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振兴发展中医药的一大重要举措。意见不仅阐明了中医药学的重要地位、作用和贡献,也阐明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更阐明了实现的路径、目标和要求,其方向道路明晰可见,政策措施有力可行,是新时代我国中医药工作的纲领和指南。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了方向,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中医药逐渐受到世界认可,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障碍,如国际社会对中医理论理解不够,缺少国际认可的诊断与临床证据,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遭到质疑等。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重要指示,认真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以及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关于开展中医药循证医学研究,构建我国为主、国际认可的中医药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的讲话精神。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于11月14日下午组织全体党员及全国下属分支机构的主委和主要负责人120余人对“意见”和李克强总理批示要求及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内容及精神内涵进行学习和研讨。
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武的带领下,与会人员进行了集中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党的领导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坚强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医药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成为助力人民健康的主力军、梦之队,中医药迎来了“强起来”“走出去”的最好时期,而这一切的成果归因于党对中医药事业的坚强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对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近日出台的意见更是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方向。从“用起来”“传下去”到“强起来”“走出去”,中医药收获了在新时代的自豪感、自信心。在党的领导下,中医药的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推动中医药走出去,将为解决人类健康问题提供中国处方,为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做出中国贡献。
与会人员深刻地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程度,明确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学术活动指导思想,点燃了对中医药未来前景的憧憬和希望。大家纷纷表示,要紧密结合学会的工作,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殷切重托转化成前进路上的强大动力,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落实重要指示,发挥在中医药传承和传播中的作用,投身于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热潮中去。并不断提高思想觉悟,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