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陈瑞福:40年走出“星光”大道

2018-09-13 10:0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星光”大道40年

大兴西红门人陈瑞福,穷苦农民出身,现年66岁,星光公司创始人、董事长。他虽不是明星,却走出了一条40年的“星光”大道。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26岁的陈瑞福,在邻居家的收音机里听到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心潮澎湃,琢磨着得干点什么。

“上世纪70年代,农民太穷了,光靠种地连饭都吃不饱。”这是陈瑞福创业的原因。事实上,改革开放以前,他就已经开始涉足农副业了,“那时马路边有很多野生灌木丛,我们村民就用里面的荆条编大筐卖给工厂。”陈瑞福是个“技术控”,喜欢琢磨创新,编的大筐自然也和别人不一样,“大家都是给灯厂做包装用的筐,别人做的都特别笨重,我通过简单设计改变造型,编出的筐既能起到保护作用,还特别轻便,很受欢迎。”

编大筐,虽然挣不了几个钱,但好歹是解决了吃饭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瑞福决定干副业。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照相需求大增。但与好生意不匹配的是,几乎每家照相馆都缺少照相灯。“我去照相的时候,没少听摄影师抱怨。”头脑机灵的陈瑞福,立刻察觉到了商机,拉着同村的几位农民,把编大筐攒下的钱都投了进去,成立西红门照相器材厂,专门制作照相灯。

一群编大筐的农民,用村里的马棚当厂房,跑去修车厂借设备,竟然要做照相灯?“其实真正难住我的,是技术。”陈瑞福回忆,那时乡镇企业是没有工程师的,只能花钱请城里的工程师在周末偷偷下乡做技术援助,他们也被称作“星期日工程师”。牛街北京灯具厂的崔师傅、王府井红光照相器材商店的宋师傅,都是在这个时期被陈瑞福“挖”来的。“正是有了这些师傅的帮忙,我们厂才能做出受欢迎的产品。”陈瑞福说,工厂第一年的利润就超过了3万元。

当年,还诞生了如今被业界传为佳话的“四顾茅庐请赵铭”。有一天,陈瑞福在北京日报上读到了有关创新产品高色温灯的报道,得知发明者是北京电光源研究所的赵铭,满怀诚意的陈瑞福随即登门拜访,历经四次,终于苦口婆心地请来了赵铭。“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和产品,必须牢牢抓紧。”回忆起创业艰辛,陈瑞福感慨良多。

1983年,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召开,决定实施“四级办电视”的政策,即中央、省、市、县都要成立电视台。此举,直接导致国内电视台数量剧增。相关数据表明,到1997年,全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已经从1982年的57.3%,激增到了87.6%。

地方开办广播电台、电视台,就需要演播室。这一时期,厂子的业务开始扩展至电视领域。一次,陈瑞福到上海参加产需衔接会,得知上海电视台需要安装一个1080平方米的大演播厅。彼时,在国有企业依然一统天下的局面下,乡镇企业已经成为了新生力量,加之沿海地区思想相对开放,凭借着“主动配合”“免费设计”,陈瑞福成功拿下了这一项目。此后,广东台演播厅、新疆台演播厅也依次被星光拿下。1984年,星光生产的电视演播灯具,进入了春晚。

1988年,陈瑞福还帮助北京广播学院投资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灯光学习班,“我既是投资者,也是学员。”这不仅改变了陈瑞福对灯光领域的认识,还结识了不少朋友,为星光后来的转型打开了思路。在后来的1994年,陈瑞福再次与北京广播学院合作,投资创办了国内第一个灯光专业,人民日报还曾以“一个企业成功地催化了一个专业”为题进行了报道。

如今,不少电视领域的从业者,亲切地称呼星光为“大本营”。这源于90年代末,星光尝试建设自己的演播厅。“当时电视节目越来越多,电视台的演播厅不够用,再加上‘制播分离’的趋势,我们建设了一个600平方米的演播厅,星光也成为了国内第一家建设演播厅的民企。”陈瑞福也没想到,演播厅刚一建完,各家电视台就抢着租用。随后,集团又一口气建设了3个演播厅。大家熟悉的《星光大道》《幸福账单》,都是在星光录制完成的。2005年,陈瑞福投资建设星光影视园,“大本营”逐渐成形。

“我们这一代创业者,赶上了改革开放这个美好的时代。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命运。”在占地3600平方米的演播厅内,66岁的陈瑞福拿着老照片回忆往昔,他身后,忙碌的工作人员正在搭建舞台。此时,一束聚光灯恰巧照在了陈瑞福幸福的脸上。

责任编辑:王立立(QJ0001)作者:武亦彬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