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大盛敦煌艺术大展”12月15日在中华世纪坛开幕

2019-12-16 03:59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微缩佛像涅槃景 逼真胡服歌舞声

大漠深处的敦煌石窟居然被“搬”进了北京。12月15日,“大盛敦煌艺术大展”在中华世纪坛拉开帷幕,展览通过高科技手段将两座敦煌石窟“搬”到北京。一起“进京”的还有飞天、五台山全图、涅槃佛像等经典壁画、彩塑,即日起北京市民在家门口即可近距离感受丝路文明的璀璨绚丽和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览是敦煌石窟数字化最新成果的全方位呈现,50余件展品包括敦煌石窟原大洞窟复制、高保真壁画精品、彩塑三维重建艺术复原、分层壁画、VR展示等板块,现场还有全息舞蹈、敦煌石窟复制乐器、敦煌服饰、研学体验等互动活动,通过动静结合、虚实相宜的“博物馆数字化”展陈方式,带给观众一场可感、可视、可听、可触的观展体验。

展览利用洞窟三维扫描、彩塑三维重建与壁画高精度数字化成果,将莫高窟第285窟和榆林窟第25窟整窟结构与内容原大复制,逼真呈现。现场还选取了20余幅精美的石窟壁画,分别以尊像、建筑、图案、飞天、民俗生活等敦煌石窟中极具代表性的五个专题,首次借助洞窟准确的三维空间数据与壁画图像内容翔实、多样的解说,让观众了解展示壁画在洞窟中的空间信息,以及所承载的艺术、历史和文化。

彩塑三维重建艺术复原技术是展览的又一大亮点,展览首次通过这种方式等比例展出长达5米的莫高窟第158窟涅槃佛像,以精准的三维数据和高度的艺术手段,还原再现了敦煌彩塑的精美神韵。同时,展览还将莫高窟第257窟的九色鹿王本生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山水以及其他元素,加以提取、加工、分层立体展现。

现场还精选并展出了敦煌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复制品,比如在敦煌早期洞窟中就已出现的中竖箜篌、嵇琴、葫芦琴、羯鼓、五弦琵琶等颇具代表性的古代乐器。敦煌石窟是一座中国古代服饰的博物馆,在壁画中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服饰,各具特色,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服饰特点。在展览现场展示的敦煌服饰中,观众将看到胡旋舞者穿着美丽的复制服装,感受盛唐时期最为流行和时髦的服饰及舞蹈。

敦煌石窟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绵延历史最悠久的佛教文化艺术宝库。据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吴健介绍,为实现敦煌石窟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和社会共享,自上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开始“数字敦煌”的探索实践,通过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多元数字技术,构建起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敦煌数字文化资源宝库,地处大漠深处的敦煌石窟艺术得以跨越地域、走出石窟,与社会共享。此次展览就是敦煌研究院多年来石窟数字化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的体现,将厚重的数字敦煌资源深度挖掘,结合新的创作展示理念,为大众奉上一场亦真亦幻的敦煌莫高窟艺术视觉盛宴。

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3月29日,门票120元/张。

对话

莫高窟将永不封闭

坚持开放

对话人:敦煌研究院党委委员、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吴健

记者:数字化采集技术对壁画寿命是否会有影响?

吴健:不会的,不保护对壁画寿命的影响反而更大。长久以来,对文物本体的保护迫在眉睫,我们一直秉承抢救、预防性保护措施。同时,数字化保护也迫在眉睫。我们对比1908年法国人拍摄的照片,同样的画面现在很多地方都残破了,很多颜色都退却了,如果现在还不采取方法保护,下一个一百年将会是什么样子?敦煌研究院主动担当,数字化工程一做就是三十年,这是无可非议的。

记者:洞窟中是不允许拍照的,但是数字化过程肯定会使用到拍照技术,如何避免因此对壁画的损害?

吴健:不拍照没法采集数据,拍照主要的问题是光线对洞窟壁画的影响,我们尽量避免直射光对壁画的伤害。从2000年我们开始做数字化采集的时候,就对灯箱进行了改造,使用反射性的光线来减弱光线对壁画的影响,而不是让光线直接照射,经过测定对壁画没有损害。

记者:人的呼吸对壁画是否有损害?

吴健:如果有大量人群涌入洞窟中,会带来一定的二氧化碳和湿气,对洞窟文物有伤害的可能,所以我们要抓紧数字化进程,尽快将更多的石窟内容用数字化方式呈现,不是说莫高窟不开放了,而是要尽量减少游客在洞窟的停留时间,减少对文物的损害,通过数字化方法一方面保护原作,一方面让游客看到更多的壁画内容。

记者:敦煌莫高窟是否会考虑在附近悬崖壁上开凿新洞窟、复制洞窟内容,而封闭原始洞窟,不再允许参观?

吴健:这个我想永远不会的,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保护,一方面一定会开放。我们要合理有序在保证文物安全基础上,做一个很好的开放利用,永远不会把它封闭起来,再开一个。

重点展品

复原展示莫高窟最大实景地图壁画

展厅入口处,首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此次展览中最具代表性、气势最磅礴的壁画——五台山图。这是莫高窟五台山全图的原大艺术复制品,是莫高窟最大的实景地图壁画。图长13.45米、高3.42米,绘制于莫高窟现存最大的洞窟——第61窟西壁。

据考古专家实地考证,此图是根据唐代五台山的真实地理位置和现实生活所绘制,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整幅画详细描绘了从山西太原途经五台山到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方圆250公里的地理形势,山川景色以及风土人情,图中的大小城廓、寺院、塔、草庵、建筑,共一百多处,榜题195条,其间又有高僧说法,信徒巡礼,著名史迹,以及各种灵异观象,其中一些寺院如大佛光寺、大法化寺等,在史迹中都有记载,有的佛寺至今尚存。

全图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上部为各种菩萨化现景象,右边以观音、文殊,左边以毗沙门天王、普贤为首,位临五台山上空赴会,后有菩萨,罗汉及天王化现。中部描绘五台山五个主要山峰以及大寺院情况,又有各种灵异画面穿插于五峰,如:佛头、佛足、金五台化现等。下部表现通往五台山的道路,包括从山西太原到河北镇州沿途的地理情况,充满日常生活气息。

全画内容繁富,天上诸神与山中诸祥瑞及山下道路的写实,共存一画面中,诸神在全画是平视的效果,看五台山及登五台山的道路则是鸟瞰式。

完整呈现莫高窟两大洞窟

位于世纪坛二楼的展厅里,莫高窟第285窟和榆林窟第25窟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精美而又纷繁的壁画令观众为之震撼。莫高窟第285窟开凿于西魏大统年间,是敦煌石窟中最早有确切开凿年代的洞窟。此窟内容十分丰富,既有佛教内容,又有中国传统的神、道教内容,还有印度婆罗门教诸神。在同一个洞窟中,既有印度的日月神,也有中国的日月神伏羲、女娲,既有印度的大力士药叉,又有中国的大力士乌获,既有印度佛教的飞天,又有中国传说中的羽人,还有中西方不同风格的风神。

以西壁为例,上面绘制的是以佛教和印度教诸天神灵组成的世界,神灵的名称、形象、衣冠服饰、姿态动作、凹凸晕染等表现技法,明显受到了中亚、西域的外来影响,是敦煌化的西域风格。专家介绍,当时,外国的神灵,以佛教为媒介,经过中亚、西域传到敦煌。中国的神灵有的已扎根敦煌,有的从南朝经中原,通过河西走廊传入敦煌,中国与西域(包括印度)两种不同风格的艺术,在这里交汇到了一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交汇点。

榆林窟第25窟约为吐蕃占领瓜州(公元776年)以后建造。北壁绘制的弥勒经变图是依据《弥勒下生成佛经》所绘制,整铺壁画以弥勒三会为主体。佛经中说,在弥勒世界,人们生活很幸福,农民一种七收,用力甚少,收获颇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树上生衣,随意取用,人寿八万四千岁,女人五百岁出嫁等等,这些内容都在壁画中表现出来。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唐代农业生产生活的场面。

等比例缩小三维重建涅槃佛

展览将莫高窟158窟最美的涅槃佛像等比例缩小进行三维重建,精美宏大的佛像成为第一展区最引人瞩目的展品。这尊涅槃像为石胎泥塑,身长15.6米,表现了释迦牟尼佛涅槃时的情景。佛像双目半闭,唇含笑意,犹如欣慰满意而入睡,整个形态表情深刻地表现了“寂灭为乐”的涅槃境界。

敦煌莫高窟艺术的特点之一在于将彩塑与壁画和谐统一,完整体现主题。第158窟的释迦牟尼的涅槃像题材,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增加了涅槃的感染力。在洞窟西壁,画了两排举哀者像,在涅槃像头部上方,画着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奔丧和十大弟子举哀图,同时在佛床涅槃坛下,画天王力士举哀、须跋陀罗先佛入灭以及外道谤佛等内容。这些呼之欲出的逼真形象使涅槃情景引人入胜,感人肺腑,艺术地烘托出涅槃这一主题。

第158窟是莫高窟中唐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洞窟之一,其日趋完善的佛教艺术和那些形神合一、神态各异、性格鲜明的人物画像和造型优美的彩塑,令人印象深刻,赞叹不已。

责任编辑:岳崎(QN001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