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

2018-09-07 09:37 千龙网

打印 放大 缩小

我们,80后,出生于改革开放渐渐起步时,成长在春天的故事里,见证了祖国的日益繁荣与昌盛,内心自豪无比;而我自己,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最终落脚大城市的普通人,更是亲身感受到了乡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律动与发展。回首过去,有迷茫彷徨、有落寞感伤,感受更多的是希望带给我的力量。

1983年,改革开放的第五个年头,我出生于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家庭,父母与爷爷奶奶住在一起,靠种几亩薄地维持生活。小时候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能记得的事情并不多,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总会听到周围的大人们聊天说到:这些娃娃们都是生在了好时候了。虽然并不理解,但看到他们脸上微笑的样子,心里却是无比安定的。现在想来,那应该是憧憬未来美好生活时的模样。

1988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我们家有了自己的宅基地,盖了新的红砖房子,过起崭新的小日子。稍稍有点懂事的我看着一样样家电搬进新家,无比好奇又充满欣喜。同年,弟弟出生了。家里多了一个孩子更加热闹了,我依稀记得自己非要抱着弟弟结果抱不动给自己摔了个大屁蹲仍然不肯撒手的欢喜,也记得因为“气怀”假装自己睡着非让妈妈抱起却又忍不住笑出声的尴尬。爸爸妈妈也因为多了一个孩子而更加辛苦,奔波于家里和各处零散的田地,纠结于交公粮的时候不如别家的价格称心,更好随时处理两个孩子之间时不时产生的小矛盾。

1998年,改革开放的第二个十年,我已经初中二年级。幸好父母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没有让我像一些同龄女孩那样辍学在家,反而给我大力支持。十几岁的我从没有做过一样农活,尽管妈妈也会经常笑话我“五谷不分”,但仍然告诉我只要认真学习,其他都不用管。那个时候我已经知道了种地的不易,也知道爸妈是要让我好好读书考大学走出农村,再不要背负面朝黄土背朝天,汗珠掉地摔八瓣的辛苦。那一年,村里最后一幢土房子里住着的耄耋老人离世,好像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那一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村里要重新分地了,按照人口、户籍集中分配,而且三十年不变。妈妈带着我参加了村里召开的分地大会,我好像从没有见过村里那么多人集中在一起,每个人都很兴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感觉,让我很紧张。家里十六亩地的位置还是我去抓阄确定的,尽管结果并不是很称心如意,但好歹各家各户的承包地都不像以前那么分散了,都集中连片了,散会之后每家都是欢欢喜喜的回家去了。往后的日子,因为此前用了很多年的村里统一的灌溉水井都不再用了,家家户户都忙着打井修渠,置备农机具,感觉都憋着一股劲像要大干一场样子。

2002年,改革开放第二十四年。我如愿以偿考入了北京的大学,没有辜负爸妈的期望。在北京读书的日子,也有机会走了走北京的农村,内心不禁感叹原来还有这样的农村,街面那样整洁、设施那样齐备、生活那样富裕。假期再回到家乡,看得到十月的金色稻田,闻得到玉米苗的清香,吃得到纯天然瓜果和野菜,也欣赏得到夜晚的满天繁星,这一切都比城市来得美好。但仍然真切的感觉到,我的家乡落后了。这种感觉在往后的几年愈加的明显,比邻乡早几年修好的柏油路越来越破,各家各户的房子越来越旧,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人情礼金却越来越重。大家的抱怨越来越多:种子化肥都在涨价,而粮食却卖不出好价钱。随着物价的上涨,农民的收入增幅明显没有跟上,农民的生活质量在逐步下降。我经常在想,农村就要这样没落掉了吗?

2009年,改革开放第三十一年。硕士毕业的我有幸考入了公务员队伍,进入农村经管部门工作,算是真正走出了农村,在北京站稳了脚跟,同时开始与北京的农村有了更多的接触,也了解到了更多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可能是地方政府财政实力的差距,我的家乡并没有我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北京乡村这般有着日新月异的改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更是让北京的乡村焕发了新的活力。而相形之下我的家乡,却每每让人感到心疼,心疼像爸妈一样五六十岁仍在农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心疼乡亲们日复一日没有新意看不到未来更美好的生活。随着弟弟也在沈阳市里成家立业,我们曾多次劝爸妈放弃连自来水都还没通的老家搬到城里来住,却始终无果。他们嘴上说着不习惯城里的生活,实际上我明白,他们是无法割舍几十年来对土地的眷恋,是乡情和乡愁让他们不愿离开那片黑土地,即使他们并没有看到更好的未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很欣喜的发现家乡也有了新的变化。原来破败不堪的柏油路旧貌换新颜,有些年轻人开始回乡办起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械化的种植、收割越来越普遍,各家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修缮一新的农房里的陈设与城市楼房已经没有多大差别。党的十九大更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土地承包延长30年让乡亲们吃上定心丸、确权颁证让大家种上“放心田”,农闲时候聚在一起聊天都是讲:现在党的政策好,将来的农村一定大有发展,咱们农民有奔头了!

回想当初自己背负父母的期望走出农村,与现在年轻人主动放弃在城市打工回农村打拼,流动的方向变了,不变的是大家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改革开放第四十个年头,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期待我的家乡能够昂首阔步、整装向前!期待2050年祖国乡村振兴全面实现!

责任编辑:安勇(QN0005)  作者:陈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