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明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启动网上投票

2021-12-02 06:26 新京报

来源标题:北京明年重要民生实事项目启动网上投票

扫描二维码参与投票

12月1日,2022年北京市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网上投票活动正式开始。

据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介绍,在前期广泛征求市民群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提出8个方面、32件实事,市民可参与投票“赞成”“不赞成”“弃权”。意见征集活动12月7日截止。

医疗机构电子病历有望互通共享

2022年实事项目共分为8个方面,包括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生活便利性等。

教育和医疗养老方面,北京或将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新建2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4家安宁疗护中心,增加床位200张;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病种从3种提升至10种以上;推进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互通共享,开放个人查询功能。

提高生活便利性方面,2022年,北京将优化便利店布局,有望实现每百万人口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320个左右;新增300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300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

拟推进解决10万套房屋“办证难”

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方面,北京拟通过新建、改建、转化等方式,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间);推进解决10万套历史遗留住宅项目办证难问题,破解群众因无房产证造成的落户难、子女入学难、房产买卖难等难题;老楼加装电梯开工400部以上,竣工200部以上,解决群众生活不便问题;新开工30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工100个小区。

保障公共安全方面,包括年内完成100万户更换、加装安全性燃气配件;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规范化建设,建成不少于25万个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设施接口;持续推进急救设施建设,急救呼叫满足率稳定在97%以上等。

北京提出8个方面32件实事项目

一、优化基本公共服务(5项)

1.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提高课内教学质量,推进课后服务高质量、有特色发展;继续为有需求的小学生提供暑期托管服务。

2.完善就近精准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新建2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为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建设4家安宁疗护中心,增加床位200张。

3.完善孕产妇及儿童健康服务网络,推动线上建立母子健康手册,建成母婴友好医院30家,将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免费筛查病种从3种提升至10种以上;儿科紧密医联体成员单位扩大到25家以上;创建示范性托育机构50家。

4.加强门诊号源精细化管理,优化门诊预约诊疗和基层转诊预约服务,推动居民更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首诊;在全市34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药品需求登记服务,精准补充药品种类;推进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互通共享,开放个人查询功能。

5.完善各区养老助餐服务体系,鼓励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街道(乡镇)养老照料中心等机构为周边老年人提供订餐、堂食、送餐服务。

二、改善群众居住条件(5项)

6.通过新建、改建、转化等方式,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间),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间),更好满足群众住房需求。

7.推进解决10万套历史遗留住宅项目办证难问题,破解群众因无房产证造成的落户难、子女入学难、房产买卖难等难题。

8.新开工300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完工100个小区;规范物业服务,继续对12345热线物业管理问题诉求量前100名的小区进行专项治理。

9.稳步推进老楼加装电梯工作,开工400部以上,竣工200部以上,有效解决群众生活不便问题。

10.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生活条件,新增8000户煤改清洁能源;推进20个行政村纳入城乡公共供水覆盖范围。

三、提高生活便利性(3项)

11.优化便利店布局,实现每百万人口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320个左右;新增300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300家医保定点零售药店,更好满足群众就近诊疗、购药需求。

12.在保留传统服务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便利化出行试点,鼓励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大学组织智慧助老技能培训,逐步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13.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实现全市7000余个社区(村)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全覆盖,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四、方便市民出行(4项)

14.完成100万平方米城市道路大修工程;加强道路积水点排查治理;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5条,推广定制公交服务,让市民出行更顺畅更便捷。

15.进一步治理交通拥堵,以学校、医院、景区、商圈等场所周边地区为重点,持续开展交通综合整治;通过平交路口优化、瓶颈路段拓宽等方式,实施20项市级疏堵工程;升级改造450处路口信号灯,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

16.进一步开展无灯路段排查,实现无灯路段“应亮尽亮”,解决群众夜晚出行照明问题。

17.梳理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周边办公、商场等各类公共建筑的停车资源供给现状,建立共享停车协商机制,推进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利用人防工程提供5000个停车位,进一步缓解停车难题。

五、营造宜居环境(3项)

18.巩固垃圾分类成果,强化居民源头自主分类;加快可回收物市场化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对现有3座大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优化升级,新增厨余垃圾日处理能力600吨以上。

19.新增造林面积15万亩,提高生态系统完整性、连通性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提升老旧公园功能品质,建成10处百姓身边的全龄友好型公园,满足市民健身、娱乐、休闲等多元化需求。

20.启动实施800个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营造乡村良好人居环境。

六、丰富文体生活(4项)

21.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歌唱北京”“舞动北京”“艺韵北京”等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1.6万余场。

22.加快博物馆之城建设,在50家博物馆为观众提供免费语音导览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延时开放;组织开展“首都精品文物展览季”活动,丰富市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23.创建10个全民健身示范街道和体育特色乡镇,新建足球、篮球等100余处体育健身活动场所,维护和更新1000余处室外公共体育设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体育场地设施服务。

24.推进慢行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打造21条“漫步北京”文旅骑行线路。

七、保障公共安全(6项)

25.在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各社区(村)建成1.5万个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等自防自救力量;对一线重点人群进行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30万人以上,强化社会面火灾防控,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6.陆续为全市燃气用户更换、加装安全型配件,年内完成100万户,保障居民家庭用气安全。

27.推进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规范化建设,建成不少于25万个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设施接口。

28.加大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力度,以食用农产品、常用药物、疫情防控相关医疗器械等为重点,实现对33大类食品和8类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抽检监测全覆盖。

29.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加强小诊所、小药店发热病人监测管理,发挥基层监测哨点作用;持续推进急救设施建设,急救呼叫满足率稳定在97%以上;加大AED应用培训力度,完成地铁站点、公交场站、商圈、景区等场所从业人员急救培训10万人次以上。

30.持续打击黑导游、黑车、黑作坊、号贩子、票贩子、网络诈骗等不法行为,加强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建设。

八、提高社会保障水平(2项)

31.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采取支持企业吸纳、引导灵活就业、鼓励自主创业、强化公共就业服务等措施,帮扶5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确保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组织开展300余场应届高校毕业生线上线下招聘会、就业创业指导活动等服务;为残疾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精准就业服务。

32.提升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逐步建立无障碍公交导乘系统;完善110、122、119、120等紧急热线和12345市民服务热线的文字信息传送、语音呼叫功能,方便残疾人咨询求助。

新京报记者 沙雪良

责任编辑:冯翀(QZ0019)作者:沙雪良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