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第一次发选民证的日子里

2019-03-07 07:52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北京第一次发选民证的日子里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正在召开,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们正积极履职。60多年前我国首次普选发选民证,张榜公布选民的日子,京城百姓视同节日一般。有人把选民证用镜框镶起来,有人将选民证和土地证、军属证等重要物件存放在一起。选民证不仅仅是一张证件,更是新中国基层民主从无到有并不断制度化的象征,意味着人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

最早的选民证分为两式

1954年9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在此之前,为会议召开而进行的普选启动。

1953年2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这是我国第一部选举法。按照规定,凡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前,选民要先进行登记。登记时,有专人负责审查选民资格。凡属公认或经当场评议确定其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当场填发选民证。选民凭选民证才能进入选举大会会场。(1953年4月6日《北京日报》1版,《中央选举委员会关于基层选举工作的指示》)

最早的选民证什么样?据本报1953年4月7日3版《关于选民证的说明》记载,当时的选民证分直写和横写两式。一般选举区域或选举单位采用直写的格式。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在两式中选择一种适合其文字形式与书写习惯的格式,举例来说,就是将选民证的名称和各栏的栏目,译成其本民族文字,加在汉文之上。至于用什么样的纸,没有统一规定,当地用什么纸方便,就用什么纸。其大小一般为:11×8厘米,只有一面印字。

2

“金不换”的宝贝

自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决议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北京就积极进行了各项准备工作。1953年5月6日,北京市选举委员会成立。(1953年5月7日《北京日报》1版,《北京市选举委员会昨成立》)

据本报1953年6月9日1版《本市基层选举试点工作今天开始》报道,北京市的基层选举率先在三处试点,这三处分别是:当时的西单区安福胡同公安派出所管界、海淀区蔡公庄乡和东郊区关庄乡。之所以选择这三处,是因为安福胡同派出所管界有机关、学校、工厂、商店和一般市民,还有少数民族聚居的街道,是城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蔡公庄乡比较靠近城区,非农业人口比重很大,可以代表近郊的农村;关庄乡则能代表郊区一般的农村。

北京头一回进行基层选举,老百姓觉得新鲜又激动,张榜公布选民名单的时候,大家都形象地称其为“选民榜”。1953年6月18日,海淀区蔡公庄乡选民名单在全乡7个地方公布。农民侯山放下手里赶着的车,挤进人群去找自己的名字,找到后高兴地告诉别人:“侯山就是我,榜上还有我的女人,我的儿媳妇,我的儿子,我们全家够岁数的人都上了选民榜。”农民孙昌福领到选民证时激动地说:“我要把它当红契(指土地证)一样好好收着!”(1953年6月23日《北京日报》1版,《蔡公庄乡的选民名单公布了》)

“选民榜”公布的日子,仿佛节日一般。西单区安福胡同一带三个选区内的居民穿起漂亮的衣裳,唱着快板去看“选民榜”。1953年7月2日到7月4日,这个选区的选民分别领到了选民证。洗清池澡堂的工人们领到选民证后,有的兴奋得深夜还不能入睡。他们小心地把选民证包好,还说要把选民证和自己最珍贵的物件收藏到一起。

在选民们心目中,这小小的证件代表着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也让妇女地位提升,是个“金不换”的宝贝。关庄乡发选民证时,妇女会副主任任文兰举着选民证说:“从前妇女净受气,什么权利都没有,现在咱们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了,有了和男人平等的权利,咱们就要当好家,做好主,选个能为人民办事的人当代表。”(1953年7月5日《北京日报》1版,《西单区安福胡同一带三个选区和东郊关庄乡完成人口调查和选民登记》)

3

“听他们一唱就懂了”

基层选举过程中,群众业余文工队和爱好文艺的居民积极参加了普选宣传活动。他们的民间文艺形式的演出,很受群众欢迎。

西单区文化馆文工队在抄手胡同选区采取相声、太平歌词、山东快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演出了9场。他们的节目短小精悍,包括“说普选”“一张选民证”“周游列国”等,内容都是讲普选基本常识和对比各国选举情况的。居民宗崇仁会说快板、唱太平歌词,他自编的《选民条件》和《妇女翻身》等节目在安福胡同选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住在阜成门外的赵德海,七十八岁了,会唱太平歌词,也主动要求参加宣传,还老远地跑到文化馆去听报告、练词和参加演出。他说:“这是人民自己的大事情,我一定得参加宣传。”生动形象的演出令选民们认识到了选民证的意义。未英胡同选区一些居民说:“报告里有些没听懂的,听他们一唱就懂了。”(1953年10月9日《北京日报》1版,《西单区业余文工队和文艺爱好者积极参加普选宣传活动收到良好效果》)

1953年12月6日,前门区文化馆普选宣传站揭幕。文化馆门前扎着鲜红的彩牌,彩牌上端挂着的“迎接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巨幅彩画,惹人注目。馆内设有图片展览室,里面陈列着60幅鼓励人们积极参加普选的连环画。这些生动有力的连环画,吸引着每一名参观者。住在南柳巷的张得文老太太,看完选举法图解后表示:“选出好代表,往后就更有好日子过了。”(1953年12月10日《北京日报》1版,《一个普选宣传站》)

4

“选举日”庄严投票

经过试点,北京基层选举的投票时间正式确定为1954年1月24日。

离“选举日”还有一两个月,北京的大街小巷已是锣鼓喧天,彩旗招展,庆祝普选的标语和“喜”字遍布街头。各个选区张榜公布了选民名单,名单的周围镶着各种颜色的花边和长串的“喜”字,有的还插上了五色缤纷的彩旗,或是在名单四边悬灯结彩。(1953年12月28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进行基层选举工作的各区先后分发选民证公布选民名单》)

1月24日是个周日。当天,晨雾还未消散时,京城街道上就出现了一支支举着红旗敲着锣鼓的队伍,人们走过打扮得五彩缤纷的街道前往选举站。各区数百个选举站,在投票开始前就挤满了拿着选民证等待投票的人。这工夫,中央歌舞团舞蹈队和中央实验歌剧院舞蹈队的演员们在西四区西煤厂选区第一选举站门前,兴奋地表演了中国民间的优秀艺术节目《跑驴》和《狮舞》。欢天喜地的气氛达到高潮,50多岁的昆曲教师韩世昌拿着选民证跳起了秧歌……

“投票去!”那一天,北京街头听到最多的便是这句话。时任北京市市长彭真在东交民巷选区机关、工地选民们的行列中投了票。时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京剧演员梅兰芳特意从天津赶回北京参加了投票。(1954年1月25日《北京日报》1版,《首都城内各区数十万选民昨天投票选举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责任编辑:贾玉静(QC0005)作者:贾晓燕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