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展示 > 正文

喜迎二十大 奋斗副中心

2022年11月13日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变化快,不仅是身居其中的每位市民的普遍感受,也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速度的彰显。2021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城市副中心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宜居城市功能基本形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副中心作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要支撑定位日益明晰。

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通州人共同的回忆——西海子公园。西海子公园可是通州的老地标,始建于1936年,位于通州旧城之北,原分东西二海,辽金元三代称湖泊为海子,因此得名,西海子靠老城西城墙,东海挨东城墙,西海子是为建燃灯塔掘土垫基所挖,如今东海子早已消失,西海子已成为近年来北京新晋有名的打卡点之一。

历经三年建设,拥有多年历史的通州西海子公园重新亮相。其最大亮点是将葫芦湖残址纳入园中,位于公园北部的通惠河是元代挖建的漕运河。复建后与西海子、通惠河、北运河“四水相连”。它占地面积14公顷,其中水面近5公顷,是京郊第一座水上世界。公园里共有60多种、万余株花草树木,其中包含了已有500多年树龄的古槐。不过你不要因为上面的那些描述就认为西海子公园是一个“老态龙钟”的、只有老年人在那里下棋舞剑的老公园,它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老城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的提升工程,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城市副中心的园林绿化新地标,甚至称得上是个86岁高龄的“老网红”了,但是这里依然是城中难觅的一处安静之地。

运河北首的通州自古多河富水,而以水为魂的西海子公园结合燃灯塔、葫芦湖、形成了“一塔、两湖、四区、八景”的珍贵景观架构。碧波荡漾的湖水之上,是这古香古色、横跨西海子湖百余米的云曲桥。据说云曲桥借鉴了颐和园荇桥的样式,中间呈楼亭状,七重屋檐,左右对称,层层而上,形似塔山,颇为壮观。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阁楼上看你。与云曲桥遥相对望的西海阁,是西海子公园南北向中轴线上的标志性建筑。坐在阁中,一边是波光潋滟的湖水,一边是郁郁葱葱的草木。明镜夏河相伴,草香花香扑鼻,浓妆艳抹总相宜。

说起西海子公园的压轴打卡地,那么一定非通惠河景区木栈道莫属。公园内在旧城遗址堆置的假山上,建有造型各异的风景亭,登高瞻望,园中美景尽收眼底。这里还有著名的“西海之眼”,透过“西海之眼”还能看到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燃灯佛舍利塔。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葫芦湖、李卓吾墓等李四遗迹,但是这些白天的景色都是众人皆赏过的景色,而这次我的新发现是西海子公园的绚丽夜景。我去过这么多的公园,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但是真没想到这里会有那么璀璨的夜景。在进行燃灯塔和周边古建筑群景观亮化提升工程设计过程中,通州区城管委充分征求了通州区文物所文物专家意见,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规定深化设计方案,合理设置照明设备,做到适度亮化、安全照明、科学调控,将“亮化塔影美通州”的绚丽夜景展现在人们眼前。碧波荡漾的湖水之上,是被灯光包围的古香古色的亭台楼阁,波光潋滟的湖水也被灯光点亮,好似一片生人勿扰的幻境。

公园承载着厚重历史,也是很多通州人温馨的回忆。随着副中心的建设,它变的越来越美,湖水澄澈,松柏苍翠,古色亭台可歇脚,燃灯塔遥可望。十年间,一个崭新的城市副中心,由蓝图变成现实,一座未来之城正在加速崛起。持续激发改革创新活力,以昂扬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郭琦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