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门头沟罕见德制老钢轨 变身交通标志杆

2018-11-18 13:56 千龙网

来源标题:罕见德制老钢轨 变身交通标志杆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崔毅飞)一根“退休”的老钢轨,记录下门头沟区一条山区铁路及其被拆毁的老站房。在铁路文化学者王嵬发现的众多百年老钢轨中,这根93岁的老钢轨算不上历史最悠久,但却非常罕见,且包含的信息量丰富。

老钢轨的发现地,位于门头沟区的45公里道口,门板铁路和109国道在此交会。王嵬近日发现,一根老钢轨栽在公路边,被当做交通标志杆使用。即便钢轨已被刷上厚重的涂料,但王嵬还是在钢轨一侧隐约发现了凸起的铭文“G.H.H.1925 M.T.K - C.T RY”。王嵬介绍说,这上面除了英文缩写,还有“威妥玛拼音”。

威妥玛(1818-1895年)曾作为英国外交官、著名汉学家,在中国生活四十余年,发明了用罗马字母标注汉语发音系统,此方法曾在欧美广为使用,后逐渐被汉语拼音取代。在京张铁路沿线老站房的中央站匾上,汉字下方多配以“威妥玛注音”。

王嵬说,“G.H.H”是一家德国工厂的缩写,“1925”是这根钢轨的铸造年份,表明其已有93年历史。“M.T.K - C.T”是MEN TOU KOW - CHAI TANG的威妥玛缩写,翻译成中文即 是“门头沟-斋堂”,RY 是railway(铁路)的缩写。他判断这跟钢轨曾在铁路线上使用,淘汰下来后被改造成交通标志杆。

《门头沟文物志》记载,民国七年(1918年),由北洋政府交通、农商、海军三部会商提出,经国务会议决议,成立官商合办斋堂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以董事长李士珍等出资修建门斋铁路(门头沟城子至斋堂),由于战乱等原因,只修到板桥(木城涧煤矿),全长33公里,1924年4月动工,1928年竣工通车。

王嵬介绍说,这根钢轨铸造的1925年,正处于修建门斋铁路的时段。从钢轨上的铭文判断,应该是建设方专为门斋铁路订制。遗憾的是,这条铁路最终没能修到斋堂,门头沟老站房也于2003年被拆除。他在京张铁路沿线曾发现诸多19世纪末的老钢轨。这根钢轨算不上最老,但这些铭文他却是首次见到。

王嵬认为,门斋铁路虽未完全建成,但也为门头沟区木城涧、大台、王平村等地的煤炭外运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关于这段铁路的文字记载却比较少见。像钢轨这样的历史物证,应珍藏保护好。

责任编辑:李若晨(QN004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