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古生物学家"偶遇"数十件羽毛珀 立体特殊尾羽首次被发现

2018-12-17 14:58 法制晚报

来源标题:古生物学家“偶遇”数十件羽毛珀 立体特殊尾羽首次被发现——距今1亿年 古鸟类尾羽揭秘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 近日,中加古生物学家在京宣布,他们世界上首批三维保存的古鸟类尾羽琥珀,初步揭开了1亿年前古鸟类尾羽的秘密,该研究成果在专业学术刊物《古地理学报》在线发表。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领衔,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皇家博物馆瑞安·麦凯勒教授、皮埃尔·考克斯博士,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的邹晶梅研究员等学者共同研究。

发现

数十件“羽毛珀”藏立体特殊尾羽

2015年,一个偶然机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在缅甸密支那琥珀市场看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羽毛珀,“这些羽毛珀有着粗粗的羽轴,这令我马上想起了孔子鸟那对显眼的尾羽!”邢立达告诉记者,“但它们太奇怪了,我们知道,羽轴都是封闭,中间是充满海绵组织的髓腔,但这些琥珀中的羽轴在羽毛背面则是开放的,也没有髓腔。”毫无疑问,邢立达当时看到的便是首次以立体形式保存的羽轴主导型羽,其开放的羽轴令人非常困惑。随后的发现令邢立达更加惊讶,他在各地的琥珀市场和一些民间收藏者手上陆续发现了数十件拥有同样特征的羽毛珀。

“大量的标本表明邢立达最初的发现不是特例,这类羽毛的形态便是如此,羽轴就是开放的。”瑞安·麦凯勒教授继而对此猜测道,“C形的羽轴横截面,羽片闭合不良,这都使得这类羽毛的空气动力学功用很有限,但可能是一种高效的轻质尾羽,也就是说,羽轴之所以开放,可能是节省能量的一种措施,降低长出这种长羽毛的能耗,或这种结构是专门为长而轻的尾羽而演化出来的。”这种羽轴主导型羽可能代表一种原始的羽毛形态(尚未发育出完整的羽轴的时候),也可能是源自管状羽轴的二次丧失。

推断

羽毛或是防御诱饵不能凭此判断性别 

记者了解到“我们此次发现的这些标本有着很高的多样性,”邢立达继续对记者介绍,“个别标本的羽轴和羽支还具有横向色素沉着带,深棕色和无色带交替出现,这代表着黑素体的分布和浓度,表明这些古鸟类的尾巴很可能是斑斓的,非常养眼的。”

我们知道,现代鸟类的观赏性羽毛色彩丰富,在求偶等行为中有重要作用。邢立达在数十件羽轴主导型羽的羽毛珀中,找到了至少9件是成对出现的,而且羽毛附近没有鸟类的尸骸,也没有迹象表明羽毛和树脂表面有过打击式接触。“这可能表明这些羽毛很容易掉落,可能是鸟类在打斗掉落,甚至是防御时的诱饵”,皮埃尔·考克斯博士表示,“这引出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这些尾羽较容易掉落,那么又怎么能靠这个特征来判断古鸟类的性别呢?”所以当我们再看到两只古鸟类埋藏在一起,一只有长长的尾羽,另一只没有,并不能简单认定成“史前爱情”。琥珀中的证据告诉我们,这种情形很可能只是两鸟相争,一只被打败而掉落了羽毛而已。 

追访

尾羽构造不符动力学具视觉沟通等功能

据介绍,化石记录中最精妙的羽毛要数那些长长的尾羽。这些尾羽绝大多数出现在一些原始的鸟类身上,如孔子鸟类、反鸟类,也出现在恐龙中的擅攀鸟龙类的耀龙尾巴上。这些尾羽不是为了身体平衡或者飞行,因为其构造并不符合空气动力学要求。那么它们的功能是什么呢?多数古生学家目前认为这是动物种内信息交流的工具,主要功能是求偶炫耀、物种识别和视觉沟通等。

在具体形态特征上,这些令人着迷不已的漂亮羽毛都有一道加粗的羽轴,因此被称为羽轴主导型羽(RDFs),也被称为近端条带状羽(PRPF)。这些细长的羽毛通常被认为是尾羽中的饰带(非近端条带状羽)和球拍状羽。此次羽毛珀发现以前,这些羽轴主导型羽只发现在压型化石中,其平面的结构限制了学者获取更多重要的信息。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作者:张丽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