。这款车宽2800毫米,比以往的车要多出150毫米。”

1994年,吸收了国外先进经验的BD2型车跑上1号线,张晓雨开着这款戴着“红围巾”的车上线时,1号线改成了6节编组,载客量大幅提高。

进入新世纪,北京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修地铁不再为了战备之需,而是应市民之需。张晓雨去老国展需要换乘的13号线,就是这样诞生的。

交通逐渐成为先行者,引导这座城市的变迁。2003年,18.964公里的八通线全线开通,与1号线在四惠站接驳。一条线,通州和市中心拉近到20分钟的距离。

从此,北京地铁开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发展模式。北京经济迅猛发展,为修地铁带来了稳定的投资,4号线、5号线、6号线、7号线、10号线……2009年之后,北京每年都有地铁新线开通。

透过地铁驾驶室的车窗,张晓雨见证北京40年发展。“2008年以后,赶上开BD2型车进站,有些乘客就往后躲,大家管这款车叫‘闷罐车’,都喜欢等空调车;2012年,闷罐车退役,我开的最后一趟车。”“2016年,1号线站台开始安装屏蔽门了。”“随着线网越来越多,分散了一些客流”……

退休前,张晓雨从事了两年的司机培训考核工作,跑遍了北京每一条线路,摸遍了各种车型——“北京地铁首次实现完全国产化的车辆,在房山线。”“燕房线是我国首条自主研发的全自动运行示范线路。”“我们的地铁还走出了国门,‘跑’到了洛杉矶、费城”……

王凯华就是那个时候拜的师。“1号线在不间断运营的情况下,信号系统升级,列车运营间隔缩短到2分钟。”他上班8年,感受最直接是:“原来进站,能看到前车的车灯。现在妥妥地看到车尾。”

从穿城区、绕环线到交织成网,改革开放40年,地铁与北京这座城市交融,600余公里老线与新线,引发一个又一个繁华呈现。

9时30分,师徒俩在DK1型车前站定,这一次徒弟举起手机说:“看这儿,我拍了!”

时光再次定格。他们脚下,新的地铁线路继续潜行,一路芬芳。

责任编辑:董佳兴(QN0008)作者:孙戉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