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珍藏 印证社会的发展

2018-07-19 10:1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老伴每次打开衣橱,都会催促我把一包用不着的棉袄、棉裤、一件夹袄处理掉。一包衣服嘟囔我四十年了,我仍然舍不得扔,更不想处理掉。因为我的那大包衣服是四十年前母亲亲手给我缝制的,棉袄是青布对襟,棉裤是青布面白布里的免裆裤。尤其是包里的哪件青布面白布里的夹袄,袄的外面坚挺锃亮,布面光滑而不出皱折,穿在身上,如果里面不穿衬衣,那感觉就像穿一身钢板做的衣服一样,既凉又硬。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您走在大街上,即便蹲在大街口晒暖的老人,他们的身上也已经是柔软蓬松的新式服装,而不是用米汤浸泡、用棒槌捶几遍、那古老、稀罕、做工考究的夹袄。更不用说现在时尚的年轻人,我敢说,现在的年轻人见都没见过那古色古香、那印证着沧桑日子的古董。

对老伴喋喋不休的催促和唠叨,我始终无动于衷,这不是我违背老伴的意图,更不是天生的吝啬,更不是舍不得扔掉那些毫无保留价值、珍藏价值,更不想再穿的东西。因为这些没有收藏价值的衣物,是母亲一针一线亲手缝制的,也是母亲病危前给我做的最后几件衣物。它镶嵌着母爱,刻印着那一段沧桑的岁月。

一九七二年春,公社党委书记李栋同志把我从村的支部班子调出来,任命我为木林连副书记、连长,去门头沟斋堂水库带工。临行,母亲抱着一个大包裹,嘱咐我:“儿呀,你要离家工作去了,你要管好自己,注意安全。你带上这个包裹,包裹里有妈给你做的棉袄、棉裤,一件夹袄。”面对母亲的叮咛,我连连点头。到了工地,我打开包裹,让工友们欣赏母亲给我做的衣物。一名工友拎起棉袄穿在身上,另一名工友拎起我的夹袄穿在身上,然后伸出大拇指赞叹,夸棉袄暖和,夸夹袄坚挺光滑漂亮,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一九七四年,我从水库回村担任生产队的队长。临近年节,母亲说:“群众选你当队长了,那是看得起你。看得起你,你就要对得起大家。你的心要装着大家,你要千方百计的让田地多打粮食,让劳动日值年年升高一些,让每家每户过年节能蒸上一锅馒头,割上几斤猪肉,三十晚上能吃上一顿饺子,那才算你有能耐,那才算你对得起百姓啊!”我听了母亲的话,感慨万分地说:“妈,您放心,我一定要把亩产量搞上去,让咱第一生产队的亩产量和劳动日值在全村第一,多分几个钱!”

几年后,我由生产队长晋升到了生产大队长。生产大队长的职责就是管好全村4200亩地的种植。上任的第一天,母亲又把我叫到身边,对我说:“儿呀,你的官当大了,人人都说官好做,孰不知做官难做好。儿呀,你要知道,做官是一门大学问。做官的人要先做好人,要万事以民为先。妈不识多少字,只是在你爹参军前当村长时听他讲过,你爹说:“做官的学问就是做人的学问。所以说做官与做人在形式上是一样的,做了官要先学会做人,做人是做官的底子。儿呀,你喜欢写字,明天,你把你当了官的心思、想法、打算写出来,让妈看看,妈要看看你是怎么想的,看看你和你的爹是不是想的一样,你的心里装着百姓没有,怎么当这官?”

我听了母亲的话,心情沉重,默默地点点头。吃过晚饭,我拿出纸和笔,坐在桌前沉思。我知道,母亲的话如山重,似海深。母亲的意思是想听听我的执政思路,对母亲的这道命令我不能违抗,更不能敷衍,母亲的心思是想把苦日子变甜些、变好些。我当上了大队长,如若我不能让地多产粮,母亲是不会让我任职这个大队长的。我知道,自古以来,坐官的人一要廉洁,二要体恤民情,三要为民解难,这是从政为官的职责。母亲也是这个观点。我在纸上写下:妈妈,您的儿子知道,现在社员的生活苦,每人每年380斤口粮,一天每人合一斤粮分三顿吃,一顿才合三两粮,早晚喝稀粥,中午粮掺菜......妈,我要让咱的田地多产粮,让社员填饱肚子。我这个官才能当得稳妥、才称职。妈,我向您保证:一、我要做个素质过硬的带头人。二、我要做个开拓创新的带头人。三、我要求真务实、深入田间,把全村4200亩地装在自己的心里。四、我要兢兢业业管好4200亩地,让村民吃饱肚子,兜里有些零钱花。五、三年后实现不了自己定的目标,自动下台。我的决心书写完了,第二天吃过午饭拿给母亲念。母亲听了我的决心书,没说一句话,只是从身边的活笸箩里拿出一根针,拉过我的右手中指,扎出了鲜血,然后,母亲说:“儿呀,你写的不错,句句都符合妈的心意,妈我为了让你记住你自己的话,才使针扎你,扎你为的就是让你记住自己的话,不要言过其实。”母亲,我的母亲多么希望能改变贫穷,改变那苦日子啊!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中华大地,土地承包到户,农村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家蒸蒸日上,村民不但填饱了肚子,兜里还有了钱。在幸福生活的今天,拿出我的珍藏,看到它,就让我想起母亲,看到它就让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看到它,就让我看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局面,农村农家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我的三件衣服,是印证从沧桑走向繁荣、走向幸福美好的见证者。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李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