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中宣部授予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2019-02-21 14:09 北京晚报

原标题:中宣部授予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时代楷模”称号

平凡的力量 时代的楷模            

在北京,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很平凡,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他们又很伟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普通的日常生活里,引领着新时代社会文明风尚,谱写了伟大的时代赞歌,让人们感悟到什么是无私、什么是奉献、什么是大爱。他们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给身边的人做好榜样,让北京这座城市更显生动和温暖。

这群人,就是“北京榜样”。昨天,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发布北京榜样优秀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

殷金凤 一片真心“解难书记”

朝阳区呼家楼街道呼家楼北社区有一间新建的便捷服务中心,居民在这里可以享受到买菜、配钥匙、洗衣服、家电维修等服务。而这样一个功能齐全的服务中心,前身竟是个废旧的自行车棚。从一个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多的车棚,变身为便捷服务中心,背后是社区党委书记殷金凤的辛苦付出。

呼家楼北社区的居民楼大多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以前社区存在着用电难、停车难、买菜难等问题。这些年,殷金凤和同事们一起想办法,解决种种困难。经过努力,社区从当初“难事多、怨气多、牢骚多”的“三多”社区,变成了现在“心齐、气顺、风正”的全国文明先进社区。居民们也为殷金凤起了个称号——“解难书记”。

社区有一个300多平方米自行车车棚,现在只要原来三分之一的面积就能满足存车需求,剩下的空间怎么改造?让居民说了算。

大到需要蔬菜生鲜、老年饭桌、家政服务,小到配钥匙、找裁缝……居民畅所欲言,殷金凤一一对接落实,最终三分之一面积升级成了智能刷卡式存车棚,另外三分之二的面积改建成综合服务中心,引进了十余家优质服务商。如今综合服务中心已成了社区居民离不开的生活中心。

张佳鑫 八年坚持科技助老

2月2日,海淀区花园路街道活动中心内,“夕阳再晨”公益组织为老人们带来了“科技助老课堂贺岁档”主题活动。老人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学习微信抢红包、支付宝集福字等功能的使用方法。

专门从知春路赶来学习的李阿姨,在志愿者的指导下逐渐学会了微信的各种功能。“小张搞的这个公益活动,我都跟着参加很多年了,现在我不光会用电脑打字,微信视频也玩得很溜!”李阿姨口中提到的“小张”,名叫张佳鑫,是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青年教师,也是2014年度的北京榜样。

2011年,张佳鑫发起“夕阳再晨”科技助老项目。他带领志愿团队走入社区,“一对一、一帮一”个性化教学,帮助老人学会手机上网聊天、挂号、电子支付、拍摄小视频等新技能。8年来,在他的带动下,北京、上海、广东、陕西、河南、四川等19个省市的百余所高校志愿者加入到科技助老公益活动中,累计参与志愿者人数超过10万人,覆盖全国500余个社区,直接受益老人达到20万人,间接帮助老人80多万人次。

“每当看到老人们学会一项技能,开心得像个孩子的时候,我都会觉得再多的付出,再多次的重复都是值得的。”张佳鑫说。

张晓艳 医者仁心送医山乡

全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人们都想来北京的大医院看病。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教授、2016年度北京榜样张晓艳想到,志愿服务是个好办法,不如组织专家联合起来,流动到基层去。

2015年3月5日,张晓艳发起成立了“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第一次义诊活动,张晓艳带领十几名医生前往山西省武乡,为500多名患者进行了义诊和健康咨询。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让张晓艳感动的事情有很多。有的医生因为工作繁忙不能随团走,忙完工作后就自己买票连夜赶过去;有的医生因为当时走不开,宁可自己开车赶过去,也不愿耽误义诊活动。

几年来,在张晓艳的带领下,志愿团的专家们先后奔赴河北隆化、密云鼓楼街道养老院、河北固安和滦南县、陕西省安康白河县、福建三明将乐县、西藏林芝市县村、江西赣州寻乌县等开展各种医疗援助。如今,志愿团已拥有900多名志愿者,成为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服务基层次数最多的全国性医疗志愿服务社团。

几年来,他们行程数十万公里,为超万名患者做义诊咨询和健康指导,为县市医院、社区和乡镇卫生院的5000多名医护人员开展疑难杂症会诊、诊疗培训等帮扶活动,在志愿行动中践行着医者仁心。

“柠檬黄” 守护文明传递温暖

54岁的郭彩霞,是丰台区太平桥中队的一名公共文明引导员,负责在北京西站周边的公交地铁站台、交通路口进行文明引导服务。早晨6点,她便拎着挎包和保温杯出门了。她的包里装着一沓一元纸币、几块糖、纸巾、一袋榨菜和面包。“很多外地旅客第一次来北京,这些零钱是给他们准备的。糖和纸巾是担心万一有人犯低血糖或有突发情况,能救个急。榨菜和面包是我自己的午饭。”郭彩霞说。随着一辆辆列车进站,公交站台上人流量也大了起来。郭彩霞举起手中的小红旗,用喇叭一遍遍提醒着乘客们,“自觉遵守秩序,文明排队乘车。”

像郭彩霞一样,每天清晨和傍晚,数千名文明引导员活跃在北京市的各个公交地铁站台和交通路口,进行文明引导服务。这支9000人的队伍被称为北京最亮“柠檬黄”。

18年来,这些身穿“柠檬黄”的文明引导员,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地坚守在岗位上,守护着城市的文明。他们充分发挥了精神文明宣传员、文明礼仪示范员、排队乘车引导员、交通文明协管员、治安防范信息员、群众困难排解员、站台环境维护员、公共文明观察员“八大员”的作用,促进了首都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的提升,也见证了市民文明意识的提高。“柠檬黄”,已经成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

本报记者 褚英硕 

时评

时代楷模

凝聚向善的力量

■贾亮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这是一个需要英雄也能够塑造英雄的时代,这是一个产生英雄也推崇英雄的城市。在首都北京,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共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北京榜样”,他们刚刚共获一个光荣的称号——“时代楷模”。

时代楷模,注定离不开时代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发展念兹在兹,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课题。组织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全力筹办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一系列关乎北京这座伟大城市深刻转型的大事业,一段已经开启新时代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航程,需要什么样的人来建设,以什么样的精神去建设,这就是“北京榜样”所处的时代坐标,这就是“北京榜样”所展现出的时代精神。

时代楷模,必定做出不平凡的业绩。50位“北京榜样”源自基层、植根平凡,他们之中,有的名字或不为人熟知,但他们的事迹都让人真心敬佩。有的在科学大道上勇往直前,在重大科技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有的就在群众身边,为老百姓谋实事做好事;有的身残志坚,有的见义勇为,有的热心社会公益……他们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首都市民“热情开朗、大气开放、积极向上、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在平凡岗位上、日常生活里,默默无闻地引领着新时代社会文明风尚。

时代楷模,应当是每个人学习的榜样。“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是北京优秀市民的代表,凝聚的是向善的力量。北京,需要一股股向善的力量,让她变得更加文明、更加美丽。所以,对“北京榜样”群体,我们不能停留在倾听和点赞上,而应该结合自身向他们学习,从他们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养分、从他们的人格中感悟道德力量,争做美好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为努力建设好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首都、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国首都、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