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构建新时代的主流叙述 ——“长安观察”专栏的思考与实践》公示材料
2019-05-13 14:03 千龙网

36

 

在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北京日报评论专栏“长安观察”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该专栏诞生于2008年3月,是北京日报评论版“七日谈”的头条栏目。截至目前,“长安观察”已刊发近700期,不仅成为北京日报的品牌产品,更成为首都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舆论高地。

构建新时代的主流叙述

——“长安观察”专栏的思考与实践

毛晓刚  张  砥

百舸争流的舆论场,造就了一个群雄并起的“观点时代”。北京日报时事评论专栏“长安观察”,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遵循“积极主动提出党报主张,旗帜鲜明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定位,以其特有的风格收获了广泛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关注度。

2017年11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成立80周年,并寄语广大新闻工作者“坚定‘四个自信’,保持人民情怀,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唱响奋进凯歌,凝聚民族力量。”这几条要求,可谓新时代做好新闻舆论工作的基本要求。对照于此,党报评论作为党报核心功能的承载者,尤须以自己的专业水准和发声质量,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聚同化异、解疑释惑,针砭时弊、匡扶正气,在众声喧哗中定基调,在思想激荡中立主脑,在人流涌动中举旗帜。

“长安观察”专栏诞生于2008年3月,是北京日报评论版“七日谈”的头条栏目,围绕新近国内国际大事要事和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设置议题、阐发议论,篇幅一般在1500—2000字之间。从栏目设置角度看,“长安观察”文章在评论品类上属于“新闻时评”,从承载使命上更多属于“政论文章”。换而言之,该专栏的文章,既不同于一般的时事评论,关注的更多是中西民主政治比较、社会心态与思潮、改革实践与探索、国际形势与演变、媒体理念与责任等重大领域的热点议题;亦不同于传统的党报政论,在论述上更加讲求新闻性、针对性,力求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从新闻事件中的小道理讲清普遍性、趋势性的大问题。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因为我们坚信,这样的评论是当前舆论场中的稀缺品。

稀缺,是因为当前的舆论场中,观点的繁荣程度和渠道的发展水平已经极大提高,我们不仅处于一个“海量信息”的时代,更处于一个“海量观点”的时代,但产量巨大、精品不足更是突出的现实。缺好观点,缺能够给人启迪、让人心头一亮的观点,已经成为很多人对当前“观点市场”的判断。

读者们“抱着水缸喊渴”,评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可见一斑。当此之时,党报评论要更好承担起“记录伟大时代”的政治使命,尤须精心耕耘阵地,多写有分量、立得住的大文章,构建新时代的主流叙述。而这也是”长安观察”十年来的不渝探索之路。

脑中有魂,关注“大时代”

一个好的评论专栏,必须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打通上下,必须做到脑中有魂。这个魂就体现在选题彰显的“执政意识”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以这样一句重大论断,标定了未来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逻辑起点。对新闻舆论工作来说,我们所面临的新时代,不是只言片语、一鳞半爪的“微时代”,也不是吟风弄月、轻佻浮夸的“小时代”,而是要关注真问题、进行真思考、给出真解答的“大时代”。时代之大,要求党报评论在选题上不断强化“执政意识”,自觉站在党治国理政的高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紧跟中央要求、贴近时代热点,对重要精神作出准确阐释,对重大事件给出深度剖析,对国家发展建设治理的问题困惑进行理性探讨,这便是“长安观察”的选题方向。这样的探索,凝聚了北京日报评论在主动设置议题上的思考,体现了首都党报牢牢把握话语权,在多元舆论格局中力争主导的自我期勉。

为党立言是使命、为民发声是职责,这份“执政意识”,首先就体现在“长安观察”选题的确定过程中。从运行机制上看,这一专栏是北京日报集体智慧的结晶,选题策划会的参会者为社长、总编辑、分管副总编辑、评论部全体人员以及其他部门评论作者,堪称社内“最高级别”。选题由评论部先出方案,再经众人逐一发言、充分讨论最终明确而成,报社主要领导不仅是拍板者,更是参与者。这样的设计,有效实现了评论选题新闻性与观点性的统一、社会性与政治性的统一、小切口与高站位的统一。

在集体智慧的合力之下,“长安观察”在现今中国舆论界可谓独树一帜。既鲜明地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又能以精美文章、生动语言、犀利文笔引领思潮,某种程度已经成为中国政治评论的经典范例。《“民主国家”为何不民主》《“普世”的要害是否定特色》《唱响主旋律是中国媒体的社会责任》《媒体决不能撕裂社会扩大对立》《意识形态工作这一手一定要硬》……现在看,这些评论不仅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影响,对当今乃至其后的影响可能更加深刻。

怎样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怎样直面中国发展现实问题,怎样定位中国未来发展方位,如何评述党在国家发展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正是因为“长安观察”敢于触碰这些政治主题、宏大叙事,才能够拿出真正有说服力、有分量的政论文章。

心中有义,葆有“大情怀”

“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时代,观念多元、思想多变,凝聚共识,必须做到心中有义。这个义就体现在观点背后的“约数意识”上。

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最大公约数”。但对党报评论来说,讲好伟大复兴的中国故事,尤须葆有“大情怀”,既不能是光说大话、空话、硬话,也不能是一味追求小清新、小时代、小情怀;既不能是自娱自乐,也不能是媚俗迎合。这种“主流叙述”,要有“为党立言”“凝聚共识”的政治定力,也要有“感染人、吸引人、打动人”的话语魅力。

比如在爱国主义这一宏大命题上,“长安观察”曾刊发《必须高扬爱国主义这面旗帜》(2012年5月11日)一文。文章敏锐捕捉到了当时舆论场中较为盛行的“逢中必反”论调,通过深入剖析持此论者的思维逻辑,层层推导此论盛行的深层危害,精准对比西方国家在相同问题上的鲜明态度,得出了“中国的发展就需要爱国派,爱国就是一派;不爱国,什么派都站不住。爱国不分先后,不分左右,不分上下,不分派别,不分地域,不分民族,只要对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有利,都是爱国者”的深刻结论。

这篇文章甫一刊出,旋即引发舆论密切关注,虽有嘲讽、诋毁、炮轰者,但更多的则是直言此文点出了“逢中必反者”的要害,讲出了“他们愤然想说而没有说出来的话”。这样的评价,与其说是语言的力量,不如说是思想的力量、共识的力量。从“逢中必反者”切入,使得这篇评论跳出了僵硬的语境、保守的辞藻,以一种更接地气、更直白生动的方式,在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模本之外,形成了独具特点而富有力量的论述。而这也正是“长安观察”一贯追求的传播效果。

事实说明,在多元多样的舆论场中,这样的“意见”能够获得较大程度的认同,也让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更广泛地为读者所接纳。

笔下有力,立足“大格局”

纷繁复杂的“观点市场”,真伪并存、泥沙俱下,要激浊扬清,必须做到笔下有力。这个力就体现在表达呈现的“传播意识”上。

格局决定传播力、影响力。传播意识,概而言之就是要兼具时代眼光和全局视野,研究受众心理和利益构成,努力实现专业和通俗的统一。专业,简单说就是不讲外行话;通俗,简单说就是不讲晦涩话。

媒体竞争日趋同质化的今天,面对见多识广的受众群体,面对多元多样的价值取向,泛政治、泛道德的评论,日益显得空洞无力,读者希望能为他提供更加专业、精准的分析。但评论与论文、理论文章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受众面更广、传播范围更大,它的专业不体现在公式推导、术语集纳,而在于能够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地把那些不易懂的深刻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这对评论员的表达态度、话语体系和知识储备,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

立足“大格局”,才能看清“大道理”,也才能讲出“大白话”。就“长安观察”来说,虽然是版上头条,是篇幅最大的一篇文字,但在语言雕琢上却要极尽精细,能用一句话讲明白的,决不用一段话去说;能用一个词点到位的,决不用一句话去讲。特别是专栏关注的很多选题都涉及治国理政、改革发展、党的建设等宏大概念,如何避免让人略扫一眼后便抛下一句“唱高调、讲空话”表示“看不懂、不想看”,颇需要在行文表达上下一番功夫。

比如“长安观察”曾刊发《任何时候都要用科学认识论观察事物》(2012年8月24日)一文,所论虽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但刊发后却获得了热烈的舆论响应,就在于文章丝毫没有板起面孔给受众上理论课,而是结合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场中盛行的“谣言风”“质疑风”来揭露谬误、澄清真理。

“有些人惯常颠倒事实,混淆真相,热衷炒作,善于造谣,说出话来往往违背基本的常识和逻辑。在他们眼里,没有是非,没有黑白,只有立场。符合他们立场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这种通过凝练概述揭示问题本质的写作手法,是北京日报评论员们的一项必修技能。而多年来的探索实践也说明,很多看似深奥的道理,其实都可以找到现实的切入点。“不偷、不装、不吹”,结合现实讲真话、讲道理,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评论的知识价值,而且更有可能获得舆论引导的实效。

言之有物,写好“大文章”

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新的传播生态之下,党报要“变海量为能量”,传递正能量,必须做到言之有物。这个物就体现在论证聚合的“能量意识”上。

评论工作着眼观点供给,最终目的是为了说服。评论要写“大文章”,这个大,不是篇幅长,而是分量重、内涵深,是能够在文章写作中凸显历史的结构和现实的方位,担当舆论的压舱石。

实现这样的效果,尤须聚焦“能量意识”,通过有的放矢的论证方式,增强文章的能量密度。具体而言,就是要在“感性说服”与“理性分析”上下功夫:“感性说服”主要体现在论点的鲜明深刻上,让人一看就能心有所动、情有共鸣;“理性分析”主要体现在论述的全面透彻上,让人读罢能够收获知识、受到启迪。感性与理性紧密结合,论述才有能量,文字才有分量,“艰难的说服”才不再那么艰难。

如何落实这种“能量意识”,对评论员来说,就是要在落笔前有意识地问自己三个问题:读者要不要?读者懂不懂?读者喜欢不喜欢?力图做到,读者提出的问题要准确回答;读者心中模糊和困惑的想法要加以解释;读者有不理性的情绪要加以疏解引导;读者认识失误的地方能够及时纠偏勘误,有的放矢,按“需”供给,文章传播才会有扎实的基础。

比如,面对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人大和政协是“橡皮图章”“荣誉身份”的非议,“长安观察”刊发评论《两会制度优势是中国的一个根本优势》(2012年3月16日),从两会制度的设计初心,到“中国式民主”的运行规则,再到现实当中的制度优势,以打通历史和现实的论述方式和全方位的知识含量,给读者全面展现了两会制度的强大生命力所在。文章一经刊出,便得到了包括《求是》杂志在内的一系列重磅平台的转载和推荐。

比如,面对舆论对当今时代“不缺学者缺大师”的诘问,”长安观察”刊发评论《更应传承的是大师们的家国情怀》(2016年4月20日),以梁思礼先生的人生故事为切入口,同时结合钱学森先生回国时所遭遇的艰难险阻,通过强烈的代入感向读者呈现了那一辈大师们的精神魅力,进而又从中华文明价值谱系,当今时代价值呼唤等角度系统论述了家国情怀在个人成功与国家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有论有据,全面支撑起了文章的厚重感。

这种善于打通左右、贯通上下的论述方式,堪称“长安观察”的一大特色,也是这一栏目能够担当头条的分量所在。以犀利的观点为统领,以厚重的论述为支撑,给予读者的打动往往胜于雄辩。实际上,这种说服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越是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越需要建构这样的知识体系满足受众的心理期待。

关注“大时代”,葆有“大情怀”,立足“大格局”,写好“大文章”,这些方面的特质,塑造了该栏目独具特色的栏目风格;选题上强化“执政意识”,观点上突出“约数意识”,表达上注重“传播意识”,论证上聚焦“能量意识”,这些方面的坚守,积淀了独具匠心的文章品格。在价值多元化、传媒多样化的社会条件下,真正做到这些十分不易。

“最先朝气蓬勃地投入新生活的人,他们的命运是令人羡慕的。”的确,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我们是幸运的,一个气象万千的新时代在我们面前展开。坚持以“中国式思考”求解中国问题,用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这一“看家本领”,我们就一定能更好地认识真理、把握未来,将主流声音传播得更响更远,不负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毛晓刚: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北京日报社原编委、评论部原主任;张砥:北京日报社评论部编辑)

责任编辑:陈丽艳(QX000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