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老礼儿少了 年味儿不淡

2019-01-28 14:38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老礼儿少了 年味儿不淡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耳熟能详的顺口溜儿即将唱完,转眼新春又至。在浓郁的喜庆气氛里,那些北京过年的“老礼儿”您还记得吗?有多少已被悄悄淡忘,又有多少仍在延续?老人们常觉得“年味儿”淡了,到底“淡”的是什么?……让我们来听听民俗专家们的看法。

那些被“简化”的老礼儿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哪些“老礼儿”在时间的推移中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呢?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万建中指出,过去过年有两个方面的主题,一个“求吉”,另一个是“辟邪”。“现代社会,许多与神明崇拜相关的‘辟邪’思想日渐淡化,如今过年主要是图个‘吉祥’。”而与之相关的,过年的“避讳”、“禁忌”习俗就被慢慢淡化了。

北京民俗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朱羿告诉记者,过去,在老北京正月初一到初五,有许多禁忌。比如:“忌门”——初五以前,妇女不能出门。无论成人还是小孩,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万一失手打碎了东西,要说句“岁岁平安”。有些事情被人认为有象征意义,也不能做,如:不能用刀,认为刀主凶杀;不能动针,认为动针就会长针眼;不能动剪子,认为会引起口舌是非;不能扫地,否则就是把自家的“财”扫出去,会受穷。初五前不做饭,只吃年前做好的年菜。“这些都是过去的风俗习惯,并非严格执行。但是,大家都避免做这些犯‘忌’的事情,这就是习俗的约束力量。”

另一个逐渐被淡化、简化的年俗是“迎神接祖”。在过去,正月初一子时以后被认为是迎神接祖的时刻,这一时刻举行的礼仪是十分严肃的。每家都有预备好的“天地桌”,放置在院子中央,或者上房正间门外东侧。天地桌要在除夕前准备好,要有桌围子,桌上立有“全神马”或者“百分”,前面摆设五供、敬神钱粮和供品。供品有蜜供、套饼、面鲜、水果以及糕点、干果等。十来年前,朱羿曾在北京高碑店村做民俗田野调查,得到的口碑资料:过去每年春天,红炉点心行的人就到村里预先征订蜜供,订者按月摊钱。“现在能做蜜供的人已经很少了。近几年,北京东岳庙都是到海淀区红沟涧村订做蜜供,每具三尺高的蜜供200元。”

那些仍在生长的节俗

那么,有哪些传统年俗,还在我们的现代社会中生生不息地继续延续呢?万建中指出,现代过年,“求吉”的主题仍旧非常鲜明。因此,与之相关的许多习俗还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深蒂固。

日前,一则“10万张庙会门票被1分钟被抢光”的新闻引起了不少北京市民的关注。原来,春节将至,北京市政府向首都市民发放30万张春节期间地坛庙会、龙潭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等12个庙会的门票,首日的10万张定额在数十秒内就被“秒杀”了。庙会的节俗在北京地区由来已久,且仍旧呼声高涨。

朱羿介绍,传统意义上说,庙会是指依托寺庙祠观而设立的集会。在明清两代,北京过年期间的庙会很多。除了东岳庙、白塔寺、白云观这类以祀神祈福为主的庙会外,还有如大钟寺、曹公观一类以娱乐为主的庙会。到了20世纪30年代,按历史资料记载:“旧京庙宇栉比,设市者居其半数,有初一开市者,如正月之大钟寺、白云观、火神庙、黄寺、财神庙、雍和宫、东岳庙……”此时,虽然已不包括曹公观,但是庙会的总数量是增加了。“过年逛庙会,也成了北京一项绵延至今的传统民俗。除去地坛、龙潭湖这些举办较早的庙会外,还有一些生生灭灭的小规模庙会,都为北京市民春节休假提供了游乐的场所,丰富了人们的节日生活。”

此外,过年“穿新衣”的习惯在许多家庭中仍在保存。“如今,生活水平虽然提高了,什么时候都可以买件新衣服穿,但是人们仍然讲究过年的时候给孩子买件新衣服。”这个习惯古已有之,清代北平俗曲《霓裳续谱》中就有唱词:“新年新衣添新气。”

“年味儿”真的淡了吗?

春节将至,街道、社区处处布置得张灯结彩;各种喜气洋洋的年节庆典层出不穷;“网红博物馆”故宫推出盛况空前的“宫里过大年”活动又火了一把……在如此浓厚的节日氛围之中,为什么还有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依然“怀旧”,觉得“年味儿”淡了呢?中国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认为,淡的并不是“年味儿”,而是年节期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比以前相对淡薄了。“年节之间,亲戚朋友互相上门走动、拜年,图的就是一个人情味儿。”

就拿古老的年节习俗“拜年”来说吧,一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老北京仍保持着“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拜到十六”的拜年风俗。按北京的老规矩,大年初一是本家同宗拜年;初二给亲戚拜年,包括姑姑、姨、姐姐、姥姥、舅舅、岳父等家,都要去拜年;初三之后则是给老师、同年、朋友拜年,可以根据关系的远近亲疏及路途近便等来安排日程。大家在路上遇到熟人,也要互相拜年。

“如今,大都市里生活节奏快,家庭的组织形式,由大家族变成了小家庭。便捷的生活条件,让人们的许多需求不再依赖家族亲友,人与人之间的走动就相对少了,没有过去那么热情、频繁了。”人情往来的相对变淡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萧放认为,好的一面是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而不好的一面就是“孤独”。“没有人情的表达,家庭就不是一个有温度的家庭,社会就不是一个有温度的社会。”萧放认为,在这方面,每个人都可以主动做出改变:平时不走动的亲戚,走动一下;好久不联系的老友,问候一下;新的联络方式层出不穷,微信里发个红包也是一份温馨的表达……“中国年节的习惯就是‘怀人’,有了感情的表达,社会就会变得更加温和、有温度、有人情味儿。”

别把年过成“平常日子”

万建中指出,过年本身就是中华民族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习俗,“在一段时间的劳作之后,一个盛大的节日给我们的个人、家庭和社会一个调整的时机,并通过仪式、聚会将个人、家庭和社会重新紧密地联系起来,这是非常合理的,也正是节俗积极的一面。”万建中说,中国人讲究“辞旧迎新”的转折时间节点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中华民族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宗教民族,中国人朴素的信仰就是坚信‘新’比‘旧’好,未来比过去好。因此,在新旧交替的时节,我们要说吉祥话来祈福‘新’的到来,在寒冷的冬日殷殷期盼春天的到来。这是中国人的生命哲学,也是中国人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民俗学家们一致认为,虽然现在物质丰富了,生活好了,但一定不要把年过成“平常日子”。“就拿包饺子来说,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这是北京以及北方数省的风俗,早在明代就有了。”朱羿介绍,过去大年初一的这顿饺子,讲究是素馅的。过去,很多人家都晾干菜。阴历三月,大量的菠菜上市了,把菠菜择好,过水焯一下,搭在绳子上晾干收起,到了冬天,把干菠菜用温水浸泡后,做饺子馅另有一番独特滋味。素馅饺子以干菠菜为主料,将香菇、冬笋、金钩海米切碎,加香油、盐、葱末、姜末搅拌成馅,包出的饺子吃起来爽口不腻,滋味隽永,是别有风味的春明清供。“如今,各种口味的饺子成了人们想吃就能吃到的家常食物。但是,大年吃顿饺子,就不仅是味觉的享受了,也是对古老风俗的体验。平时愿意不愿意吃饺子,随便。不过,过年必须吃顿饺子,否则去哪里找那种‘岁时感’呢?”  

责任编辑:曹薇(QN0003)作者:孙乐琪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