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公厕门不开荒郊建浴室 村民反映部分农村公共设施闲置

2018-12-10 08:05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公厕门不开 荒郊建浴室

“这个浴室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建了不就是个摆设吗?”“公厕的卷帘门成天都拉着,压根儿就没打算让人进吧!”……近一个月来,为了了解农村人居环境,记者走访了大兴、昌平等区的农村地区,发现农村环境明显提升,道路、供暖、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设施有了较大改善,然而也听到村民反映,一些公厕、浴室等或维护不当,或弃之不用,让人觉得可惜。

开放时间公厕卷帘门紧闭

距公厕几步远村民搭茅房

日前,记者来到礼贤镇大辛庄村,看到横贯全村的大礼路(或称刘田路)车来车往,十分繁忙。大辛庄中学附近,记者发现路边有间刚刚建好的公厕,崭新的门窗上塑封的包装纸都没有撕掉,上面薄薄地落了一层灰。上前一拧门把手,公厕打不开。透过玻璃窗看到里面设施完善,就是没有投入使用。

记者只好四处打听其他公厕,村民说,向西二三百米外还有一间公厕,可是记者沿着这段路走了两个来回,都没找到这间公厕外墙。后来才发现,公厕“隐身”于一片白色的围墙中,白色的卷帘门紧闭,公厕上也没有任何标识。虽然路边有一块蓝色指示牌,但也难以发现。村民说:“这间公厕既不是在路口,周围也没有车站、商店,当然没人去,所以大白天总关着门。”

在大兴庞各庄镇定福庄村,记者同样查看了村里的公厕情况。3间公厕分别位于村子2个角落和村委会门前。记者推门进去,还算干净,显然有人打扫,但由于全部是旱厕,刺鼻的异味扑面而来。一位村干部说,由于这些公厕建设时间早,都没有接入上下水,全部依靠从化粪池定期抽排,没水冲洗,自然会有味道。

记者发现,在定福庄村东北角的垃圾投放点附近有一间公厕,公厕向南10多米有一间石棉瓦搭的小棚子,孤零零地立在路边。记者弯腰进去低头一看,原来是间茅房。记者不解:“差两步就是公厕了,干嘛自己搭茅房呢?”村民嘿嘿乐了:“可能是他家想多积点肥吧。”

11月26日,记者在昌平南口镇羊台子村,虽然是山区,一路上也看到好几间公厕,从外观上看都建设得非常标准,门前的标牌上清楚地写着“朝九晚五”的开放时间,但在开放时间里,卷帘门依然是关闭的。羊台子村委会门口就是昌12路车的公交站,但车站旁的公厕也是如此。

记者拨打了南口镇环卫监督热线,接线员解释说,冬天水管会冻裂,部分公厕只能限制使用。

记者注意到,在走访的村子里,很多农户家都搭建了简陋的耳房,或是用于堆放杂物,或是当作厕所,连接着简易的化粪池。不论是在大兴、昌平,还是通州、房山,农村都存在这种情况。村民们说:“自己挖化粪池沤肥,还能浇地种菜,绿色环保也挺好的嘛。”“公厕主要是给外面来的人用的,谁不是在自己家上厕所方便呀。”

荒郊浴室无上下水

建好后一天没用过

“这儿的公厕开门还能用,而那儿的浴室就彻底废了!”在南口镇羊台子村,看到记者在了解公厕情况,一位热心村民带记者去看了一间弃之不用的浴室。

山间小路边,只见一幢红色砖混结构的房子突兀地伫立在一块荒地上。房檐下写着“阳光浴室”四个红色大字,序号为11153,旁边一行小字“2011年阳光浴室工程”。大门虚掩着,记者走进去,看到里面果然是浴室的格局,但什么设施都没有了,白色的瓷砖地面上铺着一层天花板风化后的碎渣。锅炉房里墙壁雪白,但里面只剩下几件笨重的锅炉设备。而从房顶上一排一排的太阳能板,还能依稀看出浴室的模样。“想不到吧,7年前建好的,一天都没有经营过!”村民说:“能拆的零件都被人拆走了,只剩一座空房子。”

为什么把浴室建在荒郊野岭呢?记者开车测算了一下,从这间阳光浴室到羊台子村有600米远,而到最近的马庄子村有400多米远。一位村民说:“大冬天的洗个澡要跑一里地,谁会去呢?”

记者找到了羊台子村委会,一位村干部含糊地解释说,那里曾有过一个工厂,后来废弃了。在那儿选址建浴室也许是为了方便接入水电。“七八年前的事儿了,早记不清了。”但村民却说,山里没有市政管线,连接上水下水都很困难,所以浴室才一天都没投入使用。

记者在昌平南邵镇张各庄村,同样看到了一间废弃的阳光浴室。即使这间浴室设置在村中心的文化广场上,同样是弃之不用,门前曾堆放了大量建筑垃圾。

有消息称,阳光浴室工程旨在通过推广建设村级太阳能浴室,解决北京市农村地区村民洗浴,特别是冬季洗浴难的问题。记者在网上也找到了怀柔、大兴、延庆、顺义和昌平等区建设阳光浴室的相关招标文件或竣工验收的消息。

目前农村是否需要公共卫浴设施呢?和村民攀谈得知,近些年来,农民盖房时一般就会建浴室和厕所,即使老房子也都陆续用上了冲水马桶和淋浴设施,改善了生活条件。冬季大家偶尔到镇上的洗浴中心泡澡,这和城市居民的需求基本上是一样的。

更重要的是,不同地区农村人口变化差异很大。近郊城乡结合部的外来人口在增加,而一些远郊山区的人口却在减少。以南口镇羊台子行政村为例,其下辖11个自然村,一个自然村常住人口不足百人。一位村干部说,他们村常住人口只剩二三十人,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农村人口也在老龄化,与其建阳光浴室和公共厕所,不如多建养老机构。”

记者手记

别让这些投资建设打水漂

为何新建的阳光浴室一天都没投入使用?为何公共厕所旁村民还要搭茅房?

“投资建设谁不欢迎呀,一件大好事儿,可结果却打了水漂。为什么呀?”采访中,一位村干部一语中的:规划、建设、管理、使用,本是同一件事的不同环节,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环环不相连,人事不相关。

之前本报也曾报道过一些在农村投资建设的公共厕所、灌溉、污水处理等设施闲置不用。原因多是因为这些公共设施的前期规划欠妥、选址不当,辐射范围和服务对象定位不准、上下游相关设施的设计缺失、维护成本和便利性考虑不周……不仅是技术条件,甚至一些社会因素,如农民长期形成的使用习惯,或者生活需求的新变化,以及当地产业发展和人口的流动,都会影响这些公共设施的使用效果。

令人高兴的是,从2018年开始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就务实地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注重农村特色,保持乡村风貌。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规划师要深入实地调查,充分征求农民意见。建不建,建什么,为谁建,在哪建,怎么建……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鼓励广大农民投身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和维护。

依靠科学的规划和务实的举措,才能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的目标,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创建良好的农村人居环境。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罗乔欣 江河宽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