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圆明园流散的石头"回家"了

2018-06-20 14:37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圆明园流散的石头“回家”了

圆明园文物汉白玉螭头被两位市民在清河一处工地意外发现;乾隆御笔“熙春洞”石匾额和嘉庆御笔“称松岩”刻石被民盟中央捐赠给圆明园……越来越多的圆明园流散文物正在“回家”的路上。

1860年圆明园被毁后,园内大量文物流散在外,自上世纪80年代初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开始,寻找流散文物工作持续进行。截至目前,通过捐赠和回收的圆明园文物多达8万多件,这些文物以石质文物为主,绝大部分都存放在圆明园西部九州景区和圆明园北墙边,形成了两道壮观的“文物长城”。

从地下4米挖出珍贵条石

2015年,随着圆明园周边区域的搬迁腾退,圆明园管理处成立了文物回收工作组,对那些被老百姓用于民居建筑或埋入地基的文物进行“抢救性”回收。自从接手负责文物回收工作组,文物考古科副科长张建忠每天的工作,就是奔波在圆明园周边的各个拆迁区域寻觅“宝贝”。

在圆明园九州景区,紧挨园墙的,是长约百米的“文物长城”,整块的条石依次平铺摆开,不规则的青砖和虎皮石堆砌成半米高的石墙。这些石块,绝大多数都是从圆明园周边的拆迁现场找回来的。“一听说有村子拆迁,我们就要赶过去抓紧时间走访,因为有时候老住户能提供非常重要的原始信息,对于文物来说,丢失原始信息非常可惜。”张建忠说。

工作人员武根寿有个“账本”,密密麻麻记录着文物“回家”的档案。比如去年9月1日上午,拉回来“石头374块、墩子3个、条石14块”。作为监督,还有工作组中另一人在每页签名,证实文物数量——装车后计数,卸车后核准。武根寿说,“最难运的是特别大的条石,得在条石下面垫木桩,七八个人用粗绳子捆住钢筋才能拉拽出来。”

一开始,文物回收工作组大都是寻觅地表看得见的砖瓦石块,但随着拆迁工作的推进,有很多地块已被推平,不少石块埋藏地下。张建忠和同事们就会“掘地三尺”:“地上什么建筑物也没有,只能靠线索推断这个地方的老房是哪个年代盖的,推算出条石或者青石可能在房屋哪个位置,然后再挖。”张建忠告诉记者,很多文物上方都覆盖着一两米厚的渣土,他们甚至从深达4米的地下挖出条石。考虑到大型挖掘机械会破坏文物,文物回收工作组就用传统的人工方法,用铁锹、锤、镐、撬棍、绳子,将深埋地基中的圆明园文物刨出来,工作人员一天最多挖了25块条石出来,最沉的一方条石约有1.5吨重。

文物被成功运回圆明园后,先进行筛查,主要是查看文物上是否有标记。截至目前,文物回收组已经筛查发现刻有铭款、窑铺名、时间、材质等标记的文物150多件。 

从拆迁现场买回3000块城砖

除了圆明园管理处出面征收,还有很多市民热心捐赠文物。作为一名文保爱好者,市民孙国栋已经多次向圆明园捐赠流散文物了。孙国栋住在海淀区上地,一次在树村附近遛弯儿时,偶然发现路边一位推车卖废品的大爷“车上有块石头看着不寻常”。对文物石料非常敏感的孙国栋立刻打探出这块石头的“出处”——树村的一处拆迁现场。一进拆迁区,满地的青砖顿时让孙国栋眼前一亮:“个头大,一块就四五十斤重,有的上面还有字,不是老百姓用的,肯定是老砖。”

孙国栋立马找到拆迁现场的管理者,表示要买下所有的砖。“我当时只觉得,这些砖肯定是文物,不能再让别人当垃圾给卖了、扔了,我先买下来。”于是,孙国栋花1000元钱买下了3000多块青砖。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了圆明园管理处,恰好碰上了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听了孙国栋的讲述,陈辉二话没说,坐上孙国栋的车就去了树村看砖,确认属于圆明园的文物。如今,这些砖已经成为“文物长城”的一部分。

在孙国栋“救”下来的这批老砖里,有一块带有圆明园戳记的城砖尤为特殊,如今被收藏在圆明园的展览馆里。“圆明园的东西,带印记的不多。”陈辉告诉记者,在清代,圆明园的石刻、琉璃件、砖等建筑构件,都是为圆明园定烧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很多砖都要打上专用戳记,然而岁月变迁,大部分砖上的戳记早已磨灭,就算留存,也非常模糊。因此,带有圆明园戳记的砖非常珍贵。

今年4月,孙国栋又找到了几块有焚烧痕迹的砖,送给了圆明园管理处。“已经有不少老物件儿被压坏、压碎,能找一块是一块,毕竟每一块都是圆明园历史的真实写照,得帮助它们安全‘回家’。”

从自家煤棚找出古桥燕尾锁

今年58岁的张淑丽住在海淀区福缘门社区,这是一个紧挨圆明园的老村落。“我是嫁过来的,但听村里老人说,当年爷爷辈儿盖房的时候,有不少东西都是从圆明园拿的。”

上个月,张淑丽在圆明园遛弯时无意中走过一座小桥,发现桥边两块石板中间有一个小坑,就蹲在桥边观察。“我当时觉得这个坑跟我们家煤棚里的一个铁疙瘩的外形特别像。”张淑丽说,这个小坑是个两头宽中间窄、好似燕尾的不规则长方形,而她家煤棚里的铁疙瘩正好跟这个坑的形状吻合。

回到家,张淑丽一头钻进煤棚,翻出了那个铁疙瘩。“这块铁疙瘩平常是用来砸煤的。”第二天,张淑丽开电动车,把几公斤重的铁疙瘩运到了圆明园管理处。经过专家鉴定,这块铁疙瘩叫“燕尾锁”也叫“银锭锁”。“这是古桥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石板间的小坑叫燕尾槽,将铁水浇入燕尾槽,冷却后就是燕尾锁,目的是让石板间更加牢固。”陈辉解释说。

如今,张淑丽捐赠的“燕尾锁”已经加入了“文物长城”。作为圆明园文物科的志愿者,张淑丽现在一有空就会在圆明园周边的村落里走走转转,跟老村民聊聊,争取找出更多文物“回家”。

补白

圆明园的石料怎么流散到了民间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介绍,当年看守圆明园的太监疏于管理甚至监守自盗,造成了大量文物丢失。这其中,有大批珍贵石料被当时的官员、奸商以及后来的军阀运走流散,比如目前存放在北京大学的圆明园安佑宫华表和石麒麟、颐和园东宫门的丹陛石、国家图书馆文津街分馆内的文源阁碑等。

“不仅官僚和奸商惦记着,当年圆明园附近的老百姓也惦记着园子里的石料。”陈辉说,清末后期,圆明园疏于管理,周边没有固定住所的流民就搬进来居住,就地取材盖房子,“太湖石那样奇形怪状的石头没法儿盖,太大的石头也拉不走,所以他们专挑条石、虎皮石、青砖来用,支撑海晏堂、远瀛观的条石和青砖就曾被撬走。”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圆明园都处于无管理状态,无论单位或个人,都可以随意从圆明园拉走“建筑材料”,充作私用。因此,圆明园周边的福缘门、一亩园、水磨、二河开等地区,很多老房子都存有圆明园当年的流散文物。

37件珍贵流散文物月底亮相

30多年来,西洋楼景区大水法对面的观水法石屏、乾隆御笔“熙春洞”石匾额、嘉庆御笔“称松岩”刻石、汉白玉螭头等40多件雕刻精美的石质文物,通过征收和市民捐赠等方式陆续“回家”。

文物的回归,不仅对于文物本身,对于圆明园的历史也是有力印证。陈辉举例,今年4月19日民盟中央捐赠的两件文物当中,其中一件出自如园。“如园有10个景点,嘉庆皇帝专门为这十景分别写过诗。我们之前对如园进行考古的时候,在原址出土了两件,今年民盟中央捐赠的‘称松岩’就是如园的,原来只有‘两兄弟’,现在‘三兄弟’聚齐了,极具历史价值。”

市民在哪儿能看到这些流散文物?陈辉介绍,青石、条石、虎皮石等8万多件石质文物,都存放于圆明园西部九州景区和圆明园北墙边,组成两道“文物长城”,供市民免费观赏。40多件具有珍贵价值的文物,将设置专门的圆明园流散文物展区,每一件都经过了专业修复。“我们计划为每一件流散文物制作保护罩,根据体量大小‘量体裁衣’,以保护石刻不受自然侵蚀和人为刻画。”陈辉说,预计本月下旬,已经完成修复的37件珍贵石质文物将在天心水面景区面向公众展示,届时会向游客提供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展示解说,“虽然只剩下石构件,但石头也会讲故事。”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作者:叶晓彦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