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王维:玩泥巴的人

2019-04-01 10:10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玩泥

拉坯机上,淘泥在飞快的旋转,一双手掌贴上淘泥,缓慢上提,淘泥好像有了生命,不断生长……

“中指要配合手掌匀速上提,收口,看,花瓶”

“用拇指顺着瓶口匀速向外延展,瞧,现在是碗了”

……

随着声音,手指伸曲,陶泥像被施了魔法,变幻着形状……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有的还挽起袖子,跃跃欲试。

望着孩子,王维笑了,孩子爱听自己的课,这是他最开心的事。

王维,200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恰好,当时门头沟在琉璃渠建设中小学劳动艺术体验教育基地,面向全国招聘美术和陶瓷专业毕业生,王维没怎么考虑,就应聘进京,“专业对口,还能来北京工作,多好呀。”

到了学校,一切白手起家。好在基地支持王维,让他当教研组组长,开发课程,购置工具、模具,培训教师……渐渐的,陶艺课程有了模样。

刚开始,基地硬件条件差,屋里没有空调,窗户还漏风,冬冷夏热。“这环境里‘玩泥’,真是苦差事。”王维说,那时候一天下来,又脏又累;烧窑更苦,常常从早烧到晚,十几个小时不间断……“不过,基地的老师们都坚持下来了。”王维说,这让他很感动,也让他明白了教师的意义——一切为了孩子。

天道酬勤。认真、敬业的王维,如今已小有名气,他的心中,又有了更大的计划。

琉璃渠基地所在的琉璃渠村,因琉璃烧制技艺而扬名中外,故宫的琉璃瓦很多都是琉璃渠村烧制的。王维一有空,就愿意到村里逛,村口的琉璃牌坊、琉璃瓦厂旧址、街道的琉璃装饰都在讲述着这门古老的技艺。

但是,因为产业调整、环境保护等原因,村里的琉璃厂关了,王维不想让这传承多年的琉璃烧制手艺失传,他开始琢磨着学这门手艺,再通过课堂,教给学生。

自此开始,王维的周末大多在故宫、北海、颐和园度过,别人看风景,王维只看琉璃,琢磨技法,“琉璃和陶瓷看着差不多,其实原料、釉料、烧成都有很大区别。”

王维试着烧了很多次,可都失败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自己琢磨总像是隔了一层纸。”王维有些沮丧,但他不想放弃,他求助基地,得以拜在三代琉璃世家顾立生门下,师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蒋建国和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赵长安。师父一领,王维开了窍,很快掌握了烧制琉璃的技法,并一一传授给孩子们。

不仅如此,王维还利用课余时间,把琉璃文化带进北京建筑大学,他的琉璃文化通识性课程列入建筑大学本科新生的选修课,帮助研究生攻克琉璃制作及烧制难题,让这门濒临失传的京西手工艺重新焕发生命力。

从门头沟到建筑大学,一去就得20多公里,辛苦吗?王维摇摇头,“我喜欢给孩子们上课。”他期待着,能有更多的孩子爱上陶艺、琉璃,“因为只有爱上家乡的文化,才能真正热爱家乡。”

责任编辑:王立立(QJ0001)作者:通讯员 范千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