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2020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5.4亿人次

2021-05-19 08:27 新京报

来源标题:去年我国博物馆接待观众5.4亿人次

18日,首都博物馆,“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开幕。观众观看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16-2号车(复原件)。

昨日,首都博物馆,复原的陕西西安唐李倕墓冠饰。

昨日,首都博物馆,修复的兵马俑。

昨晚,首都博物馆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图为小朋友在做陶器。

昨晚,首都博物馆举办“博物馆之夜”活动。图为演员在表演《剑舞》。

18日上午,2021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首都博物馆开幕。

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度“最具创新力博物馆”和第十八届(2020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获奖名单同期揭晓。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介绍,近几年,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三五”以来,全国平均每2天新增1家博物馆,截至2020年底,全国备案博物馆5788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达1224家,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在全球博物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广泛影响的背景下,2020年度我国博物馆推出陈列展览2.9万余个、教育活动22.5万余场,接待观众5.4亿人次,网络观众数以亿计。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北京地区各类博物馆举办一系列特色鲜明的陈列展览、学术研讨、教育传播、公众体验和文化遗产推介活动。昨晚,北京多家博物馆推出延时开放活动。

全国各地也开展了数千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河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贵州省博物馆、郑州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在“5·18”前后推出新的展览,黑龙江、江苏、云南、广西等地多家博物馆在昨日提供免费讲解等服务。

此外,各地博物馆组织开展流动展览、文化讲座、文物鉴定、文创发布、互动体验、教育研学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以及在线展览、网络直播、文博知识网络竞答等线上特色活动。

看点

“国之重器”展现馆藏文物保护成果

昨日上午的开幕式上,作为活动重头戏之一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揭幕。

展览分为“万年”“慧眼”“巧手”“芳华”“永宝”五个章节。在全国范围内选择重要科研成果与代表性展品,全面梳理中国馆藏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深入介绍馆藏文物的科学认知方法与保护修复技术。

展览汇集10个省市、23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其中不乏国之重器,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还有通过科学研究复原的精美复原件,包括秦始皇帝陵出土彩绘兵马俑、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16-2号车(复原件)、蒋懋德画山水图贴落、浙江浦江上山遗址出土碳化稻米等。

其中颇受关注的出土彩绘兵马俑,表面原本施有明艳的彩绘,其彩绘底层的主要成分为生漆,制作工艺及对环境变化的剧烈反应导致其出土时迅速卷曲起翘而脱落,极难保存。新材料的研发结合特定的加固技术,得以使这些彩绘陶俑以本色示人。

展览将持续至8月17日,共3个月。其间,知名文物保护专家将带来11场馆藏文物保护系列讲座,完整呈现我国文物保护领域相关研究成果,突出“学术性”和“科普性”并重的策展理念。

现场

采用沉浸式表演等形式让文物“活起来”

昨晚,首都博物馆上演了一场融合展览、话剧、京剧、舞蹈元素的“博物馆之夜”活动。活动以“回望历史、守正创新、点亮博物馆之城”为主题,以北京城市场景为线索,充分利用博物馆展厅及公共空间,依托首都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及特色展览内容,采用沉浸式表演、特色节目展演、动态展览展示、自主教育活动等形式,配以多样的舞美设计,让文物“活起来”,在博物馆打造一场活化展示北京首都的视觉盛宴,为观众创造体验式互动空间。

昨日19时,首都博物馆地下一层,博物馆之夜活动准时开场。

观展的大人与孩子跟着引导员,行遍地下一层至五层,穿越文明·探方、活化·展示、穿越·体验、守正·创新4个板块,体验了主题音乐、话剧、京剧、古典舞等多种艺术形式。

在地下一层的“读城·阅空间”,孩子们学习了历史知识以及泥塑及拓片制作技术。博物馆之夜活动总策划杨丹丹介绍,这个场所将博物馆的受众年龄下拉到三岁,“即使你看不懂文字、听不懂历史故事,也一定能懂从音乐盒子里传出的这座城市从古至今的声音,这样就能了解这座城市的记忆。”

在多功能厅里,以“敦煌的女儿”樊锦诗为原型的短话剧上演,展现了文博人保卫文物的奉献精神。接下来的几站,分别呈现京剧艺术、手工绣艺、老北京民俗、文化冬奥等内容。

为纪念建党百年,首博方展厅三层的“伟大征程”展厅前,话剧《寻找李大钊》的片段上演;中国古典舞《水袖舞》《剑舞》《盛世牡丹》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今晚大家集体穿越了一次,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这种文化,会留下很多美好记忆”,杨丹丹表示,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博物馆,未来的博物馆一定会以受众为中心,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为中心。“希望未来的博物馆能成为观众享受生活的首选,我们博物馆人也希望未来的观众能与博物馆通行。”

■ 相关新闻

朝阳区博物馆达54家 将打造“十五分钟文博圈”

新京报讯 (记者吴婷婷)记者从朝阳区文旅局获悉,过去五年,朝阳区博物馆数量达到54家。朝阳区将通过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搭建平台,打造“十五分钟文博圈”。

5月17日,朝阳区开展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旅游日系列宣传活动,大运河数字化博物馆上线启动。大运河文化带朝阳段数字化保护项目采用数字化手段和虚拟现实技术,实现文化遗产专业视角与大众视野相融合的交互传播,真正地做到了让大运河通惠河(朝阳段)沿岸文物在群众身边活起来。

朝阳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在活动上介绍,朝阳已形成双奥体育文博区、三里屯艺术文博区、高碑店民俗文博区、崔各庄行业文博区四大文博集聚区。未来五年,朝阳区将打造“文博朝阳”成为城市新名片。

具体来看,朝阳区将加快建立多层次博物馆生态体系,到2025年,完成全区100家博物馆的建设和改造提升。重点打造存量博物馆发展特色,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文旅消费街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三类新型特色文博空间。

强化东坝-金盏首都国际文博核心区建设,形成双奥体育文博区、三里屯艺术文博区、高碑店民俗文博区、崔各庄行业文博区四区联动,打造望京美术、798创意设计、朝外东岳庙民俗、豆各庄青少年教育、欢乐谷休闲娱乐、CBD都市时尚、太阳宫高校、温榆河生态八大文博点。

同时,朝阳区还将通过馆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搭建平台,打造“十五分钟文博圈”,推进朝阳数字博物馆建设,鼓励博物馆大力开发数字化展示项目,打造一批智慧博物馆示范单位。

新京报记者 张畅

A04-A05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浦峰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作者:吴婷婷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