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变迁中的自行车

2018-08-15 09:3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提起自行车,人人都不陌生,本来嘛,中国就是一个自行车王国。自行车何时进入北京,目前已经不可考,但据说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宣统皇帝——溥仪就在紫禁城里骑过自行车。当年小皇帝为了骑车方便,下令把故宫里的门槛都锯掉了,至今参观故宫时被锯断的门槛遗迹依稀可见。 

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公共交通不发达,有些街巷没有公交车,外出很不方便,因此人们喜欢选择骑车出行。不但出行便利,还可以载重,很是实用,因此自行车便成了北京老百姓的一种主要交通工具。

七十年代未,随着四人帮的被粉碎,和邓小平同志的复出,全国拨乱反正全面展开,对于知青来说,最大受益莫过是回城了。

十几年前当知青们离开北京时,北京的街头已经是冷冷清清,街坊邻居几乎都去了外地,有的去上了五七干校,有的6·26支援边疆,有的随所在学校、机关迁移到三线等等。而今我再次回到北京却是另一番景象。街头人群熙熙攘攘,商店里热闹非凡,很多我家的老邻居,父母的老同事,我的老同学都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北京。大家虽然都在分别忙自己的事情,但心照不宣的喜悦却时时展现在人们的脸上。

尤其是广大知青的回京,几乎是给北京每个家庭带来了欢乐,合家团聚安顿了多少人的心。

当时回京的途径有很多种,有“选调”、“上学”、“参军”、“病退”、“困退”“顶替”等等。

当时父亲身体不好,于是就把“位子”让给了我。由于是顶替父亲的,因此回京后几乎直接就上班了。我父亲原来是在中国人民银行(现在叫工商银行)作会计,所以我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分配到人民银行的一个储蓄所作会计。当时的基层单位还没有完全的摆脱“文革”的思维,所以每天上班之前要到分理处集中学习和开会,然后再分别到自己工作的储蓄所上班。

当时我上班基本是靠乘坐公交汽车的,所以,每天先要跑到分理处集中学习,而后再回到自己所在的储蓄所上班,虽然都不是很困难,但也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当年形容公交车的拥挤,有句非常有名的笑话,就是“一不留神就被挤成了照片”。由此对当时的拥挤程度可窥一斑。

于是有人劝我买一辆自行车。不过当年买辆自行车可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我转正前的工资是每月18.5元,买辆自行车也要一百多元,基本就是我一年的收入。当然钱的问题还是其次,主要是买车要“票”,这令几乎所有的人都爱莫能助了。    

改革开放前的相当一段时间里,购买任何东西几乎都是要“证、卷、票”的。购粮有“粮票”,买布有“布票”,吃肉有“肉票”、工业品有“工业卷”,家具还要具体地分出有“大衣柜票”“双人床票”“橱柜票”等等等等。自行车自然也不例外。定量的“粮油糖茶”的“票”还好一点,工业品就更难了。据我姑姑说,她们那个制衣厂就从来没有过自行车票。

不过,说来也巧,我上班没多长时间,单位就有了一次抓“自行车票”的机会。有意思的是抓阄过程更是很富有戏剧性。   

那天早晨的学习会的例行领导讲话之后,工会干事小唐让大家先别走,说有件事情要说。等书记、主任几位领导退了场之后,她说几句当时例行的开场白,具体内容我想不起来了,大约是为了抓革命促生产,备战备荒之类的话之后转入正题,说是上级领导为照顾职工生活,方便大家上下班,克服各种困难弄到几张票,特分配给我们分理处一张飞鸽牌28车自行车的票。第一,只限职工本人使用;第二,凡是在历次抓阄中抓到过任何票的,都不能参加。于是会场中就剩了七八个人,我一看基本都是中青年的同志。于是我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留了下来。唐干事再次向留下的人机械地询问了一下,“都是自己用吧,都没有抓过别的票吧?!”于是小唐清点了一下人数,取出一张白纸,按人数裁成几小块,并在其中的一张上用铅笔画了一个小圆圈,然后把每张纸都折叠成统一的式样,放在一个小搪瓷盆里,有用手搅合了几下,然后从几个角度看了看,确实看不出那张画圈的“阄”,然后说可以抓了。说时迟那时快,还没等我反应过来,那几个人便一拥而上,每人都飞快地抢了一个“阄”,想不到平日里西服革履,正坐危襟的银行的干部,背地里竟也如此疯狂,真是人不可貌相!

但紧跟着每个人脸上都显出失望的表情。显然大家都没有抓到!此刻被挤到一旁的小唐,看见盆里还有一个纸团,忙问,“还谁没抓?还谁没抓?”大家的目光一齐集中到我的身上,小唐拾起了小盆里剩了最后一个阄,轻轻的展开,一个铅笔画的圆圈赫然在目,于是小唐宣布:“这张车票是小张的了。”看着大家羡慕的眼神,小唐半开玩笑,半幸灾乐祸地说,让你们抢,看看人家,这叫有福之人不用忙……

这辆自行车是我购买的第一件大件商品。虽然这辆自行车与我此后购买的若干家具电器相比确实是九牛一毛,但是我对于购买这辆车的情景,至今依然很难忘记。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我自己骑的自行车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原来我买车,是不能选择的,主要是因为要票,后来购车不再凭票,我开始选择28车,主要是要换煤气罐,卖粮食等等负重的需要,后来,搬进楼房,我就改用26车了,首先是搬上搬下的方便,其次一些负重的活动逐渐社会化,这种功能基本用不着了。

再后来,我搬家离单位远了,自己年龄也大了,只好改乘公交,此时北京的公交状况也有很大改观。增加了许多路公交车辆,乘坐也十分方便。挤车的现象也有减少了很多。许多家庭购买了小轿车,此时我家也买了一辆轿车,虽然我没有考车本,但女儿上下班还是很方便。

退休之后,政府发放了“老年证”乘坐市区公交完全免费,公共交通的车辆班次多了,覆盖率也布满京城。近几年街头出现了一种“共享单车”,解决大家回家的“最后一公里”。使用时只需用手机扫一下码,就可以骑走和结算。一些中老人闲来无事骑一骑,既代步也健身。这下连自行车也不必自备了!

四十年的时间,对于一个人确实不算短,但是对于一个国家却也不算长,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确实是令人仰视。这段自行车的变迁,或如管中窥豹,略见我们的国家在40年变化的一斑吧!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张云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