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地评线】保留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

2019-02-15 18:54 千龙网

“要深入挖掘老城文化内涵,扎实推进中轴线申遗保护,保护好胡同、四合院、名人故居,有序实施街区更新,修复历史肌理,保留老北京的乡愁和记忆。”这是北京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决议中的一句话。(《北京日报》2月15日报道)

在自己居住的小村庄里,一位已在城里安家置业、事业有成的邻居,在自己孩子很小时,就经常带他回来,指着那间老屋,那条胡同,给孩子讲曾经的掌故,告诉他这里是根。这就是微观中个人的“乡愁和记忆”,这是一种坚如磐石的东西,深深根植于我们的骨子里、血液中,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淡化,而只会越来越浓。

同样,于我们这座宏大城市的“乡愁和记忆”而言,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那一条条或宽或窄的胡同、那一座座或大或小的四合院,那一间间记录着无尽波澜壮阔历史风云的名人故居,成为一种极具张力与活力的肌理,蓬勃脉动。 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文运盛的盛大底蕴,成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磁石,让人不经意间为之流连忘返。

这种城市的“乡愁和记忆”,是属于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无论他住的或长或短。 至今,“里七外九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四门三桥五牌楼”的顺口溜依然在朗朗上口中传承;至今, “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的细腻文字,读来依然让人神往;至今,那气势恢宏的皇家宫殿园林,甚至那半城胡同的一砖一瓦,都会有很多外来游客重复来看。

文化承载于有形的建筑之中,更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气质!从“老城不再拆”到“老旧厂房保护利用”,从中轴线申遗保护,到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从越开越多的二十四小时书店,到释放动能转换的创业园区,我们这座城市的“乡愁和记忆”在活力迸发中归来。

文/崔子莲

责任编辑:杨承渊(QN004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