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上海博物馆推出“礼和万方——商周青铜鼎特展”,子龙鼎、大盂鼎、大克鼎三尊商周时期大型青铜圆鼎联袂亮相。在目前所见的商代大型青铜圆鼎中,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子龙鼎是体量最大者;周代大型青铜圆鼎则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大盂鼎、上海博物馆所藏大克鼎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毛公鼎最负盛名。图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子龙鼎(中)、大盂鼎(右)与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左)。
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大克鼎首次亮相京城。抗日战争期间,大盂鼎和大克鼎的收藏者潘氏家族将双鼎装入木箱安置于潘宅地下,躲避日寇劫掠。1951年,潘氏后人将双鼎献于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后藏于上博。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国博)开馆,大盂鼎应征北上。
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大盂鼎。
观众欣赏一件商代后期的青铜鼎。本次展览汇集了近40件商周时期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礼器,从造型、纹饰、铭文、铸造工艺等角度全方位呈现中国青铜时代辉煌瑰丽的物质文化和礼仪文明。
观众欣赏毛公鼎铭文拓片与全形拓。
雷纹鼎(局部),西周早期。
亚獏鼎,西周早期。
策展人介绍大盂鼎的早期铭文拓片。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