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

2018-07-20 10:3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我是1973年生人。那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国家施行计划经济,一切物资凭票供应。小到油盐酱醋,大到家用电器,即便有钱,没票据也是无法买到的。小时候,父母工资少,家里没闲钱。我唯一的零嘴是街口5分钱一包的黑枣,还要表现好,父母才奖励。那时,水果也少,家里偶尔买瓶果味VC,马上就成了我和弟弟争抢的目标。最开心的时刻,是被家里派去打芝麻酱。玻璃瓶装的,只要瓶盖上有残余,我会走一路,舔一路,到家时,瓶盖总是干干净净的。有时,实在馋了,也会吃点儿瓶里的,当然,要小心,芝麻酱被看出少了,是一定会挨大人骂的。再有,就是过年了,那是全家一年中唯一可以挥霍一把的时刻。平日根本见不到的花生、瓜子上了桌,还有热腾腾的饺子管够,不用再数着个儿吃,可劲儿吃到肚歪也没人管。那时的年才真叫人惦记着,盼望着,满满都是幸福感。小时的记忆虽然都和吃食有关,但我却没挨过饿。听说我父母一辈有过饥荒岁月,他们都知道饥饿的感受。甚至我的一个舅舅因为饿得难熬,放弃了大北京回老家种地去了。

一转眼,改革开放四十年了。国家在发展,经济在腾飞,家家户户早不用为吃食发愁了,天南海北,特色美食,甚至动动手指,就能快递派送到家,方便至极。人们偶尔愁愁,也只是美食太多,为吃什么劳神。现在,我回想一下小时候的那些指天发誓的愿望,比如,要天天吃上双棒雪糕啦,一手攥一把羊肉串啦,就像郭德纲说过的相声里穷人发誓有钱后的想法一样可笑。是啊,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谁能预见得到呢?我知足。但知足中,又有了新的困惑。还是拿吃来说,父母一代,穷惯了,也穷怕了,即使是物质已极大丰富的今天,他们仍在节俭着:赶在菜市快关门买贱卖的蔬菜啦,吃剩的饭菜舍不得扔热了又热啦,大米本来还有小半袋,却非急着买新的趸着啦……再看我侄子这一辈,零食买来吃一半就剩着直到过期,新鲜东西尝一口不喜欢就一口不再吃,有钱就乱花,买了一堆吃的,可结果呢,连封口都没拆,说是忘了……我呢,即不同意父母的过度节俭,也看不惯新新人类的浪费,就这么不尴不尬地过着,有时也在物欲中迷失了自己,找不到前行的方向。我想,改革开放,解放了手脚,也解放了思想,我该找到自己的位置,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记得哲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分成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再多的物质也只能满足人生理和安全的低层次需求,再高级的需求只能向人的精神和内心索取。当中国的国门再次向世界敞开,读书和行路,便成了我近些年最好的生活方式。我热爱一切书籍,因为它始终能温暖我的心灵,让我在最孤独的时刻知道在某个遥远的年代,在地球的某个角落,有个人也曾像我一样想,一样地孤独着。我热爱旅行,因为它始终能开阔我的眼界,让我知道天地宇宙有多神奇,一直包容着我的渺小与无知。如今,我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中国民主同盟会的盟员,这让我拥有了更多的爱与归属感,内心充满了力量,幸福着!

我想,我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更是它的受益者。改革开放到底有多伟大,也许只有我们回顾历史,生命厚重起来的那一刻才会有所感悟。但我不会忘,盛世的背后,有着我们怎样的饥饿瘦弱的身影。如今,当中华复兴之梦唱响整个神州大地,愿我们每个中华儿女都能谨记我们繁荣复兴的真正起点,尽己所能,倾其所有,不辱使命!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孙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