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展示 > 正文

“三个坚持”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工作

2022年10月19日

党的建设研究工作事关政治建设、制度完善、现实服务重大宏观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加强对党建理论最新成果的研究,继续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这启示我们要善于总结党的建设经验、研究治党理念、探索执政举措,努力推出更多有分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持续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工作提供理论准备和实践路径。

坚持历史思维与时代意识相统一,加深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常说“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观察和认识中国,历史和现实都要看,这是一种把过去、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考察问题、作出决策的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对于深化党的建设规律认识同样不可或缺。当前的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各种矛盾风险挑战增多,我们面临形势和任务在变,机遇和风险在变。那么如何认识规律准确识变、把握时代大势科学应变、做足理论准备主动求变,从发展变化中看新态势显得愈发的重要。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新时代新征程上,加深对新时代党的建设规律深刻认识,要坚持历史思维与时代意识相统一,深刻理解对党的建设探索的内在逻辑。首先要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要历史方位。其次是推动党的建设探索路径同历史经验与理论成果联系起来,让我们党历来富含营养的理论成果越发历久弥新、赓续发展。最后要从过去和未来的变化发展中,提炼出反映社会本质和执政规律、事关国家发展大局的深刻理论,让党的建设研究成果能与时偕行、观照现实。

坚持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加强党的建设理论与话语体系创新化。每个时代都有反映这一时代的话语体系和理论创新。当前我们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延续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本质上是对中国道路新风采的集中展示,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时代精神风貌、治国实践路径给予理论研究上的表达范式。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工作仍需拓展理论空间,需要对传统理论成果赓续发展,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继承和发扬,发扬其积极成果又要革故鼎新,也就是坚持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

“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要坚持固本培元与守正创新相统一,一方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树立固本培元和守正意识就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动摇,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继续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要以社会实践为依据进行创新。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时,善于分析新时代面临的问题,勇于结合新的实践推进理论创新,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重视战略策略问题,发展符合我国实际党建理论。

坚持理论研究与躬身践行相统一,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科学行动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最大政治优势,党的建设所形成的理论不是脱离实际的玄思妙想,不是书斋里的抽象学说,而是我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形成的治国理政篇章,理论研究与躬身践行相结合典范。既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理论课题、亦有提升人民幸福指数的实践课题、也不乏党建成果和回应现实问题的时代课题,为我们在理论研究上拓展新视野,实践路径上提供新指南,使得实践升华成理论,理论反过来更好指导工作。

常言道“唠家常,唠出百姓心结;进庄户,打开百姓心窗”。思想理论只有与实践有机融合,才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而这耀眼的火花来自人民群众贡献智慧。人民群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蕴藏着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只有把智慧增长和本领增强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当中,更多地走出机关、走进基层,深入到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聆听人民心声,及时回应现实需要,解决百姓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善于从群众的生动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才能获得理论研究成果新丰收,才会把科学描绘出的发展蓝图变为现实,把政策方针转化为举措方法。

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做好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工作,考验治国理政的大智慧,牵动社会发展大话题,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大工程。这启示我们要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勇于在改革攻坚的主战场、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前沿,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有效推进党的建设研究工作高质量开展,为我们党的建设事业蓄力续航。

作者:张玉泽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