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品展示 > 正文

不忘初心跟党走 立足岗位做贡献

2022年11月25日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勉励青年,“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总书记的寄语感人奋发,同时也让我思考——作为一名刚刚走入工作岗位的青年党员,如何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如何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所在岗位做出贡献。在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后,“三个务必”给了我答案。

“三个务必”升华于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新时代、新形势、新变化作出的重大论断,是对新的赶考之路发出的新号召,是对全党同志提出的新要求,亦是为我这样的青年党员如何树立理想目标、如何规划未来职业发展作出的目标指引与行动指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初入岗位,坚定初心

“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目标要求。回望百年来的奋斗、牺牲与创造,党始终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方能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实际、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功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对于初入岗位的青年党员,唯有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初心,方能行稳致远,取得进步。

从校园走入机关,从青年学生成为青年干部,变化的是环境、角色与身份,不变的是最初的理想与信念。我记得入党时,曾面向党旗郑重承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对党忠诚是政治灵魂,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其心、不移其志,是听党话、跟党走,将对党忠诚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我还记得第一次翻开宪法文本时,曾震撼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不容质疑和掷地有声。不负人民是价值底色,是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切切实实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也还记得入学时,在学校礼堂庄严宣誓“挥法律之利剑,持正义之天平,除人间之邪恶,守政法之圣洁,积人文之底蕴,昌法治之文明”。法治昌明是职业追求,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高度重视,青年法律工作者也当努力为法治事业添砖加瓦。

走进基层,体悟奋斗

“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必要保障。与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一脉相称,谦虚谨慎指向主体自身,艰苦奋斗则指向客观对象,其中包含着对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和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二十大会议期间,按照局党委的要求,我有幸走进基层,与新街口街道司法所的同志们并肩作战于一线,在基层工作中体悟“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奥义。

下沉司法所期间,在感受到基层工作忙碌、琐碎、压力繁重的同时,以司法所同志为代表的基层干部们身上的干劲和热情让我印象深刻,他们思想积极,政治坚定,充分认识做好二十大安保工作的重要性,尽职尽责,致力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各项问题,体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我见到有同志前一晚被临时抽调去社区为居家隔离人员分发蔬菜到深夜,第二天一早依然按时到岗执勤;有同志为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将办公桌搬到大院里,站在深秋的冷风中为健康宝弹窗的居民们答疑解惑;还有同志每天巡查社区,这间群租房里住了多少人、那家居家隔离的老人如何买菜、街边的施工垃圾何时清理……时刻关注每一件细枝末节的小事,将每一位群众的需求都记挂于心。基层工作不是喊出来的,更不是想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用力干出来的。它有如一面镜子,让我认识到青年党员的成长之路无捷径可走,唯有经历风雨、见过世面,不断打磨,才能壮实筋骨、增长才干。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要不舍寸功,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一步一个脚印攀登,本领才能越来越强,肩膀也将越来越能担当。

面向未来,勇毅前行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方法路径。中国共产党现已有9600多万党员,当之无愧地以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政党之林。能够从一叶小小红船发展成为一座巍巍巨轮,离不开敢于斗争的鲜明品格和善于斗争的能力本领。党的二十大正式吹响了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号角。踏上新时代新征程,党将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新蓝图而持续斗争,赢得历史主动。青年党员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和工作的新起点上,也要面向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勇毅前行。

就我所从事的行政复议工作而言,行政复议是政府系统自我纠错的监督制度和解决“民告官”行政争议的救济制度,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做好这份工作,于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和切实维护人民利益都意义非凡,需要掌握不断斗争的精神和方法。在思想上,要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刚刚进入工作岗位时,处长就曾叮嘱过我“一定要接地气”。果然,当我作为案件承办人第一次与群众进行沟通时就遇到了困难,如何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让群众听得明白、理解清楚,成为了对我的一项考验。虽然现在的我在面对群众时依然会感到忐忑,但我明白必须要牢固树立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全局观念,对“国之大者”做到心中有数,始终以服务人民为核心理念开展工作,不能有畏难情绪,要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在行动上,则要善于学习,踏实努力。一方面,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结合工作的需要不断学习,学习法律法规、学习裁判案例、学习工作方法,勤问、勤取经、勤自省,以精益求精的执着,稳扎稳打,积跬步方能至千里。另一方面,也要修炼党性,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时代向前,青年向上。新时代为青年人提供了广阔平台,青年人自当顺势而为,奋力向上。作为司法行政系统的青年党员,作为从事复议工作的年轻干部,我将继续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务必”的新要求为指引,坚定政治信仰,坚持法治理想,努力践行“复议为民”的原则与理念,听党话、跟党走,在自己所处的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

作者:赵爽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