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北京核心区控规东西城联合编制,2019年上半年将有新进展

2019-01-16 11:09 北京日报

打印 放大 缩小

来源标题:重磅!北京核心区控规东西城联合编制,上半年将有新进展

15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市规自委、市发改委、市交通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绿化局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

精心组织实施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是本市2018年的“三件大事”之一,总规的具体落实成效如何?

在昨天下午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上,市规自委、市发改委、市交通委、市农业农村局、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各自领域的总规重点任务落实情况。

据介绍,2018年北京全面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实现良好开局,2019年将继续精心组织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获得感。

今年,本市将继续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减量30平方公里的年度任务,老城整体保护规划和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正在编制中,上半年将完成阶段成果;绿色出行比例将达到74%,“安全便捷、部门协同、综合治理、绿色智慧、开放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加速建设;本市将再完成23万亩平原造林,平原地区将出现更多的森林湿地和生态景观廊道。

中轴线申遗纳入核心区控规

市规自委总规划师施卫良介绍,按照总规实施的要求,目前本市正在编制老城整体保护规划,同步在编制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两项规划都在抓紧编制中。按照计划,今年上半年将完成阶段成果

据介绍,市规自委牵头,会同东城、西城区政府联合编制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将从保障首都政务功能的角度上加强统筹和作出规划安排,中轴线申遗、重要点位的腾退提升等内容都将纳入规划当中。

北京成为全国第一个提出实施减量发展的城市。在2018年,本市逐步建立减量标准体系,全面落实减量指标,保障全市合理新增建设用地需求,完成了“全市城乡建设用地年度减量30平方公里以上”的任务目标;今年,北京将继续严格“双控三线”管控要求,完善减量实施工作机制,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减量30平方公里的年度任务。

减量发展的成绩单,是因为本市坚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表示,今年,“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将更加“提质、精准、有效”: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300家以上一般制造业企业退出、有序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66家,加快推进教育、医疗资源布局优化;同时,本市将建设提升基本便民服务网点1000个,除了数量上补足,重点围绕便民网点布局优化、业态调整、品质提升开展工作;绿色生态空间也将进一步扩大,今年完成1600公顷“留白增绿”任务,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绿色出行今年比例将达74%

2018年,北京市民用行动交出一份“绿色成绩单”,绿色出行比例提高到73%。虽然小汽车总量增长,但中心城区高峰时段平均交通指数比2017年下降1.8%,为5.5。

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总规首次明确提出将综合交通承载能力作为城市发展的约束条件,这是缓解交通拥堵的治本之策,为治理交通病提供了重要抓手。

“摊大饼”式的交通模式被分圈层交通发展模式取代,本市正在努力打造一小时交通圈。

第一圈层,是不断有新线加入进来的轨道交通网。

第二圈层,是中心城与北京城市副中心、远近郊区间的网络,其中北京城市副中心线、怀柔-密云线等市郊铁路投入运营;国家高速路网7条首都放射线京内路段全部打通;保障冬奥会的项目延崇高速平原段贯通、兴延高速全线贯通,保障新机场的项目新机场高速、新机场北线高速主体完工。

第三圈层,是京津冀间的互通,包括连接雄安新区的京港台高铁(京雄段)、京雄城际加快推进,京张铁路、京沈客专等城际铁路建设全面提速;国道109新线高速、京雄高速、新机场高速南北联络线正在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北京六环路国家高速公路功能外移也正在深入研究论证。

2019年1月1日,本市交通领域就有新举——东城、西城和通州区市级道路共规划施划166条道路、13644个白实线道路停车位,率先实行电子收费,并纳入非税收入管理。

容军介绍,“安全便捷、部门协同、综合治理、绿色智慧、开放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加速建设。预计今年,本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699.3公里,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20万辆左右,中心城区路网交通指数控制在5.6左右,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4%,交通行业营运车辆污染物排放下降5%。

平原造林今年再完成23万亩

2018年,本市启动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完成了1081个村庄的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全面开展“清脏、治乱、增绿、控污”,累计清理各类积存垃圾33.6万余处、拆除侵街占道私搭乱建3.9万余处、新增绿化面积920多万平方米、5200余座公厕纳入统一管护、累计完成卫生户厕改造101.8万余户(94.06%);95%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处理,新完成450个村“煤改清洁能源”,平原地区基本实现了“无煤化”。

一年多来,农民更加富裕、农村更加美丽、农业更加现代,去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062元、同比增长8.9%。通过人居环境整治,1081个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创建115个首都文明乡镇和760个首都文明村。与2013年相比,农业生态服务价值从9431亿元提高到10769亿元,提升了14个百分点;本市加快了1000个特优基地和100个名优品牌的遴选培育工作,开展了“昌平草莓”“大兴西瓜”“怀柔板栗”“平谷大桃”“房山磨盘柿”等地域特色品牌建设保护工作,平谷区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市委农工委副书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康森介绍,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二年,将再启动约1000个村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与此同时,2018年,本市启动了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在规划设计、地块选址、工程建设各个环节,注重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注重推广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等新理念、新措施,统筹造林绿化与湿地建设,推动新造林与原有林有机连接。据介绍,全年本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26.9万亩,城市绿地71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3.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44%;形成千亩以上绿色板块40个,万亩以上大尺度森林湿地6处,打造绿色风景走廊50公里。

“在此过程中,北京一直注重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使用乡土长寿树种100余种,本地苗木使用量达到70%以上。”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高大伟介绍。

据介绍,北京今年将再完成平原造林23万亩,重点在平原地区建设大尺度森林湿地和生态景观廊道,在重点区域实施万亩森林公园建设。

责任编辑:李娜(QU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