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房子这点儿事

2018-08-23 09:22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鱼缸、天井、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影壁回廊大槐树、提笼架鸟斗蛐蛐儿、葡萄架旁养金鱼。这番情景是何等的惬意,可这是老北京四合院里的标配,不是我自小住的院子。

我生于八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那时,我住的是大杂院,要说这几十年与我成长历程密切相关又有深刻印记的,便是我居住环境的变迁。

我小时候住的是普通老北京人住的大杂院,住在东南屋。北京人有句老话:有钱不住东南屋。东南屋屋子低矮,光线不充足。屋内只有一面带着绿纱的窗,还是老式木制窗棂,因为不通风,夏天尤其闷热。透过窗外望去,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其余便被低矮的屋檐遮挡。

大杂院里的人家都自带巴掌大的厨房,条件好些的厨房有自来水管,差一些的用院子里的公共水管。邻里邻居做饭洗菜淘米洗衣都得互相让着点,有时边聊着天边干着活,院子里就热闹起来。

到了冬天,家家墙根下面会有两样东西,一样是冬储大白菜,一样是码得齐整的蜂窝煤。

北京的冬天,家家户户都烧煤炉子,这是北京人必备的一个技能。烧煤前,煤炉子的炉膛要弄得上下齐整,不然放煤的时候不好放,若上下不能对齐,煤眼上下不能贯通,煤容易在半夜熄灭。那样,屋子里就很冷,早晨起来都不愿意出被窝。怎样填煤不碎,上下对正了煤眼,又能很好控制炉子的温度,确实不是件易事。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大杂院的生活有类似很多这样有趣的回忆,虽有滋有味,但也过得辛苦。到现在,我还清晰记得一次暴雨中修房顶的经历。

北京的夏天多雨,放学回家的路上开始掉雨点,渐渐大了起来,如豌豆大的雨点生硬地砸了下来,我赶紧跑回了家。家里的厨房漏雨了,进了家门看到姐姐在找盆和桶接雨水。雨水从房顶罅隙流下,似乎比窗外的雨水还大。

那时,父母下班还没有到家。姐姐和我商量着去房管局走一趟,请他们帮忙修补一下房顶。

虽然都打着伞,到了房管局,我和姐姐全身已经湿漉漉的,见人就问谁是负责修房的。有一位叔叔询问了具体情况,大概是看着我们俩小孩太不容易,动了恻隐之心,拿了几块大油毡推着自行车和我们走了。

没有梯子,好在房屋并不高,叔叔踩着周边的杂物慢慢上了房顶。他先找到了漏雨的地方,然后将油毡布铺了上去,铺了两层。

“找几块石头去。”叔叔在上面冲我们喊了一句。

我和姐姐将准备好的石头递了上去,叔叔边用石头将油毡压实边说:“先这样凑合吧,等雨天过了,我们再来好好修整。你们俩先回屋吧,别淋感冒了。”就这样,我们凑合熬过了一晚上。

辛苦的日子总算熬到了头,中学毕业那年,有一天,邻居传来了好消息,我家住的这一片胡同要拆迁了。其实十年前这里就说过拆迁,却一直没有动静,但这次是真的,拆迁告示已经贴了出来。很多人是盼望拆迁的,对于成人来说,更多的是考虑可以改善居住环境,至少不用共用水龙头、不用隔三差五换煤气罐,冬天也不用烧炉子了。无论何时,也有充足的光线洒进屋内,不至于屋内再阴暗潮湿。对于孩子来说,就简单许多,住楼房还是奢侈的想法,很想体验一下。

“听说是政府拆迁用地,不是商业开发用,可能给的补偿价不会太多。”

“咱们这拆迁没有回迁一说,都得走。”

“换个环境住也好,这地方有点住腻了。”

“听说自建房能补点,但是补的相对不太多。但是只要能改善居住条件,多点少点都无所谓了。”

那几日晚饭后,平时由于忙碌疏于走动的邻居们又开始在胡同路椅旁、槐树下扎堆聊天。聊得起劲儿,也不怕蚊子叮咬,大爷们摇着蒲扇,盘算着自己家的拆迁款。许是要不久分离的缘故,对于这邻居情谊,大家也多少有些不舍。

拆迁办就设在胡同东头的大院里,自从发了拆迁告示,那里的人进进出出很热闹。大多数人不需要拆迁办费力做工作,就主动签了协议。胡同里也多了些推着三轮车收破烂的人,还有一些喜欢文玩杂项的人到各院四处溜达,兴许能捡漏搜罗些好东西。我家门外堆杂物的桌子被一个喜欢文玩的人看上了,说是旧式的桌子有些年头,讨价还价给了一百拿走了。

后来我家搬进了二环边上的楼房,新盖好的楼盘,坐北朝南,屋子敞亮光线充足。那时,正赶上父亲退休,运用了平身所学,兴致勃勃地自行设计装修风格,还从潘家园、琉璃厂淘换了一些古式木雕用来做房屋墙面上的装饰。整个屋子设计得典雅精致,就连专业装修公司都赞不绝口,拍了照片回去做自己的样板。

住房条件改善了,家人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父亲爱养花弄草,无冬历夏,屋子里总是洋溢着花香。他亦是闲时吟诗作赋,看球听曲,退休生活过得优哉游哉。天气好时的清晨和傍晚,家人会下楼到小区里转转。中间有个喷泉广场,四周林木繁茂、花草芬芳。有邻居在石桌上下棋的,有在健身器材处锻炼身体的,还有带着小孩蹒跚学步的,一幅其乐融通的情境。

对于老百姓来说,把日子过得舒坦了就是最幸福的事了。这几十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的迅猛发展,使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民生得到更充足的保障。而我从少年到青年经历了居住环境的巨大变化,见证了拆迁搬新居的历史变迁,不仅是感到幸运,更要感恩这个伟大的时代,期待它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