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回天三年行动计划”收官!117个项目以需定项,如期建设

2021-06-22 16:09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回天三年行动计划”收官!117个项目以需定项,如期建设

“回天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8月实施以来,回龙观、天通苑超大社区治理的一个个难点、堵点问题正在被化解。首轮计划收官之际,居民们由衷点赞“回天大变样”:家门口有好学校上、老人能就近看病、上班族的通勤路更通畅、年轻人逛街不用进城……政府兑现承诺,教育、医疗、交通、商业等领域117个项目如期建设,托起回天百姓稳稳的幸福

出行变畅

路网完善通勤时间大大缩短

“我站在窗口亲眼见证了这930米是怎么打通的!”市民陈先生就住在科星路隧道旁的小区。三年来,楼下工地没日没夜的忙碌他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

林萃路大部分路段早已通车,唯独西三旗北路至黄平东路的930米“断”了十多年,上班族进城不得不绕行西边的京藏高速。问题卡在了五星啤酒厂。“930米的断点有400米都在厂区,涉及复杂的征拆。”昌平区相关负责人解释。

2018年8月,“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出台,特意“点名”林萃路,向百姓作出了2020年通车的庄严承诺。

2020年6月底,林萃路北延如期通车让百姓看到了政府治理回天的决心

西二旗大街、北郊农场桥曾一堵就是半小时,伴随着陈家营东桥等重要堵点疏通,通勤速度已提高50%;通过新建地下停车场、利用道路两侧空间和闲置小微地块等方式,回天地区新增停车位6400余个……

随着首轮计划收官,117个计划项目全部如期开工建设,其中62个项目已完成,全面兑现了社会承诺

心气变顺

瞄准百姓最关心领域补短板

回天社区占地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80万。但密集的居民楼之外,衣食住行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居民管这里叫“睡城”。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短板,成为回天居民幸福感的“减分项”,更让不少家庭“逃离”。

既要“有学上”,还要“有好学上”。三年来,当地建成17所幼儿园及学校,新增学位近7000个,还有15个项目正在建设;同时,引进清华附小、人大附中等优质资源

这三年,本市推动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清华长庚医院二期等工程建设,投用天通苑西一区等15处社区村卫生站室,建成霍营等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百姓就近看病、省时省事儿。

开窗见绿,转角有绿,是大批回天居民感受到的身边变化。如今,回天的公园绿地面积达625公顷,较2017年翻了一番

回天的项目是‘以需定项’,围绕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公共服务补短板。”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生活变美

居民感受家门口的幸福

周末,龙德广场“喜茶”店里,满是打扮时尚的年轻人扫码下单。2018年,龙德广场启动了开业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造提升。这次提升直接被写入“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市区商业部门主动上门问需求,推动设施改造和品牌升级。

“过去这些年轻人逛街都奔西单、朝外,来回来去几十公里。”龙德广场招商总监王冠峰说,现在主力顾客年龄是二三十岁。即便是疫情之下,今年5月龙德的零售业绩仍超过2019年同期。

刚刚试营业的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迎来北京人艺进场开演,也引来一批“戏剧粉”。除了有大剧院外,艺术中心的艺术活动区、儿童艺术馆、舞蹈中心、声乐中心、器乐中心、表演中心,都分时段对市民公益开放。

让人眼前一亮的,回天变得更“聪明”:立水桥北路与太平庄中街路口实时呈现交通态势数据;共享停车小程序实现共享车位数动态配置和预约

回天有我

党建引领下的全民共治

2018年8月,“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之际,回天地区19个社区党支部发起倡议,号召大家从我做起,共建美好家园,吹响了“回天有我”的号角。如今,响应倡议的,不仅有属地基层部门,更有市级部门、社会力量的参与。

党建引领居委会、物业公司等五方共同破解百姓身边难题,35家市级和72家区级部门结合回天地区垃圾分类、群租房治理、公交线路调整等实实在在的需求,主动奔赴回天服务3400余次。三年来,从“小我”到“大我”,回天地区成为北京社区治理的“试验田”,走出了党建引领、部门下沉、多方参与、全民共治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之路。

百姓都有改变家门口环境的意愿,缺的是把大家组织起来的机制。“‘回天有我’的核心正是党建引领下的全民共治。”市发改委副主任李素芳说。

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等各方力量纷纷参与回天行动。一场名为“回天环保联盟招募令”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中,就引来了16家社会组织、环保单位。据统计,回天地区社会组织服务基层参与率达到70%以上,涌现出回天春晚、回超联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备受关注的物业管理难题也迈出治理的关键一步。目前,回天地区134个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已组建业委会46个、物管会81个,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由14.9%提高至94.8%;党的组织覆盖率提高至97.5%。

从“小我”到“大我”,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治理新机制在回天地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日渐浓厚

民呼我应

最具挑战“试验田”结硕果

回天地区作为北京基层治理最具挑战的“试验田”,先天不足引发的不满让回天地区在12345热线等渠道的投诉量一度居高不下,回龙观街道、龙泽园街道和史各庄街道先后被列入投诉较多的“治理类街乡镇”。

亟须补短板的,不仅是回天的基础设施,还有政府部门接诉即办、未诉先办、主动治理的能力

“孩子刚满月,实在受不了钻孔凿墙的粉尘和噪音。”不久前,住在天通苑东华小区的孙女士向12345热线投诉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困扰。让她没想到的是,当天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就上门了,很快协商相关单位让她和宝宝到月子中心暂住。出发当天,细心的工作人员还提前问她是否需要开车送……这位工作人员是天通苑南街道的潘东,以他名字命名的“潘东工作法”正向其他街道推广。面对投诉,潘东把自己的工作理念概括为:站群众位置、讲群众语言、解群众难题。

依托回龙观、天通苑两大社区网和12345接诉即办机制,回天地区有了民意“直通车”,三年来累计梳理2000余条网民意见,接收12345诉求7万余件,并积极予以响应。

一个投诉带动一类问题的解决,一些共性问题甚至不等投诉就得到治理。市区部门在回天专项治理中,清理群租房近900套;规范店外经营行为4600余起;定点投放电动出租车80余辆、设置专属停车位50处,缓解群众出行难。

以人民为中心,必当以居民的幸福感为目标。回天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第一份“回天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时,也是第二份计划开启之日,京城北部的超大社区正蜕变为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回天三年成绩单

117个计划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62个已完成

疏通断点堵点

断了十多年的林萃路西三旗北路至黄平东路断点2020年6月底通车,上班进城通勤时间节省30分钟

西二旗大街、北郊农场桥、陈家营东桥等重要堵点疏通,上班进城通勤时间节省30分钟

缓解停车难题

通过新建地下停车场、利用道路两侧空间和闲置小微地块等方式,新增停车位6400余个

人居环境改善

开窗见绿,转角有绿,公园绿地面积达625公顷,比2017年翻了一番

64处自备井完成改造,12万居民喝上市政水

服务22万人的回龙观地区配网设施建成,电网接入负荷能力增强25%

134个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

实现就近医疗

推动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二期扩建、清华长庚医院二期等工程建设

投用天通苑西一区等15处社区村卫生站室,建成霍营等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教育资源提升

建成17所幼儿园及学校,新增学位近7000个,还有15个项目正在建设

引进清华附小、人大附中等优质资源,提升办学质量

文化设施覆盖

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开放,分时段对市民公益开放

涌现出回天春晚、回超联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龙德广场完成升级改造,带动整个商圈提升,年轻人逛街不用奔城里

责任编辑:耿娟(QL000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