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丝绸之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再现北京最早写景画

2019-04-15 14:18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丝绸之路大展 再现北京最早写景画

绵亘几万里,延续数千年,“丝绸之路”——这条最早、最重要的东西方文明交流要道上流转的故事讲也讲不完。上周,“一带一路”沿线13个国家联袂举办的“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这是迄今展现丝路文明成果的最大规模展览。234件(套)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文物实证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

知识点

何谓“殊方共享”?

这次展览的主题是“殊方共享”。据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介绍,“殊方”一词源出中国汉朝班固所著《西都赋》,意为远方异域,唐朝诗人王维诗“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即本其义。“殊方共享”就是要让世界人民共享人类文明之光。“举办这次展览,促成展览成功,就是要实现殊方共享,努力达到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那样一种境界。”

观展亮点

特邀每个国家博物馆

分头撰写说明文字

本次,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一带一路”沿线的柬埔寨、日本、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蒙古、阿曼、波兰、韩国、罗马尼亚、俄罗斯、斯洛文尼亚、塔吉克斯坦等12个国家博物馆共同举办这次展览,通过各个时期、不同门类的234件(套)历史文物,实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包括人口迁徙、经贸往来、科技交流、宗教传播以及生产生活方式、文化艺术的相互影响等。“为更好体现这种交流互鉴的多样性,我们特地邀请每个国家博物馆分头撰写说明文字,介绍本国在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位以及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

王春法介绍,这次展览的结构是陆海统筹。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的叶形矛头、波兰华沙国家博物馆藏中国风格的伊朗瓷盘,也有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藏的黄金武士;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展品中,既有柬埔寨国家博物馆藏铜鼓、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唐三彩三足罐,也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突线钮铜铎、阿曼国家博物馆藏哈德拉毛语雕刻饰板等。“这些精美文物充分展示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科技艺术的融合互鉴、交汇碰撞的广度和深度,深刻揭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历史必然性。”

观展解码

一幅元代古画 再现卢沟桥边盛景

展览中,一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元代佚名画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卢沟运筏图》,展现了元代北京卢沟桥附近的盛景。卢沟桥是华北地区最长的古代石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竣工于明昌三年,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体全部用花岗岩建成,在桥墩、拱券等关键部位和石材之间都通过铁柱穿石和银锭锁面的方式连接,咬合牢固。卢沟桥的建造技术和石刻艺术都有很高成就,元初来华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称之为“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这幅《卢沟运筏图》图画中心是一座11孔桥,桥栏板望柱顶端均雕幼狮。除桥身上拱外,其他特征都与北京现存的卢沟桥相吻合,桥下河流就是现在的永定河,当时名为卢沟。水中木筏顺流而下,岸边还有许多木材正待捆扎成筏。两岸店铺林立,桥上、路上行人、车马往来不绝。“这是一幅描绘卢沟桥周围景象的写实作品,不仅对卢沟桥的历史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是现存最早的北京‘写景画’。”

国博专家介绍,画中真实地描绘了元代卢沟桥一带的日常景象,尤其是木材运输的情况。从画中看,卢沟桥附近是一个重要的木材中转站。元代兴建大都,即今北京,工程中需要大量木材,同时大都居住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大量木柴薪炭,永定河上游成为重要的原木供应地,当地林木遂被大肆砍伐。此前的辽、金及此后的明、清莫不如此。北京周边的林木资源几乎消耗殆尽,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永定河也因而成为威胁北京地区安全的主要水患。

一个茶叶箱子 讲述中俄文明互鉴

欧亚大陆拥有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面积。在这个舞台上,上演了史前文明、早期铁器时代以及中世纪的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俄罗斯在欧亚大陆的互动中,对古代东方、亚洲和欧洲文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展厅里,一个带有丹尼斯·契切林盾徽的箱子是件颇有“故事”的展品。它是用来盛放什么的?与“丝绸之路”又有什么关系?展览现场,策展人闫志告诉大家,这其实是一个“茶叶箱”。

“关于茶叶被引进俄罗斯有很多传说。但能够确定的是,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对于茶叶在俄罗斯的接受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据介绍,在很长的时间里,茶叶从中国北部出口,由列车运输,经西伯利亚历时16个月抵达俄罗斯,这在某种意义上促进了当地工商业的发展。

为了保障这些珍贵货物的安全,茶叶用牛皮纸包装,而那些贵重的红茶则被精心地包裹在纸张和锡箔纸里以防止受潮,然后被放入精美的竹盒内,并捆扎结实。这类竹盒是在模仿一种被叫做次比克形制的银质箱子,其容量为2普特,相当于32.6公斤茶叶的箱子。“可以看出,茶叶在当时十分昂贵,只有皇室成员、贵族和富有商人才能消费得起。在家里喝茶则被认为是兴旺和财富的象征。”

随着茶饮进入俄罗斯,一些重要的饮茶习俗也随之出现。茶叶被保存在特殊的密闭容器——茶叶罐之中,以防止茶叶气味散失。在特殊的茶壶中,用开水冲泡茶叶。同时,使用茶壶和水罐,是一种典型的俄罗斯人喝热饮的方式,也是一种民族传统。“传统的俄罗斯式款待,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中国的茶道。”

一只唐代杯子 亮出丝路贸易网络

人们通常将西汉张骞通西域事件作为“丝绸之路”的开端,实际上,中国地区和欧亚大陆西部的连接从史前时代就开始了。公元前2世纪晚期,汉武帝伐匈奴,整合了“丝绸之路”东段;此后,罗马帝国也将“丝绸之路”西段囊括在内,“丝绸之路”成为相对安全和高效的商贸文化通道;后来,丝路繁荣在唐朝、元朝时期再次出现。

作为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拉脱维亚可以说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之一。从历史上看,这条世界上里程最长的贸易路线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打造,它标志着在广阔的欧亚大陆上知识和技术的流传与发掘。

展览中有一只来自中国唐代的杯子,是迄今为止在拉脱维亚境内发现的唯一一件中国文物,它辗转来到拉脱维亚的故事恰好说明了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这只杯子是1835年在锡古尔达的萨库卡尔斯考古发掘时发现的,当地是11世纪至12世纪时的利夫山墓地。此次发掘的大部分出土文物,包括珠宝和武器碎片,如今都收藏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据介绍,这只中国杯子可能是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中亚,从那里到达保加利亚的伏尔加,再经斯堪的纳维亚商人转手抵达波罗的海沿岸。

除此之外,在拉脱维亚境内发现的约2400枚迪拉姆钱币是这张贸易网络最大亮点。“东欧和斯堪的纳维亚发现的这些小件文物,为这一贸易网络提供了坚实的证据。”

一种文化迷恋 展开中国艺术想象

艺术的语言是不同的文化和文明间进行交流和互鉴的最佳方式之一。此次展览中,多件来自华沙国家博物馆的精美展品表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波兰的艺术家和收藏家们都在从中国艺术和文化中汲取灵感。

展览中,一幅题为《维拉诺夫公园里的中式凉亭》的画作,创作于1815年,反映了欧洲对中国建筑的想象。根据展品说明,维拉诺夫原为波兰国王扬三世的宫殿。而这座中式凉亭由克里斯蒂安·彼得·艾格纳设计,为斯坦尼斯瓦夫·科斯特卡·波托茨基位于维拉诺夫的宅邸而建。“与欧洲经典建筑风格迥异的中式建筑,引起了波兰贵族的极大兴趣,尤其是在18世纪、19世纪时。波兰的王公贵族在其居所周围建造了许多中国风格的楼阁,使之与典型欧洲园林融为一体。许多绘画和版画都描绘了隐秘在树林背后的东方建筑。”

从不同的绘画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当时的波兰艺术家对中国人形象的理解与想象。比如,一幅由波兰著名的绘图师和版刻师亚历山大·奥尔沃夫斯基创作的版画——《抽烟斗的中国人》,创作于1836年,描绘了一个中国人模样的男子,反映了画者对东方形象的想象。另一幅石版画《福斯滕·西林斯基饰演的歌剧<铜马>中角色——杨》,则描绘了当时著名歌剧《铜马》中的主角——一位衣着华丽的中国皇子。在这个故事里,中国皇子爱上了梦中遇见的神秘女郎。

“华沙国家博物馆的藏品中,不少都可以看出对中国古代历史和多元文化的迷恋。”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和鉴赏家都被精湛技艺的中国金属制品和瓷器、丰富多彩的纺织品以及图案独特的中国绘画所吸引。甚至那些杰出的历史人物,诸如波兰独立之父——伊格纳齐·扬·帕德雷夫斯基,也是中国艺术品的收藏者。他捐赠给华沙国家博物馆的那些异常精彩的瓷器、珐琅彩器、玻璃器和漆器,成为远东艺术收藏品的核心部分,而且是波兰所有中国艺术品中最为精美的,其中一部分也出现在这次展览当中。

观展提示

展厅:国家博物馆南7展厅、南8展厅

展期:至7月14日

票价:50元

责任编辑:李娜(QU0007)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