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北京> 正文

北京夫妇到云南山里教芭蕾 五年间送62名孩子考取多所艺术院校

2021-05-13 00:35 新京报

来源标题:北京夫妇到云南山里教芭蕾 五年间,先后选送62名孩子考取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等院校

舞蹈老师在帮孩子们练习软开度。新京报记者 吴采倩 摄

西南边陲的雨总是不期而至。

红土地上的绿帐篷在顽强“抵抗”,囤积的雨水把它顶部压出一个个“小球”。帐篷里,搭在树杈上的毛竹是孩子练习芭蕾舞的把杆,他们一只脚搭在毛竹上,另一只着地的脚早已湿透。

关於放了一曲《天鹅湖》。

他是北京舞蹈学院的芭蕾舞教师,体形清瘦,有一双爱笑的大眼睛,操着一口标准的京腔。伴着雨声,关於的双手慢慢打开、脚尖踮起、下巴微抬,嘴里数着拍子:“12345678……”

妻子张萍在一旁抠舞蹈细节,轻拍孩子的肩膀,提醒他们体态要放松。她盘着跳芭蕾的“丸子头”,刘海被梳到脑后,干净利索。

“孩子们扶着把杆向后踢腿,泥都溅到我的脸上。”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关於兴致勃勃。

自2016年起,关於夫妇来到云南省砚山县那夺村实施“彩云计划”,教偏远农村的孩子跳芭蕾舞。张萍更是辞去工作,扎根那夺村。五年间,他们帮助了62名孩子到昆明的艺术院校学习。

如今,孩子们都叫关於夫妇“阿爸”“阿美”,那是彝语里对“爸爸妈妈”最亲密的称呼。

“他们就是我的孩子”

“五一”长假前夕,朱仝开车穿过红土高原上的辣椒地,来到盘龙乡翁达村小学。

他是张萍的二舅,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他就奔波于各个村,把学习跳舞的孩子们接到砚山县的彩艺文化艺术培训学校(以下简称“彩艺学校”),孩子们都喊他“阿公”。这几天,他要接小茹和其余20个孩子到学校进行5天的集训。

如果不去跳舞,13岁的农村女孩小茹放学后要干很多农活,去山上摘辣椒、打窝窝(锄地)、放牛,嘴边还留着一道被牛顶破的伤疤。“她没有父母,跟着姑姑生活,我们都把她当自己的孩子。”张萍说。

5月1日的早上8点半,课程开始。

张萍早早来到班级门口,20多个孩子依次赶来。看到没有扎好头发的女孩,她上前帮着梳头,发尾一卷,发套一套,再拿U型夹固定,丸子头就绑好了。“练舞的女孩要把头发梳好,要干干净净的。”

今天要学习的是弦子舞,这是张萍编导的彝族舞蹈《幸福弦子跳起来》。她自幼喜欢舞蹈,曾在北京舞蹈学院学习编导,随后与关於相识相爱,成为了一名自由舞蹈编导。

教室里的孩子们身穿蓝衣黑裤,手里拿着圆肚龙头的木制弦子,龙头挂着几串彩色绒球,跟着节奏被晃得哗哗直响。

到了晚饭时间,孩子们拖着酸痛的腿,一步一步轻轻地跳下楼梯。

学校的伙食由张萍的家人掌勺,孩子们坐在一楼的食堂,饭前先背诵“彩云训诫”:“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亲人养育之恩……我将努力成为一个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人。”

“希望他们懂得感恩,这些食宿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张萍坦言,“彩云计划”是靠很多爱心人士支持才能走到今天。等孩子们吃得差不多了,张萍才开始吃饭,会有孩子在一旁等她,“老师等您吃完,我帮您洗碗,因为您是我最喜欢的老师!”

一天的课程结束后,张萍会和远在北京的关於视频聊天,有时候一聊就是三四个小时。

夫妻俩如今分工明确,张萍扎根砚山县负责日常教学,关於在北京远程关注和指导,他还会联系北京的老师给予孩子们更多专业的培训,有时候还会对接一些北京的演出和学习。直到每年的寒暑假,夫妻二人才会在砚山“合体”教学。

为什么要教农村的孩子跳舞?

这要从关於夫妇的成长路径说起。关於是北京人,但他年幼时随母亲下放到农村,童年的回忆里满是蚂蚱、田野和山村。而妻子张萍出生于云南省砚山县,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因为学习舞蹈飞出大山。

他们曾在河北发起“田埂上的芭蕾”公益项目,周末驱车270公里,到村子里教孩子们跳芭蕾舞。

“农村孩子学跳舞有什么用?”

他们选择在云南这个小山村教孩子跳舞,却是因为一次“偶然”。

2016年夏天,张萍看到朋友发的照片,那是几个穿着彝族服饰的孩子,他们赤脚站在一面土墙下,头发凌乱,眼睛又大又亮。“脚常年不穿鞋踩在牛屎和泥巴里,然后一层屎一层泥土,裹出一个硬壳。”

张萍的心一下子就被揪住了,问朋友这些孩子在哪儿,朋友告诉她在“那夺村”。

那夺村,彝语的意思是“藏在大山背后的水田”。这里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下属的贫困村,全村共有72户347人,大多是留守老人和小孩。

进村只有一条黄泥路,车子进不去,全靠步行。

第一次去那夺村,村里孩子的现状令张萍揪心,她想为孩子们谋“另一条出路”,关於收到妻子发的图片,也从北京飞到云南。

“谁家有娃娃的,快到广场上集合,北京的老师来了。”村里的喇叭回荡着村主任的声音,孩子们排队站在黄泥地里,他们对舞蹈没有概念,对芭蕾更是一无所知。

彝族女孩可媚也是这些孩子中一员,她清楚地记得,那天张萍穿了一件蓝色的衣服,戴着围巾。“张老师跳舞太美了,就想变得跟她一样美”。

可媚也想学跳舞,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芭蕾,但至少比起干活,跳舞更轻松,还能变美。家人起初不同意,农村里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劳动力,他们放学后要到山上割猪草、种玉米、摘辣椒等等,晚上再回家写作业。

张萍刚进村,谣言就随之而来:一个北京女人来村里拐卖儿童、练舞蹈会生不了孩子。

这令张萍哭笑不得,她只好找来很多舞蹈家与孩子的合照,告诉村民练舞蹈并不会影响生育;并邀请村干部同行,证明自己的身份。

农村孩子学跳舞有什么用?这是村里人问得最多的问题。张萍不停地用方言解释:“学了跳舞,你的孩子会变漂亮。将来会有一个好的出路,找工作是没问题的。”

为了能让孩子学跳舞,关於和张萍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家访。他们发现,这些孩子包括孤儿、单亲、事实孤儿、留守儿童,大多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当问起父母,他们的眼里总会涌出泪水,却又不愿多说。

小茹就是村里的事实孤儿。知道她的身世后,张萍对她则更“偏爱”一些。小茹把这些都记在了心里,她叫张萍“妈妈”,希望自己长大后也能回到彩艺学校教孩子们跳舞。

“你们一来,北京都变得灿烂了”

芭蕾,这种源于17世纪的欧洲古典舞蹈开始在那夺村“生根发芽”。

每到寒暑假,关於夫妇就会从北京赶到村子里。跳芭蕾需要的把杆、舞台、灯光和音响等,当时村子里统统没有。关於和村民上山砍了毛竹,去掉枝叶,洗净,往两个树杈上一架,便成了独特的把杆。梯田是舞台,太阳是灯光,水牛脖子上的铜铃是音响,孩子们在水田旁、竹林中、桂花香里,踮起脚尖,翩翩起舞。

他们最开始是在黄泥地上起舞,后来多了一顶绿色军用帐篷,关於称之为“帐篷艺术经典大讲堂”。

他自信地介绍名字由来,“我曾在国家大剧院办过讲座,那里有一个艺术经典大讲堂。”他们还邀请老艺人、舞蹈老师、各地志愿者来这教孩子们跳舞、画画和唱民歌等,把帐篷真的变成了“大讲堂”。

“阿哥弦子响,阿妹脚板痒”,彝族的孩子都会跳弦子舞。但他们没有“舞蹈”的概念,对芭蕾更是一无所知。那一个个好奇的小脑袋问张萍:“我们学这个能干吗?”她随口答道:“能去北京”,孩子们便欢呼起来:“我们要去北京了,我们要去北京了!”

为了排练去北京表演的舞蹈,张萍又变成了“严师”。

她要求孩子们上午9点30分必须集合,准时等她来。第一次集合时,她从砚山县的家中驱车来到那夺村,却只看到一半的孩子,生气地说:“明天再不准时,我就不来教你们了。”

第二天,张萍提前到了练舞的空地等孩子们。到了时间,孩子们从山上、田间、菜地里飞奔而来,衣服满是泥土和草渍。原来为了学跳舞,他们早上五六点就得起床提前把农活干完。张萍心疼孩子,便不再催着他们准时到,只是温柔地说:“别急,你们安全到就好。”

2017年1月,关於和张萍顺利带着12个“彩云孩子”前往北京。

那是孩子们第一次离开山村。奔波数日,他们终于安全抵达北京。可媚记得,刚下火车时,由于晕车的感觉还没散去,她感觉地板仍是晃动的。那天的北京阳光明媚,关於对他们说:“你们一来,北京都变得灿烂了。”

孩子们参加了文化培训活动,参观了清华大学、北京舞蹈学院等。在天安门广场上,关於突发奇想,“彝族的孩子们,跳个弦子舞留念吧!”村主任弹起弦子,孩子们跟着旋律迈起步子,三步一跺脚,赢得周围游客的掌声。

张萍想得更多,“他们学了舞蹈,感受到了快乐,快乐之后还能做什么呢?”她和关於希望能把孩子们送到昆明学习,让他们变得专业,真正走出大山,找到合适的工作。

2017年8月,关於夫妇带领那夺村4个彝族孩子,正式考入昆明市艺术学校,这是昆明市唯一的公办中等专业艺术学校,孩子们毕业后可以参加高考。

这或许是“另一种出路”。村子有很多孩子念到初中就辍学,高中毕业后就嫁人生子,父母不在身边管得也少。张萍把六年级毕业的孩子送到昆明,在那学习六年舞蹈,“至少让他们平安地度过青春期。”

渐渐地,那夺村修了水泥路,还建了露天舞台。

孩子们在舞台上表演完舞蹈,关於夫妇请全体家长吃“杀猪饭”,并赠送新年礼物。几轮敬酒下来,关於感受到了村民的热情与信任,“那是一种托付,我不能辜负。”

“让孩子们看到这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2019年的一天,张萍和关於教学结束准备开车返回砚山县。离开之际,张萍回头看了眼关於,说了句:“我要回来了。”关於知道,妻子已经下定了决心。

那一年6月,张萍从北京辞职,放弃了在北京打拼二十年的一切,回到家乡砚山县。“彩云计划要往下继续发展的话,必须要有人扎根在这里。”

张萍留在那夺村,当时“彩云计划公益志愿服务中心”也已经建成。

那是一栋两层的木制建筑,上面挂满了张萍独创的画作。她捡来村民扔掉的旧家具,创作成一幅有民族特色的木画。连地上的石板,都是她从别处找来的石头,一点一点铺成了想要的图案。

二楼的木制凉亭,是孩子们练舞的地方,对面是群山和水塘。每逢节假日,他们就把腿搭在木制的栏杆上,伴着关於的口号,整齐地压腿、劈叉、练舞,成群的黑山羊、戴着铜铃的水牛、穿着彝族服饰的老奶奶会从楼下路过……

不只是那夺村的孩子,邻近村寨的孩子们也会翻过一座大山,步行一个多小时来到这儿。

关於夫妇教孩子们跳舞,来自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昆明的志愿者教孩子们画画、书法和历史,二楼还设立了“南开书屋”,孩子们可以在那看书、做作业。

“刚开始的想法很简单,要让孩子们有一个一起活动的地方。刚开始只有七八个孩子,这里还可以满足他们练舞,吃饭。”张萍说,到后来,加上附近村庄,有20多个孩子,“公益中心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了。”

张萍还有一种紧迫感,送去昆明的第一批孩子“大彩云”即将毕业。

家庭经济和先天条件所限,并非所有的孩子都能参加艺考去上大学,他们的就业怎么办?

2020年8月,彩艺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在砚山县正式成立。这是张萍想到的解决方案,一来解决了“大彩云”的就业问题,二来形成了“彩云计划”的造血机制,解决了资金问题。

“毕业的孩子可以回到这里,继续教弟弟妹妹跳舞,这也是在反哺家乡。”张萍介绍,彩艺学校也会招收县城里孩子,并收取一定学费,这部分收入则用于继续帮助农村孩子。那夺村的公益中心已经容不下那么多孩子,他们会被接到彩艺学校继续学习,并享受免费食宿。

关於认为,这样才能形成“彩云计划”的“闭环”:发掘农村里适合跳舞的孩子,把他们接到学校来学习舞蹈,再把念完小学的他们送去昆明继续学习。六年后,合适的孩子会继续考大学,其他孩子也可以选择回到家乡教弟弟妹妹们跳舞。

如果孩子们想回到大山里继续种玉米、辣椒,关於觉得那也是“很棒的选择”,“彩云计划只是想让孩子们看到这世界更多的可能性,让她们有更多选择的权利。”

“一生一村一件事”

到2020年,“彩云计划”先后共选送62名彩云孩子考取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昆明市艺术学校、云南省艺术职业学院,他们大多数是少数民族,所有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部由“彩云计划”自筹解决。

可媚作为第二批送出去的“大彩云”,今年即将从昆明市艺术学校毕业,现在彩艺学校教孩子们跳舞。

“弯到脚背正上方,然后再转开、再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发力过程是什么样的,外旋是怎么做到的。”集训前夕,关於就联系了北京的专业老师,通过视频给可媚等几个“大彩云”培训,让她们学习教学知识。

当再被问起“农村孩子学跳舞有什么用”时,可媚仍旧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指着墙上的一幅照片说:“你看,第一排左边那个是我”。照片中的女孩皮肤黝黑,穿着粉色的彝族传统服饰,跟如今化着精致妆容的可媚判如两人。

当初学舞蹈,纯粹是出于女孩子的爱美心理。她知道自己跟那些又高又瘦又美的舞者有差距,初中才开始学舞蹈,先天条件和基础比不过。但她很乐观,“能回来教小朋友也很棒,我以后可以像张老师一样,当一名编导。”

张萍也能清晰地感受到村民的变化。

逐渐熟悉后,张萍再说要带孩子们去演出,村民都会爽快地交出孩子们的身份证,不再多问。看到张萍将孩子们送出大山,他们心怀感激。

那夺村村民一开始叫她“张老板”,再到“张老师”,现在很多孩子叫她“张阿美”,称呼关於就是“关阿爸”。村主任说,他们是村子里的“第73户”。

每到那夺村祭龙的日子,张萍作为那夺村唯一能靠近龙树的女性,可以向龙树磕三个头,再喝三杯甜水。毕摩(彝族中会魔法的人)在她身边念念有词,诚挚地祝福她。

跟孩子们待在一起,关於觉得自己也变了。在北京的时候,他是一名专家,是各大比赛的评委、考委,他觉得自己有点“飘了”。当回到农村,孩子们牵起他的手时,他才意识到“我是一名老师,我要去教他们”。

两人分隔两地,有人曾怀疑他们的感情出现问题。张萍不以为意。“越好的关系越放心,越是需要有共同的理想,我们只是在两个不同的地方去实现目标。”

“一生一村一件事”,这是关於夫妇的信念。“在我们倒下之前,我们真正想做的这件事算是开了头,剩下的方案就交给孩子们。”关於说。

如今,想来学舞蹈的孩子越来越多,彩艺学校以后可能也容纳不下。但张萍不忍心拒绝孩子,“我们也可以考虑到别的村子建学校,继续教孩子们跳舞。”

对于未来,张萍还是有信心的,经常有歌舞团向她打听孩子们什么时候毕业,她希望能帮助到更多农村里的孩子,也希望有更多有爱心的人加入他们的志愿团队。

闲暇时,彩云孩子会给张阿美、关阿爸写诗:

“您是春天里的风,吹绿了这座山,吹绿了那座山,吹绿了树,吹绿了稻田,吹绿了整个村寨,吹绿了我的心,您是夏天里的知了,声声啼鸣,才让这夏天有了生气,让我有了活力。”

新京报记者 吴采倩 实习生 兰涵 云南砚山报道

责任编辑:冯翀(QZ0019)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